□徐皓伦(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徐皓伦(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大学生德育教育是指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过程要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注重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与基础理论课程相结合。发掘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内涵教育,让德育渗透到教学体验中来。体育活动作为一个德育渗透的机会载体,注重体育活动不仅是一门强身健体的运动,更是将体质、精神蕴含自物质及精神形态中的、各种情感因素、思想因素交织的过程。这种德育资源的完善对于学生品格完善、道德认知的提升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体育教学思想品德
体育活动中的德育资源并不是指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的能量来源,而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产生积极影响的教育因素。这种教育因素蕴含在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中,对人际交往及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价值及情感因素,这种集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于一体的资源内涵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及美德等有机结合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来。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加强体育、美育及体育技能和劳动实践相结合。教育环节中的各要素都可以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国家教育部指出要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对整体目标培养来说,就是要求将每个教师培养成德育工作者,再从学科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体育教育活动中渗透的德育教育主要是要注重以下两方面的关系:(1)明确掌握知识和德育教育的关系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是一个能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学生个人的思想状况、学习目的以及积极性对学习起到了积极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这种品德渗透带动学生成长,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注定性,用全面的学科知识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这种道德渗透反过程对学生个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2)教学过程中德育的主导作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以基础学科作为前提的,在道德、情感及意志行为的统一发展过程中渗透了思想品德的指导过程。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成技能与德育的双重教育结果,需要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觉悟,更具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更好的道德引导作用,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体育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思想品德及道德情感的发展,因此国家高度重视体育教学活动的德育教育功能。
“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体育教育是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体育所激发的一种浓厚的爱国情怀及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时代精神所体现出来的重要品质。不仅在个人层面更多的是在体育锻炼中能培养学生顽强超越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力和战胜困难的信念。在体育活动中所有经受过的磨难和挑战都是为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品格奠定了基础。优良的道德品质不仅是需要教学传授而来,需要在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中通过自主选择及自我发展内化出来的形式。德育教育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2.1、内涵广泛性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要对人格培养进行全面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要转变德育教育的观念,提倡教育模式改革,积极倡导开展启发式及讨论式教学。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单一输送知识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性和团队协作性,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道德品行。普遍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的课程及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道德教育的宗旨不是塑造一类人,而是要在尊重个体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道德规范统一性的熏陶。使人离不开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反过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包含的思想是充分彰显尊重与发扬的个体及群体发展过程内涵体现。
2.2、德育资源的价值性
道德教育的价值性体现在道德意义及情感意志中,许多具有深层文化意义的情感所具有的各种功能都是现实生活中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反映,显性道德教育资源呈现的是具体的德育过程中渗透的道德价值而隐形的道德教育资源中更多的是展现开发利用过程中一定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的审美倾向,因此在开发道德资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所蕴含的的深层价值,更多的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在进入一个教育领域过程中都会对学生产生传递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在学习过程中得以体现,更多的是伴随着学生走向社会中能够持续的发挥,使学生与主流社会所倡导的道德品行相一致,这种风气自然而然就培养成整个社会所反映的大环境下的主流风气。形成一种个体、社会及家庭一体化的啊道德资源渗透网络,使学生更能贴切的感受社会,促进学生的个体化及社会化发展。
3.1、拓展性的彰显了教育价值
德育资源有一种拓展性的积累作用,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散教育思维、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一些基本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教学目的及教学任务。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有计划统筹学生的理论课程,统筹安排好教学内容。将德育资源蕴含于学校及社会中来,构成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学生身处这样的环境可以自然而然受到熏陶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资源的价值发挥是一种身处意识与资源关系的行为动机。这种动机将人与社会的关心进行了更为理性的分析和,许多教育资源不仅是将影响个体发展的不良因素进行去粗取精更多的是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思考,那些是对学生个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因素进行选择结合道德教育的实际情况,构建一种德育资源教育网络使学生的道德教育更多的贴切学生生活世界、贴切社会现实、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及社会化发展。在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体育教学进行深度改革,更是要对体育观念进行革新。许多学生及家长认为体育课程与升学就业无关,将更多的学习精力放到了日常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上。不仅使体育课程发展受到影响,也使体育教育的多功能发挥受到阻碍。
3.2、全面促进了德育、智育双协调
体育教学一直被我国教育界认为是一种形成人道的和精神面貌的积极的社会手段。是一种促进教育的手段,体育教学要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坚强品质,为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体育教学不仅要承载知识更需要蕴含道德之意。集德育与智育于一体在经受挫折和磨难中更好地辩证阐述道德和精神面貌的积极地社会手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的辩证体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抗挫折及情绪调节能力。体育教学的导向作用更多的体现了一种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拥有更多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而聚集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总和道德素养及思想品行能力。许多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不懂得他人,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熏陶可以使教师及学生形成完善的道德评级机制,将更多的德育价值体现放到体育精神的教育和熏陶上来。根据教学的规律及特点更好地发展教育实践,开展思想品德的积极影响教学。
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与社会需求要有机融合在一起,随着学生的思想轨迹、需求层次心理状态等。学习创造和运用现实发展相一致的教育机制是当前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举措。使用体育实践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将体育教育内容与道德品行教育进行更好的融合,发挥积极的影响,使德育教育发挥到实处。
[1]邢金亮,李勇.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2,4(1).
[2]李玉华,石丹青.探析高校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仁[J].体育科技,2002(3).
[3]陈雁杨.论体育与德育并重是育人的有效途径[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04(2).
[4]李金华,赵仙伟.学校体育渗透德育探析[J].中国学校体育, 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