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君
(上海政法学院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1701)
历史,有关于英国的过去或传统被所有作家唤起,并成为这一时期使国民身份概念化以及再概念化的重要途径。你会发现,英国历史尤为受到重视,提引一段广为认可的历史和文化是提升国民身份意识的方法之一。文学作品中频繁地援引莎士比亚,都铎时期,再到大败西班牙阿马达以及古罗马和古希腊的文明,不难看出历史成为衡量现今乃至未来的重要参照和标尺。
传统是对抗现代各种疑惑和分裂的有力武器,大部分的英国历史都会借用更早的历史来诠释和回答什么是英国,因为过去的历史都是完整。威廉·华兹华斯的田园诗《迈克》中将辛苦的手工活,而非单纯的劳动作为寻找文化身份的主要途径,这样一种工作成为自华兹华斯后“英国性”的固有组成部分。[1]2《亚当·比德》、《远离尘嚣》中的布里埃尔·奥克等都是《迈克》的产物。
致力于展现理想化的乡村生活是英国的历史主题范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英国被描绘成田园式的伊甸园。乡村生活的理想化对于塑造爱德华七世时期传奇的流浪者形象至关重要。他们代表了自由、奇遇。诗人威廉·亨利·戴维斯,在他的生活和诗歌中不断述说着对于大自然的尊崇,于很多人来说就是英国性的精华所在。从某种程度上说,英国和乡村英国是同义的,对于任何谈及英国性的作品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随着十九世纪一级第一波工业化的到来,人们的生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乡村英国,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成为构成身份认同的必要元素。[2]17
乔治·艾略特的小说带有明显的怀旧色彩。儿时记忆中的英国的简朴恬静的田园生活始终鲜活地存在她的作品中,让她的作品充满眷念、怀旧、唯美之情。她对记忆中的英国乡村有着特有的眷恋。《亚当·比德》中傍晚晚霞下的木工作坊,香味四溢的牛奶工坊,安闲静雅的田园风光所散发的自然气息,淳朴的民风形成了她观察生活的独特视角。《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呈现出的圣奥格镇就像是一幅古老的画卷,无论是村舍小屋还是弗洛斯河畔,普通房子还是教区的花园,到处都渲染着往日岁月的浪漫气氛。过往的乡村生活似乎是更为充实和宜人的。在《织工马南》中,很难将乔治·艾略特对“英国性”的建构与她选择把故事设置在过去分离开来。故事情节的发展与事实上的英国历史,在时间上恰好颠倒了。不同于当时的绝大多数工人,马南是先从城市到的乡村;起初的反对者,最终以信奉国教作为人生圆满的终点。在故事的最后,“发现自己所有痛苦的源头——灯笼广场,已然消失,马南终于得以释怀。”[3]649和其他不幸的英国人不同,马南不必承担当工人的风险,他的过去(对其他人而言,即是未来)逐渐消散,传统的乡村生活成为归宿,他在拉维罗村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和生活的意义。马南或许从故事的设置上是一个特例,但艾略特的目的仍然是回归安然淡雅的乡村,而且,她还赋予故事以一种“治愈的力量”。[3]13如果小说告诉人们真正的乡村英国是什么样子,那么同时也呈现了人们心目中它该是什么样子。像《织工马南》中一样,在经历农业变更和萧条的时代,艾略特对于乡村英国和历史的认同,在当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曾说过“倘若认为过去……跟现实是毫无重要的、实际的联系,那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4]26她在《亚当·比德》中也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感情的奥秘不单纯在其对象上,而在于它与过去日子的微妙的联系之中。”[5]156
乔治·艾略特的作品总是将时间置于英国的过去抑或足够遥远的历史中。例如《亚当·比德》第十七章的罗姆郡和维塞克斯,被称为是“真实的”,“忠诚的”,使得他们看起来就如同真正的英国一样,这种方法让作者在设计虚构的英国同时也展现了真实的英国是什么样子。《织工马南》的最后,灯笼广场从英国的消失就反映了十九世纪末工业化的现实:伦敦淹没在工业污染之中,只留下孤零零的一片有毒的沼泽地在城市中心。对于传统和田园的强调,有时候并非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眼前持续变化的英国现实,虚幻让现实的英国更易接纳。在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之间,艾略特的文化选择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对传统的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追求以及与现代的承续关系。
社会,在乔治·艾略特眼中,不仅仅是经济体内各成员之间的协议模式,也不是统计分析可以简单解释的系统或结构,而是个人与他人共同分享的情感关系的整体。知识推动进步,而情感则强调传统、历史的延续。艾略特在其早期的文章《德国生活的自然历史》中说社会就是“历史的化身”,[6]14任何将历史分离的尝试对于社会发展都是毁灭性的。社会的长久进步如同物种的生物进化,进步的责任在于人们彼此间关系的提升当然,这种进步要历经数代人的努力才能取得。社会本身就是复杂的传承,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会带来复杂、不可预知的结果。
社会是复杂的传承这一概念贯穿了乔治·艾略特的小说创作。正如我们的情感、想法和行为都“与我们的过去有着微妙的联系”一样,整个社会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也与社会的历史紧密相连。“历史的化身”的观点表明所有人不但始终体现,而且历代继承着我们作为集体存在的特性:我们的民族记忆。过去的记忆对于我们面对现在和未来的改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照。艾略特很关注个人主义的合法诉求与对“和谐的社会信任和秩序的需要”[7]4之间的关系,艾略特小说中处处是自由主义理想和保守主义理想的较量。像保守思想家埃德蒙·伯克一样,艾略特认为英国是一个复杂的关系体,如今的社会机构与辉煌的历史纵横交错,面对传统与现代,关键是要在中间找寻到一种承继和超越。《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叙述者说我们要坚持过去的传统和价值观即便我们必须提升“上一辈的思想境界”[8]17。麦吉对斯蒂芬说“如果过去不能约束我们,那我们的责任在哪?我们都不要有规矩,及时行乐就是了。”[8]224在《西班牙吉普赛人》和《丹尼尔·德隆达》中,艾略特坚持继承,它独特的精神和传统是一个国家的至宝,任何有原则的人都不能摒弃。
乔治·艾略特所有的小说,除了《丹尼尔·德隆达》外,全都是设在至少30年前。她敏锐地意识到社会的巨大变化,农业时代不得不让步于工业社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和许多传统的维多利亚小说情节一样,继承的主题成为艾略特小说的重要部分。她的小说中对于继承的探讨主要集中于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基础义,指后代对物品、财产的继承,艾略特认为这是家庭情感和责任的体现,另一种,也是她后期作品着重强调的,更趋向于象征意义,指对于国家文化和历史传统的继承,而且艾略特日渐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她认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只有基于家庭的关爱,认同的民族关系和共同的历史传统,才能为民族团结奠定实在的基础。这种关系使个人超越自我主义,关心自己的家庭,继而扩展为对国家这个大家庭的关怀。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对艾略特的思想影响甚深,他认为过去对现代拥有持续的影响力,早期的历史,尤其是欧洲中世纪,对未来的社会仍有借鉴作用。他强调基于利他主义的责任感在继承过程中的重要性。
英国似乎在逐渐淘汰自乔治·艾略特儿时就熟知的那个令人满足的乡村世界。作为工业、商业、经济实力领先的国家,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的新地位使人们忽视了纯粹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现代性的力量正在掠去英国的民族遗产。对于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来说,工业的现代性本身就是一种解放,使人们与过去越发疏离。孤儿形象,在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中大量出现。孤儿没有家庭身份的阻碍,隔断了家庭与过去的维系。现有的社会秩序、宗教信仰、工作形式……一切权威和社会内聚力都面临着被否定和推翻的挑战。《米德尔玛契》中利德盖特说人们永远不可能摆脱小镇上互相依存的”这张特殊的网”。[7]257艾略特式的“农民”是技艺精良的工匠,他们的手艺由大师传给学徒,这种继承甚至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亚当·比德名字的由来)。这些手艺人很独立,善于控制自己的劳动,体现了有责任感、追求进步的工人理想,他们的独立、勤劳不仅使自己免于堕落,而且也为社会关系的和谐尽到了应有的义务。这也是艾略特在她众多小说中着重探讨的话题:地方利益的结合,最终将推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亚当·比德对亚瑟有益,凯莱布·加里对布鲁克先生有益,艾略特甚至将其扩展为有闲阶级和生产阶级的合作。来自不同社会团体的人们相互连接,生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社会这个集合体。大部分的社会关系,都是潜在的,个人与团体间看不见的相互依存贯穿了她的小说,而这种地方生活就是更大的社会现实的缩影。任何人当下的行为都会在未来产生这样那样的结果,而这些结果,艾略特甚至表示,带有民族意义,这也是《米德尔玛契》中“网”的意义所在。米德尔玛契的社会虽然只是一个冰山一角,但是代表了英国社会的现实。社会是由不同线交织而成的,米德尔玛契的社会,如叙述者在他处说的,是一个“样本”,同时也强调它代表的是一整批产品的样本。
英国评论家柯尔律治非常强调民族性的概念,他说“国家就是具有共同的利益,在同一个政府管辖之下,具备同样的自然或历史疆域,一个国家的人民必须拥有彼此相连的价值观,对任何同胞的恶行都会视为是对他们自身的恶行”[9]236,这也是艾略特一贯赞同的观点。艾略特认为,人的天性深植于过去,只有保存好过去才能期待进步和发展。
艾略特后期的两部小说《西班牙吉普赛人》和《丹尼尔·德隆达》中,她将民族或种族置于核心位置,而民族继承理应被接受和践行。犹太人,像莫迪凯和丹尼尔·德隆达至少代表了反对大同主义,拒绝被同化的人们的心声。这一看似带有犹太色彩的民族主义实际是与英国性不谋而合的。根据爱德华·赛义德,小说中的犹太人是“欧洲人的原型”[10]116艾略特对犹太人的描写与她对“继承”的关注紧密相连,成为她探讨国家问题的工具。
十九世纪的英国,既背负着传统深厚的积淀,又要在历史的号角声中不断前进,通过透视乔治·艾略特笔下的历史与现代的关系,其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得以揭示。进入新世纪,在全球化语境的强烈冲击下,理性精神、民族情感普遍缺失,对于艾略特的关注对于我们探讨国民性、身份危机等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1]David Gervais.Literary Englands Versions of Englishness in Modern Writ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2]Judy Giles.Writing Englishness 1900-1950.[M].London:Routledge,1995.
[3]Eliot,George.SilasMarner.[M].London:Wordsworth Edition Ltd,1997.
[4]黄琴,《传统与现代之间——乔治·艾略特笔下的乡村》[D].2010.5.
[5]Eliot,George.Adam Bede.[M].London:Word sworth Classics,1997.
[6]Julia Stapleton.Englishness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7]Eliot,George Eliot.Middlemarch.[M].Bantam Classics,1996.
[8]Eliot,George.The Millon the Floss.[M].London:Wordsworth Edition Ltd,1997.
[9]Mira Matikkala.Empire and Imperial Ambition Liberty,Englishness and Anti-Imperialism in late Victorian Britain Library of Victorian Studies.[M].London:I.B.Tauris&Co Ltd,2011.
[10]Henry,Nancy.George Eliot and the British Empir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