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廷河北省平泉县高杖子明德小学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参与度
杨景廷
河北省平泉县高杖子明德小学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知识,获得体验,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上来。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的做法。
(1)要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要以学生为中心,平等对待学生。多与学生交心,多和学生商量,充分尊重和热爱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微笑的面容带入课堂;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和蔼可亲的、平等相待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以正常的心态,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能在学习活动中大胆地,真实地展示自己,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2)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学困生,让他们不至于因为学不会而丧失信心,我们关注他们获得的微小的进步,保护好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行表扬或鼓励成功。这样他们就会产生高层次的愉悦,就会产生更强大的动力使他们争取更大的成功。
(3)及时有效的评价,激发持续的学习动机。学生参与学习欲望的强弱影响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而有效及时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促使学生体会学习成果带来的乐趣,在反思中矫正自己的失误,增强今后学习的参与意识。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荣誉,更会激发出组员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激发持续的学习热情。另外,及时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表彰,强化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对其他学生的学习参与也是一种激励。
(1)创设恰当有趣的问题情境。数学课堂可以以游戏、动画、故事、猜谜语等形式引入新课。如: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我们可以通过“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引入。在故事的叙述的同时在黑板上表示每次分西瓜是猪八戒得到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计算、观察、讨论这些分数之间的大小,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样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
(2)运用直观教具的演示或学具的操作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之中。对于抽象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和操作,让学生眼看、耳听、手动、脑想,使他们多种感观投入,加深知识的学习。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先是可以指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转化,然后通过学生剪和拼的操作,在讨论,交流中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理解这一抽象的知识,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3)采用竞赛、抢答、板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教师要克服长期采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习惯,拓宽练习面,丰富练习的形式,增强练习的趣味性。如:教学分数和百分数互化时,在课件放映中,我用游戏连连看的形式出示练习,调动了学生的热情,气氛空前热烈。
(4)利用真实有趣的素材,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参与度。有趣味性,有现实意义的、来源于生活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感悟理解知识中,体验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是有用的、有趣的,数学学习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1)巧妙设计问题的增长点,激发学生去质疑、思考。“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抓住时机,巧妙设计认知冲突,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如:教学放大和缩小时,我先让学生观看放大镜放打字的实际效果,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放大或缩小的现象,然后我指出这是生活中的现象,而数学上的放大和缩小又是怎样的呢,进而引领学生主动去探究新知,学生学习效果很好。
(2)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创设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教师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思维交流、摩擦、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在讨论、争论、辩论中,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上,既增进学习效果,又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
(3)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操作,提高课堂参与度。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动手操作,让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教学圆环的面积时:首先教师出示一个圆环,让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制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做出圆环;接着进而推导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丰富了学习体验,启迪了思维发展。
(4)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和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中要坚持问题尽量让孩子们自己去提出,知识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规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设计情景,组织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一定的点拨,帮助学生总结归纳等。而蜻蜓点水似的研讨只会是形式,对学生的发展无益。千万别因课堂时间或其他因素,抢占学生的探究时间,剥夺学生的权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景和学习氛围,采用恰当的手段,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进而提高参与程度,提高教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