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应用

2015-03-19 00:32:20梁多俊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散文百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组织者认知结构先行

梁多俊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高中化学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应用

梁多俊
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和挑战。先行组织者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先行组织者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常见的“先行组织者”类型及对先行组织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例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化学教学;先行组织者;应用

化学是高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很多学生认为高中化学知识繁杂,不方便理解和记忆,从而高中生出现学化学难的现象,直接影响学生化学成绩的提高。高中化学难状况的出现一方面与化学知识本身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学方法有关,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学教学的需要。而先行组织者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把学生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一、先行组织者概述

先行组织者是奥数贝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简单地说,先行组织者就是一种安排在新的学习任务之前的引导性材料,这些引导材料可以是讲解性的,也可以是比较性的,使学生利用这些引导材料来联系或者解释

正在学习的新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一个桥梁,方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故此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先行组织者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学习,而且在学生知识迁移的过程中,还有利于学生旧知识的掌握,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从教学方法上来讲,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步骤可以分为三步:先行组织者的呈现——学习任务和材料的呈现——认知结构的扩充和完善。

二、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先行组织者”类型

化学中的先行组织者呈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应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点:如具体生动、引人人胜、富有召唤力;展示将要学习的内容和意义;能将有关的方法或思路迁移到新的情景中,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等。

(1)文本型“先行组织者”。文本形式的先行组织者最为常见。它最早出现在奥苏贝尔的实验中,主要是在学习材料前采用总括性的文字叙述,起到组织作用。

在文本编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与新知识有意义联系的概念先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二是按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有层次地呈现新知识;三是巩固新知识,强化认知结构。这样,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和复习,能够将新知识固定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其中所有的复习和练习都是运用先行组织者的结果。

(2)周片型“先行组织者”。图片“先行组织者”是指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图片。在学习中提供图片“组织者”,有助于学生的记忆。

(3实物图“先行组织者”。如讲解食品中的化学时,可用图片呈现蛋白质类或其它类别食品图片,使学生一下子拉近了生活与化学的距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示意图“先行组织者”。对一些较难理解的化学概念,可采用示意图的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如下列示意图可清楚的让学生理解电解水过程中的原子的重新组合及复分解反应过程中离子的交换和结合的过程,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5)事实型“先行组织者”。事实型先行组织者是指教师把选定的组织者以讲解叙述的方式来呈现的一种教学策略。讲解的组织者主要从有意义或有趣的事实出发,这些事实有学生已知的,也有学生未知的,但都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初中化学中学习空气的成分时,可从科学史引入,再通过模拟实验,讨论得出结论。事实型先行组织者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物品、现象、事件和经验,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工农业生产问题以及能体现化学与社会、经济、人类文明发展有关的事实和材料,另外还包括重要的化学史实等。

三、先行组织者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1:在学习“化学键”知识前,先以一段小文字开端:“从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然而,由这一百多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却数以千计,那么元素的原子通过什么作用形成如此丰富多彩的物质呢?”这段文字作为先行组织者,以疑问的口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对新学习材料即化学键的知识的注意。

案例2:在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高中化学中重点与难点之一。在学习摩尔时,笔者设计以下陈述性组织者:物质的量-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并在相关的地方画上短线。然后提问:同学们学过哪些物理量?根据同学的回答写出物理量的下位概念,如质量、长度、时间等。接着又提问:国际上规定的基本物理量有哪些?物质的量既然也是一基本物质量,它用来描述什么?为了寻找答案请同学自学、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小结,是知识融会贯通,一堂课下来学生完全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从而也是学生原有知识中的“物理量”这一上位概念的内涵得到扩展。

四、结束语

上述案例都说明先行组织者在化学教学中使用是很普遍的,而且先行组织者的使用确实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从机械记忆变为有意义学习。而且,这些案例也说明,对于具体的知识点,所要选择的先行组织者形式也要有所变化,这样才能使先行组织者的功能得到充分利用。通过使用现行组织者可帮助学生很好地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促进学生观念的转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师

只有正确使用先行组织者,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促进有效教学,才可以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邓峰,钱扬义,钟伟华,等.从心理学角度探讨高中化学新教材先行组织者的

设计与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

[2]郝琦蕾.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精髓、批判及其对当前教改的启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猜你喜欢
组织者认知结构先行
健康养生“手”先行
基层中医药(2020年9期)2020-11-27 01:55:32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
中国外汇(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6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教育(2017年41期)2017-11-19 15:59:52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教育(2017年30期)2017-08-31 06:19:33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遵义(2017年8期)2017-07-24 18:11:30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遵义(2017年6期)2017-07-18 11:32:10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妇女生活(2016年10期)2016-10-12 19:29:03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哲学评论(2016年2期)2016-03-01 03:43:13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生物学(2012年2期)2012-04-29 00:44:03
最节电的人
故事林(2010年16期)2010-05-14 17: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