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勇四川省内江市第十四中学校
多媒体技术对优化中学美术课堂的意义
李 勇
四川省内江市第十四中学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运用以惊人的速度得以普及。从幼教到大学的课堂都能捕捉到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踪迹。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就美术学科而言,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来展示美术作品,查找有关资料等等,以直观的感受来讲述和分析作品,让学生从听、讲、看书的传统教学方式解脱出来,让美术课堂灵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媒体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将传统美术教学的优势和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势为一体,倍增了课堂效率。
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欣赏能力
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可视的艺术形象。要逐步加深对这些诉诸于人的视觉的艺术语言的理解就要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能将美术课堂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体现出来。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适时运用,将现代教育技术带入了崭新阶段,也让美术课堂更加高效。本人根据自身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中学美术教学模式不同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学,它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和评价指标,积极寻找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自发寻求解决各种问题的途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生自觉进入到学习任务当中,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作出相应的调适,并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和情感上的满足体验。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正确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最大限度地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改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在教学中大展身手,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多媒体展示的信息,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将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了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爱学、乐学。如:在讲述《园林与民居》一课时,教材上展示的图片并不多,为了让学生能更直观地认识到不同时期的园林与民居的特点和差异,我便利用网络搜集了很多图片,并精心分类。上课时,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一边欣赏,一边赞叹,课堂气氛顿时愉悦起来。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回忆欣赏过的图片,进行美术作品制作材料的分析,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美术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欣赏的能力。但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历来是美术教育教学的难点。把艺术作品不同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在大脑中形成反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利用知识经验进行综合加工,是形成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的过程。使用多媒体,可以方便地将素材融合在一起,并方便地展示给学生,突破培养美术欣赏能力的难点问题。在计算机辅助的美术欣赏课中,把音乐和美术、影像与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图文声并茂地表现主题,充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欣赏《现代山水画花鸟画》时,如果只看课本中的小幅图片,则会狭隘学生的想象空间。对知识印象不深,难以产生共鸣,影响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欣赏。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将动态的山水画面和花鸟,如瀑布、溪流、花的绽放、鸟的飞翔等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播放合适的背景音乐……这时学生就能身临其境,进入某种情景,产生审美情感。
利用多媒体技术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然后用于教学中,不仅是教师操作,更多地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信息技术可以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变为形象的画面。还可以使教师的板书更加清晰并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可以把多层次、多方位的思维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目的是通过设计实践,帮助学生提高审美创造和实践能力。如教学《民间美术》一课时,我让学生用相机、手机等多种工具去记录生活中的美,拍摄后,让学生用计算机处理拍摄的图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再将自己美术实践活动的成果在班级展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美术实践的能力。这既是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美术实践的结果,也是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展现,再结合课堂内容要求,学生就能轻松理解教材知识了。
多媒体教学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集形、声、光、色于一体,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在教学中适时适量运用多媒体,能够有效地渲染气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使课堂教学更轻松,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达到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1)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美术课堂教学[J];新课程研究2008年03期
(2)美术教学应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青海教育;1997年10期
(3)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