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5-03-19 00:32:20周发敏贵州省兴仁县第二中学
散文百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言语文

周发敏贵州省兴仁县第二中学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周发敏
贵州省兴仁县第二中学

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本文对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论述。

阅读教学;初中语文;兴趣;氛围;积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更好的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顺利进行,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传统文化资源陶冶学生情操,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倍受众多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笔者认为要做好新课改下的阅读课教学,更好的发扬传统文化,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必须让学生对科任老师产生心理的认可。为此,我从下面几方面加大情感投入。

1.注重教学时的语言美。

语言美除普遍使用谦语、敬语外,还应在教育学生时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说话的语气。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很强,如果你的口气强硬,他可能产生抵触情绪,跟你对着干,那就达不到教育和提醒的效果,也可能导致学生讨厌老师,讨厌这门课。如遇见课堂上因讨论问题而出现吵杂的局面时,你可以说:“别大吵大闹,像什么样子呢?”或说:“请大家先安静,我们课后再继续讨论好吗?”虽然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都希望学生安静,但是它们在学生心中产生的效果却是不同的,前者虽可使学生安静,却破坏了大多数正在讨论的学生的良好心绪,而后者既产生了同样安静的效果,又保持了学生继续讨论问题的兴趣。同样的话,因语气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注意用诚恳的语言来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同样,课外也应该注意与学生的语言沟通,从而使他们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

2.教学语言应具有趣味性。

要想把课教活,就要求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因为形象的比喻,风趣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描绘都可以感染学生,使他们愉快、动情、着迷。如可运用一些幽默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提问时,几个同学的答案都一样,于是我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同学们听后,脸上都露出会意的微笑。当学生回答问题声音较小时,我就笑着说:“问题回答得非常好,可惜没用麦克风。”

3.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教师讲课时语言表达要准确、中肯、规范、合乎语法,既不能废话连篇,模棱两可,也不能拐弯抹角,不着边际。语文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为此,教师要注意做到以下三点: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能将书面语言转换为口语。适当运用体态语言辅助。体态语言就是身体语言,包括表情、手势、眼神等。在阅读教学中,会遇到一些描述动作、神态的词语,条件许可的话,我就会借助口语和体态语言来解释。如教《口技》时,文中提到听众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我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听众的神态、举止,然后我就边讲解,边用体态语言来解释。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这句话。对于学生响亮、正确的回答,我会用微笑和点头表示肯定和赞赏,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有时在阅读教学时,个别学生不注意听,我就采用注目式或走近该生以示警告。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发挥学生阅读的主体性。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激发兴趣,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学生多读教材,特别是有人文精神的文言文章,把握语文的思想蕴含和文化内涵,做到阅读认知教学、智能训练、人格教育的结合与统一。其次,教师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不断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品味。再次,以读为乐,学生在阅读中有了许多收获,受到了成功的鼓励,作为认识主体的价值和潜能,让学生自己去品尝,去领悟阅读的乐趣,经过长期的阅读,经过不断地劳动最后是成功的乐趣,让学生在这种乐趣中成长。

2.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学生的阅读是教师永远不可代替的,教师只能从阅读方法、阅读技巧、阅读内容上加以指导,充分让学生去感知、发现、辨别、理解到再认识的活动过程,从而让学生达到阅读的个性社会化,只有这样,才能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本到书库,从学校到社会,博览群书,通观社会,汲取丰富多彩的文化乳汁。

3.引导学生敢于质疑。

阅读的重点不在读,而在用心思考。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还要不断地知其所以然。完整的阅读过程是感知-感悟-理解-评价-再创造过程。激发学生大胆思考,敢于质疑。要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的思考方式,充分发扬课堂民主,给学生思考的权利,创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的思考独立化、个体化,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去思考,去理解,以获取更多的更高层次的知识以及人生感悟。

4.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能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教学中,想象思维是经常用到的思维方式之一,学生的阅读过程,实际上是学生通过作者的语言再创造一个新形象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推进是离不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想象力培养,比如人物形象的再塑造,故事情节的续写,诗歌意境的再现等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5.培养个性化阅读的意蕴

语文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课文有反映领袖事迹的,有体现关爱他人的,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有反映革命传统的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等……这取之于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积累。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她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信息,泛着人文素彩的光芒。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着眼与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位。

三、注重指导学生对课文的积累与借鉴

有时改学生习作,会感到词汇贫乏,语言空洞。学生不会运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眼前闪烁着的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积累、借鉴作家的语言和写作技巧。引导积累,即着重指导学生理解、欣赏、记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做好积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仿写、改写等写作训练,使其逐步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教会学生阅读时做好摘录,写好随感。许多学生课外阅读并不少,但读完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这与他们阅读时动口、动眼不动手、不做摘录有关系。因此,要求学生阅读时要做好读书笔记,包括圈画、摘抄、评注、仿写、加标题、写段意等。学生借助这些技术来控制自己阅读的注意力,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加强课外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以适应时代选拔人才的需要。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9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