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针对房屋建筑使用中常见的渗漏问题展开分析,针对渗漏问题频繁发生的地下室以及外墙区域,研究了施工过程中可有效防止渗漏问题产生的主要措施,同时研究了渗漏发生后相应的补漏技术与策略,希望能够尽量减少渗漏事件的发生,并及时处理,以达到改善房屋防渗漏的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房屋建筑;防渗漏措施;补漏技术;地下室;外墙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6-0068-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0461
房屋建筑使用周期长,长期处于暴露状态下,因此常常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干扰,特别是在温度变化、雨水侵蚀等条件下,导致房屋出现伸缩现象,最终经过裂缝演变为渗漏。渗漏现象的产生对整个房屋结构质量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需要工作人员在施工期间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同时及时根据已经出现的渗漏,采取相应的补漏技术加以控制。
1 地下室防渗漏措施
房屋建筑地下室渗漏现象的主要表现是沿施工冷接缝、墙体蜂窝通道、结构伸缩缝或者是墙体预埋件等缝隙渗漏。为了预防以上渗漏现象对地下室结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在施工过程当中可以采取的防渗漏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对地下室结构施工过程当中的砼原料拌合比进行严格控制,对施工组织进行合理设计与优化,周密安排地下室度板以及砼结构的浇筑作业,避免出现冷接缝,同时,浇捣作业实施期间需要对其质量进行系统控制,杜绝出现过振或漏振的现象,以免地下室墙体出现泛浆、漏浆或者是蜂窝的问题。
第二,在地下室结构施工过程当中,针对地下室四壁外侧以及底板地面分别增设相应尺寸的防水层,提高地下室整体结构的密封性能。
第三,针对地下室墙体预埋件,如预埋套管部件以及模板拉杆部件等,可以通过满焊止水环片的方式改善其止水性能,杜绝渗漏问题的发生。
第四,地下室后浇带需要设置在结构整体受力较小的区域内,这一区域内的砼灌注作业可以延后2个月进行,同时可通过掺入膨胀水泥的方式提高黏结性,避免新结构与既有结构之间因黏结效果不佳而产生裂缝,降低密闭性。
2 外墙防渗漏措施
观察发现,外墙面上存在的雨水是以面砖勾缝为通道进入墙体结构内部的,也有部分情况下是直接进入打底砂浆的既有裂缝当中,并与砌体结构不饱满灰缝连通,形成一条渗水通道。当然,外墙面砖黏贴不牢发生脱落后也可能导致渗漏问题的产生。为了预防以上渗漏现象对外墙结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在施工过程当中可以采取的防渗漏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墙体施工各个操作环节中,需要根据质量要求,做好对关键工序的组织与安排,特别需要关注抹底层灰、黏贴、勾缝等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工作。为了避免批挡层渗水毛细通道的存在对外墙结构防渗漏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实际施工中,批挡层作业可以分两层进行施工,单层厚度控制在1cm范围内,同时,批挡灰中可以掺入一定比例的防水粉,其目的是避免低灰密实度降低或出现起壳的问题。同时,在面砖黏贴的过程当中,面砖需要先在清水中进行浸泡,时间在2~3h内,阴干后方可粘贴。面砖勾缝前需要彻底清除内部杂物,同时需要先对表面进行洒水,达到湿润状态后勾缝,勾缝遵循横缝先,竖缝后的原则,要求勾缝深度达到凹进面砖2~3mm的标准。完成勾缝后应当进行洒水养护,以杜绝开裂问题的产生。
第二,墙体施工作业实施期间,可以对传统的粘贴材料进行适当的更新。通过引入新型粘贴材料的方式达到改善面砖粘贴效果以及紧密性的效果。同时,还可在砂浆中掺入一定比例的107胶,对水泥砂浆配合比进行优化,防止因裂缝问题的产生而对基层粘贴效果造成
影响。
3 地下室补漏技术
房屋建筑地下室常见渗漏问题。这一区域内的渗漏现象主要表现为慢渗、快渗、急流以及高压急流等。修堵的原理是基本一致的。需要工作人员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无论渗漏是表现为孔洞缺陷还是裂缝缺陷,修堵时都需要尽量地缩小渗漏面积,将渗漏集中在一点或几点上,以此方便后续对漏水点的堵塞工作。具体来说,根据渗漏现象的不同表现,需要采取的补漏技术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针对孔洞漏水的补漏技术:若出现渗漏现象的孔洞直径较小,且水压较低(多指水压制N以下),可以采取直接堵塞的方式进行补漏处理。具体操作方法是:以漏水点为中心,按照圆形方式剔除凹槽,凹槽槽壁需要尽量与基层面保持垂直关系,凹槽用水进行彻底清洗,然后按照1∶0.6比例配置水泥胶浆将凹槽捻制为直径相同的圆锥体,在胶浆开始凝固后,将其填塞至凹槽内并对四周进行挤压,确保其能够与凹槽壁紧密结合;若出现渗漏现象的孔洞直径较大,且水压较大,则可以采取木楔子堵塞的方式进行补漏处理。具体操作方法是:沿漏水孔洞周边凿开,使用胶浆将铁管固定在孔洞内(铁管顶端需要较基层面降低2.0cm左右,使渗漏水能够自铁管流出),铁管周边用水泥砂浆抹平,待水泥砂浆有一定强度后,将沥青包覆的木楔子打入铁管内止水,顶端使用砂浆抹平,以达到补漏的效果。
第二,针对裂缝漏水的补漏技术:若出现渗漏现象的裂缝水压较小,可以采取直接堵塞的方式进行补漏处理。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对裂缝周边进行开槽,形成呈八字形的沟槽,对槽内杂物进行彻底清除,然后将水泥胶浆将凹槽捻制为条形,在胶浆开始凝固后,将其填塞至凹槽内并对四周进行挤压,确保其能够与凹槽壁紧密结合;若出现渗漏现象的裂缝水压较大,则可以采取下线堵塞的方法进行补漏处理。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对裂缝周边进行开槽,形成呈八字形的沟槽,对槽内杂物进行彻底清除,然后在沟槽底部沿缝隙放入一根小绳(绳长在20~30cm范围内),在胶浆进入凝固阶段时将小绳填塞入沟槽内,两侧挤压密实,然后抽出小绳,使渗漏水沿绳隙流出,最后下钉堵塞绳隙,以达到补漏的
效果。
4 外墙补漏技术
房屋外墙由于直接受到雨水侵蚀的因素影响,因此也比较容易出现渗漏问题。在出现渗漏现象后,工作人员同样需要根据造成渗漏的原因,采取与之相对应的补漏技术,提高补漏的针对性,以达到更加理想的补漏效果。具体来说,根据渗漏现象所产生原因的不同,需要采取的补漏技术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针对脱壳面砖以及冻融开裂面砖造成渗漏现象的补漏技术:针对调查原因显示是由脱壳面砖以及冻融开裂面砖造成渗漏现象而言,可采取挖补的方式进行补漏处理。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先使用钢凿凿除已经起壳的面砖以及周边括糙层,然后对基层杂物进行清除并做适当修复,然后使用聚合物砂浆做括糙处理,使用木抹压实槎平,浇水养护,时间在1~2d范围内,及时镶贴面砖。最后按照原墙分格弹线并做灰饼以及面砖黏贴处理。
第二,针对面砖已经与括糙层脱除造成渗漏现象的补漏技术:针对调查原因显示是由面砖已经与括糙层脱除而导致的渗漏现象而言,可采取环氧树脂灌浆修理的方式进行补漏处理。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先用小锤轻轻敲击面砖,确定起壳修补范围,然后确定钻孔位置,注入孔均布于勾缝上,孔径8~10mm,孔深钻进基层1cm左右。用气泵清除孔中粉尘,待孔眼干燥后,用环氧树脂凝固后用1∶1水泥砂浆封闭注入口。
5 结语
文章重点分析了房屋结构中比较常见的两类渗漏问题:一是地下室渗漏,二是外墙渗漏。分别就两个区域渗漏现象的不同表现,研究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并建议根据渗漏现象发生的具体部位以及造成渗漏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补漏技术,其目的是提高对渗漏问题的处理质量,以更好地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陈茂强.防渗漏技术在工民建工程中的应用论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8).
[2] 许成华,陆兆祖.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7).
[3] 谢云峰.浅谈工业与民用建筑房屋漏水“怪圈”[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36).
作者简介:廖小玲(1975-),女,广东电白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助理会计师,研究方向:工程
管理。
(责任编辑:黄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