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永杰 史晓雷
河南博物院作为我国中原地区规模最大、收藏文物最多、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收藏单位,收藏有相当数量的河南省出土的早期粮食加工器具(含明器),种类比较齐全,年代涵盖了早期的各个时期。由于数量较多,本文仅选取在年代或类型上具有代表性的,加以分类分析、研究。
一、石磨盘和石磨棒
石磨盘和石磨棒是—种石制的谷物脱壳、磨碎器具,其最早可能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沁水下川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一件17000年前的石磨盘残片,这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的谷物(野生的)加工工具。最原始的石磨盘、石磨棒可能是两块天然石块,以后人们才逐渐将下面的石块加工成扁平状的磨盘,将碾磨用的石块加工成圆柱形的磨棒。
新石器时代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全国各地出土相当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发现石磨盘、石磨棒共150余处,其中发现石磨盘者60余处,盘、棒同时发现者也有50余处。在各地出土实物中,以河北省武安磁山遗址和河南省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制作最为精细,结构也最复杂。可以说,新石器时代早期是使用和制作石磨盘和石磨棒的顶峰时期,在其后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时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制作反而较为粗糙,结构也较为简单。这可能是由于仰韶文化时期的农业比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农业进步很多,收割量空前增加,粮食加工也更加繁重,石磨盘和石磨棒已经不能满足粮食加工的需要,新式的粮食加工工具——杵臼已经出现,并开始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经很难见到石磨盘、石磨棒的踪影了。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石磨盘和石磨棒有近十件套,其中比较完整的有四套是裴李岗文化时期的,两套是仰韶文化时期的,另外还有单独的石磨盘和石磨棒。
1.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图1)
此套石磨盘、石磨棒于1978年5月在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据考古发掘报告,该遗址的年代为距今7445~7145年。石磨棒长58厘米,石磨盘长68厘米、高6厘米,由砂岩质石块经过琢制而成。石磨盘整体为履底形,平面坦平呈椭圆形,两端均为圆弧状,前部稍宽,后部略窄,腰部由前至后渐收,石磨盘底下部凿有四个柱形足;石磨棒近圆柱体,中间稍细,两端略粗,便于把握,有明显的使用痕迹。
裴李岗遗址出土的器物中,最具特色的就属石磨盘与石磨棒。它们造型简洁,做工精细,石磨盘表面经过打磨,平整光滑。石磨盘的底面边缘有四个对称的乳头状小足,与盘面为一整体,二者系由整块石料凿成。足虽小,却为做器造成了困难,石匠必须将足以外的地方全部剔除,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相当困难的。但从这件石磨盘看,足部不仅保存完好,而且分布对称,磨工精良,表明当时的工匠已经掌握了较高的石雕技艺。
近年来,《中国农具通史》作者周昕就裴李岗这种精致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的实用性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精致的石磨盘与石磨棒仅是少数高贵阶层人的陪葬品,而非实用的农业工具。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图1中的石磨棒可以看出明显的使用痕迹,可以说明当时这种器具是实用的。
2.洛阳偃师马涧沟采集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图2)
仰韶文化时期,石器,1960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于僵师马涧沟采集。石磨棒长33厘米,石磨盘长48厘米、宽28.6厘米。砂岩质,盘体为履底式椭圆状,前宽后窄,面部平坦微凹;磨棒为圆柱体,中间粗,两端微细,有使用痕迹。
仰韶文化要晚于裴李岗文化,在绝对年代上要晚1000年。前文已经谈到,在石磨盘、石磨棒的制作技术上,仰韶文化反而要逊于后者。这套石磨盘、石磨棒在制作精细程度上,远逊于裴李岗出土的。这套石磨盘中间的凹面比较明显,应该是最初制作时已经加工的,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在脱粒栗类作物时已经有了对力学知识的经验性认识。这种具有明显凹形面的石磨盘,留下了向石臼过渡的痕迹。
二、杵臼
杵臼,由杵和臼组成,既可以脱去谷物的外壳得到精米,也可以将精米捣制成粉。杵臼是新石器时代后期一直到圆转磨、踏碓大量使用的汉代之前最主要的谷物加工工具,直到近现代,在一些偏远乡村还能看到它的踪影。
关于杵臼的发明有不少传说:《易经·系辞》记载“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世本》云“雍父(黄帝臣也)作杵臼”。但这仅是传说而已。
考古调查和发掘材料表明,在石磨盘和石磨棒还十分盛行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最后阶段,石杵就已经出现了。裴李岗文化晚期的河南临汝槐树荫遗址,已经发现琢磨得相当规整的石杵。在仰韶文化时期,中原一带碾磨法和舂捣法交替并用,大量遗址有杵、臼出土,而舂捣法的盛行,则是龙山文化时期的事。
河南博物院收藏有较完整的石杵臼三套,单独的石臼两件,另外还有多件石杵和陶杵臼,时间跨度从仰韶文化一直到汉代。
1.洛阳偃师灰嘴出土的石杵臼(图3)
仰韶文化时期,石器,河南省文物工作队于洛阳偃师灰嘴发掘出土。臼长21厘米、宽16.6厘米,杵长13厘米、杵围18.5厘米。由青岩石磨制而成,石臼为不规则的半卵状,凹窝为椭圆形;杵为圆柱体,中间粗,两头细,通体磨制光滑。
这件石杵臼,是石磨盘向杵臼转变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态器具。从杵与臼的配合形态判断,应该是碾磨法与舂捣法并用,而且可能是碾磨占主导。但由于石臼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凹面,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较便利地使用舂捣法。
2.郑州采集的石杵臼(图4)
新石器时代,石器,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郑州采集。长14.5厘米、宽11.8厘米、厚5.1厘米。臼为接近菱形立方体,中有一臼穴,臼为红色,杵为黑色,臼穴及杵头均很光滑,有使用痕迹。值得注意的是这套石杵臼石杵的形状,两端粗大,中间细小。当时人们已经知道了增大后端的重量以加大向下舂捣的冲力。唐代张萱《捣练图》中木杵就是这种石杵发展的变形。
3.南阳镇平出土的陶臼(图5)
仰韶文化时期,陶器,河南省南阳镇平出土。口径7.70厘米、高9.60厘米,口略敛,腹深斜,平底,加砂制成。从形态上看,纵向高度已经超过了最大截面直径,表明了臼有向纵向呈筒状发展的趋势,因为这样可以减轻弯腰操作的劳动强度。此外,陶臼的口径变大,减小了舂捣过程中向外漫溢的可能。
4.郑州新密出土的画像石臼(图6)
东汉,石器,1972年5月郑州新密市出土。高32厘米、上边宽23厘米、下边宽17厘米。石臼上宽下窄,四周分别雕刻铺首衔环、玉兔捣药、人兽相斗、树木等图画。汉代杵臼技术已经成熟,这种倒棱台形的石臼成了后来我国石臼的主流形态。
三、碓
碓是在杵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王祯《农书》说,“碓,舂器,用石,杵臼之一变也”。王祯还引东汉桓谭《新论》说,“宓栖之制杵臼,万民以济,及后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杵舂。”碓的功用和杵臼一样,仍是舂米,主要的形式有(脚)踏碓、畜力碓、槽碓(也称勺碓)、水碓等。最早出现的是踏碓,也就是桓谭所说的“借身重以践碓”,是利用杠杆原理,将一根长杆装在木架上,杆的一端装有碓头,下面置放一石臼,人踩踏杆的另一端,碓头即翘起,脚移开碓杆即落下舂打臼中的谷米。碓与杵臼相比,碓虽然仍是以人力为动力,但利用杠杆的作用使人在操作时更加省力,同时加工效率也大为提高。目前没有文献及考古资料证明汉代之前出现有踏碓,汉代有关脚踏碓的画像石、砖和陶作坊不胜枚举。桓谭《新论》又说到,“又复设机关,用驴、骡、牛、马及役水而舂,其利乃且百倍”。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畜力碓与水碓,但是畜力碓究竟如何运作,一直未见到详细记载;水碓和槽碓在元代王祯《农书》均有细致的描绘。
河南博物院收藏有石碓一件,单独的陶碓模型近十件,与其他器物成套的陶碓模型有几十件,时间跨度从汉代一直到唐代。
1.许昌禹州出土的灰陶碓(图7)
汉代,陶器,1951年河南省禹州市出土。碓宽13。4厘米、长38.9厘米,底板为长方形,前端有圆形臼,后端有杵架;杵通长38.6厘米,呈长四方柱形,前端较大,后端较小,大端有一圆柱榫,中间有支架榫。汉代踏碓的制作技术已经成熟,首先是支架到臼端的杵杆比较长,也较重,有利提高加工效率;其次杵杆的后端制成扁状,方便用脚踩踏;再次是尾端两侧有栏杆,用于双手扶持。
2.郑州巩义出土的灰陶碓(图8)
晋代,陶器,1992年巩义市站街镇苍西村发掘出土。高5厘米、长14厘米、宽6.5厘米,整体为长方形,前端臼、碓,后为对称框架,中间两个小坑支撑。这件陶碓与上述禹州出土的形制类似,稍有不同的是禹州陶碓的杵头与杵杆用的是卯榫联结,巩义出土的这件在碓杆前端上部另缚有一重物,显然是用了增加碓头重力的,这应该是后世用石头捆缚在碓杆前端方式
四、磨
磨,是一种粉碎谷物工具,最初叫硙,汉代才叫作磨。石磨通常是用两块具有一定厚度的大石块凿制而成,分上下两扇,皆为扁圆柱形。下扇中间有一短的立轴,一般用铁制成,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下扇固定,上扇绕轴转动。上扇的注孔称作磨眼,立轴和上扇相对卯称作磨脐,两扇接触面的空膛称作磨膛,磨膛的外周还有此起彼伏的磨齿,上部的转磨叫杆,下部承磨的叫盘,载磨的叫床。操作时,推动上扇旋转,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石磨一直是加工面粉及豆浆的主要工具,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仍是农村重要的制粉、制浆工具,即使现在的某些农村仍可见到。
磨诞生于什么时代,目前还不能确定。《世本》等文献记载“公输班作硙”,据此推断我国在战国早期就已经开始使用圆转磨了。在考古证据上,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石磨也是在战国时期。到了汉代,石磨得到了广泛应用,考古中不仅发现了大量汉代实用石磨,而且出土了许多模型,这都充分证明了石磨在汉代的实用价值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河南博物院收藏有两套汉代石磨和多套不同时期的陶磨模型,时间跨度从汉代一直到唐代。
1.洛阳孟津出土的石磨(图9)
汉代,石器,1960年2月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洛阳孟津发掘出土。扇厚5.1厘米、直径11.6厘米,磨体呈圆形,分为上下两扇,上扇中心有圆形粮栏,栏内有两圆孔,两孔中间竖一道隔墙,上扇外缘上有一个用来插磨杆的扁方形孔,栏外周刻划斜下行线三角形纹和三角形卷云纹,外墙刻划重叠式的卧人字纹;下扇内心有一个设置磨脐用的方形孔,下扇外墙装饰斜平行线。两扇里面均刻划斜线作磨齿。有使用痕迹。迄今在汉代画像石、砖及壁画中未发现反映汉代推磨的图像,但是出土的石磨、陶磨为了解汉代推磨方式提供了资料。孟津出土的这件石磨,上扇外缘有一扁方形孔,那么可推测可能的操作方式有二:一是直接插入推杆;二是插入一呈直角的曲柄,手摇曲柄旋转。
2.周口淮阳出土的绿釉陶磨(图10)
汉代,陶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出土。陶磨通高14.8厘米,磨盘直径13.7厘米,体呈圆式,两扇可以开合,置于方漏斗形内,有方喙。这件陶磨与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有相似之处,就是磨下方的漏斗比较大,只不过满城汉墓石磨下方的漏斗是圆形。考古工作者认为满城汉墓石磨的主要用途是将农作物磨成流质的浆类,如麦浆、米浆、豆浆等,磨出的浆通过铜漏斗的下口顺利地流入放置在下方的容器。淮阳出土的这件陶磨,应该也是一件湿磨(模型)。
3.灰陶磨(图11)
汉代,陶器,1953年由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发掘。高13.3厘米,磨径19.2N米,灰陶,模制,由磨盘、磨扇组成,下部磨扇与磨盘连为一体。磨盘呈平沿直壁圆盘式,底有三蹲熊足,盘底心中空,盘一侧有一瓢形镂孔。磨下扇位盘心中央有磨脐,表面分布着两圈沟槽。上扇有凹脐与下扇承合,一侧有方孔备插杠,中央有盛粮槽隔为半月形,上部布满孵卵点纹。
4.郑州巩义出土的灰陶磨(图12)
晋代,陶器,1992年巩义市站街苍西村发掘出土。高4.2厘米、直径11.5厘米,整体为圆形,分上下扇,上扇正面有突出圆形槽,内侧中间有一小洞,周围刻划出不规则竖槽。从下磨扇可以看出,磨齿呈斜线六分区型,这是我国圆转磨磨齿发展过程的一种形态。晋代之后,大部分圆转磨的磨齿为八区斜线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