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骨折、脱臼的处理和预防

2015-03-18 04:13苏苏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5年3期
关键词:肘关节上肢韧带

苏苏

骨折篇

在所有的儿童意外伤害中,骨折占了一个不小的比重。统计资料显示,在不同人群的骨折中,约15%的骨折、创伤、脱位是发生在儿童身上。具体到0~3岁这个年龄段来看,其中有一个发生的低潮期(小于1岁),一个高峰期(1~2岁)。总体而言,身体左侧骨折的发生率比右侧高一些,上肢骨折的发生率比下肢高一些,夏天比冬天高一些,男孩比女孩高一些。

宝宝骨折常见的原因

* 绊倒:刚学会走路的宝宝行走不稳,方向和速度都掌握不好,摇摇晃晃,像个不倒翁,这时地上摆放着的任何物品,如小板凳、玩具、脸盆等,都容易绊倒他。

* 跑步、行走时摔倒:常发生于室外游乐场等公共场所,宝宝玩耍时互相打闹、追逐,很容易摔倒;如果摔倒时碰巧姿势不好,就很容易出现前臂或肘关节周围骨折,当然也有宝宝在小区里散步摔倒后骨折的。

* 坠床:宝宝睡觉不老实,蹬腿踢被,左右翻滚,很容易从床上掉下来;而三四岁大一点的孩子,如果自己起来小便,常常会因熟睡时憋尿朦朦胧胧从床上站起来,脚下不稳,一脚踩空摔倒在地上。

* 因玩滑梯、蹦床摔伤:现在公园、游乐场的游乐设施增加了不少,为宝宝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隐藏着不小的隐患。医院门诊中从滑梯上摔下、在蹦床上摔倒导致骨折的宝宝也不少。

* 因玩滑板、旱冰摔伤:滑滑板和旱冰是时下不少小朋友的爱好,尤其是男孩子。

* 自行车伤:自行车伤导致骨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大一点的孩子自己骑自行车摔倒所致的骨折;另一种是小朋友坐在爸爸妈妈的自行车、电动车后座上,脚伸到轮子里被辐条挤压导致的骨折。辐条上的损伤通常比较严重,常导致踝关节、小腿骨折,而且常有皮肤、软组织撕脱,甚至跟腱断裂。这种创伤其实很容易避免,家长在自行车、电动车的后轮两侧安装网盖就可以了。

* 高处坠落伤:虽然比较少见,但是后果严重,仅是骨折还算万幸。

* 车祸伤:车祸伤所致的骨折既可发生于车外的孩子,也可发生于车内的孩子。车外孩子的骨折不必多说,这里需要再强调的是,未满4周岁的孩子乘坐私家车,应该配备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判断要点

儿童骨折60%~70%为上肢骨折,部位多为腕、肘、肩关节处。很多家长都未能及时发现宝宝骨折并送诊,时常有宝宝骨折数日后才被家长送医。那么,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发生了骨折呢?

* 受伤后面色苍白、出冷汗,触摸某部位有疼痛和压痛感,活动后疼痛加重。

* 宝宝单侧的手臂不能支撑爬行或者不愿持握玩具和奶瓶等。

* 局部有明显肿胀、瘀斑或有外形改变,宝宝哭闹不止。

* 受伤部位出现部分或全部的功能丧失。

* 严重时肢体可出现畸形,如短缩、扭曲、旋转等。

* 移动受伤部位可听到骨断端有摩擦的声音。

* 受伤部位完全动不了,或动起来很痛苦。

紧急处理

宝宝骨折后,爸爸妈妈最好在第一时间根据条件对宝宝进行急救,并尽快将宝宝送医。但很多家长因为缺乏急救和护理知识,焦心不已却束手无策,或因急救和护理不当导致宝宝骨折处重新错位,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平时多学习、掌握一些急救和护理知识非常有必要。

正确做法——

* 把宝宝的头置于低位,并注意肢体的保暖。

* 如果是上肢骨折,家长应立即将其受伤上肢屈肘大约90°置于胸前,切忌按揉肿胀部位,以防加重损伤。

* 如果是开放性骨折,有出血应立即止血,用干净的毛巾或软布压住流血的地方。如果出血严重,可用橡皮带缠绕骨折的肢体,每隔30分钟左右放松一次,以压迫止血。

* 送医途中,应让宝宝躺在担架上或骨折处用木板、书本或树枝固定。固定时将夹板附于宝宝肢体上,在夹板或肢体之间垫一层棉花或毛巾、布之类的物品,用带子捆绑,松紧适宜,且超过上下两个关节。四肢固定时,应暴露手指、脚趾,以便观察指(趾)部位血液循环情况,调节夹板的松紧。

* 在送医院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稳,以免加重损伤,并不断安慰和鼓励宝宝。

错误做法——

* 在伤口处撒消炎粉、止血粉之类药物,或者覆盖不干净的棉布或者餐巾纸。

* 送医之前,立即挪动骨折部位,或让骨折部位活动。

* 送医途中,背或抱着宝宝。

* 按揉肿胀部位,这样会加重损伤。

脱臼篇

4岁以下的宝宝,最容易发生胳膊脱臼,6岁以后就少见了,因为4岁以下的宝宝桡骨头上端发育尚未完全,肘关节囊及韧带均较松弛薄弱。

宝宝脱臼常见的原因

* 身体发育尚不完全:婴幼儿的关节、韧带和肌肉都在发育阶段,关节腔也比较浅,肘关节囊和韧带等都比较松弛、薄弱,稳定性和保护性都比较差。

* 外力损伤:宝宝的大运动能力还没有发展协调,所以如果爸爸妈妈平时牵拉不当,或者宝宝受到其他较强的外力时,都易造成关节脱臼。

* 缺钙:脱臼还与宝宝缺钙等营养不良问题有一定的关系。

* 游戏损伤:很多宝宝都喜欢爸爸拽着他的胳膊起飞、降落,其实像这一类游戏很容易使宝宝上肢的某个部位受力过度,而且这时肩关节的活动度大,常常会导致宝宝肩关节脱臼。

判断要点

* 在发生脱臼的部位,肢体的活动会受到限制。例如,宝宝肘关节脱臼时,肘关节往往呈半屈位,前臂呈旋前位,不敢旋后(手心朝向自己身体,不能翻转手腕),胳膊不能抬举、取玩具,不能自由活动。有时,在肘关节的外侧处可以有压痛感,局部却无明显的肿胀和畸形。

* 触碰某个部位时,宝宝会因为疼痛而哭闹或剧烈反应。

* 如果发生其他关节的完全性脱位,家长可以看到明显的畸形,并发现手脚的长度不对称,例如脱位的关节处鼓起一个大包,如果上肢脱位,那么双臂伸直时双侧手腕不能在身前相触碰;如果下肢脱位,就可以发现双侧脚跟的高低不同。

* 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简单测试一下:爸爸妈妈把玩具放在宝宝眼前让他伸手抓,如果宝宝的手能举过头顶,就说明宝宝的胳膊没有发生脱臼;反之,如果宝宝一直避免使用手臂,或者即使使用了也无法抬高,就很有可能是发生脱臼了。

紧急处理

* 不要乱动脱臼关节,争取尽快就医,在脱臼后的两三个小时内让关节恢复原状,还不太困难,时间太久,周围的组织就会肿胀,复原就困难。

* 宝宝脱臼之后会非常疼痛,首先要先安慰宝宝,并立刻处理。关节脱臼的部位会压迫神经,这时拉长的韧带以及肌肉,稍微一动就非常痛。单纯的脱臼往往比骨折要更加疼痛。

* 发生脱臼后,宝宝会自己选择一个感觉舒服的姿势以减轻疼痛,爸爸妈妈尽量不要触碰患处。

* 必要时可用大围巾折成三角形把手臂吊在脖子上,但是别随意移动宝宝患肢,避免移动的过程中对宝宝的患部造成二次伤害。记住,先固定患部后施以冰敷,尽快送医治疗。

* 要留意宝宝是否有休克,若已有休克,应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并尽快送医抢救。

注意预防

* 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关节复位后,即使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受伤的韧带或者周围的组织也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宝宝的疼痛感也不一定立刻消失,关节有可能在几周的时间内都不可以活动,其他症状大多能立刻得到缓解。

* 给宝宝换衣服时,千万注意不要用提物的方式突然牵引宝宝的手臂或动作太大,更不要拉着宝宝的手把他提起来。

* 临床上我们发现,当宝宝的手臂伸直,手掌向上,被向前上方牵拉的姿势最容易造成肘关节半脱位。所以在扶宝宝时,可以轻柔地扶持住他的肘关节或上臂。如果是正处在学走路的阶段,可以扶着宝宝的腋窝或者腰部。总之尽量避免单手拉扯孩子的手掌。

* 要特别留意的是,若宝宝一旦发生过脱臼,就会多次反复地发生;所以如果宝宝有脱臼史的话,以后跟宝宝玩耍或是进行身体接触时,都要尽量避免突然用力牵拉宝宝的手和脚,无论是伤肢还是健康肢体。在与宝宝嬉闹时,应适当控制用力,避免做单边的拉提动作。

猜你喜欢
肘关节上肢韧带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