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技术优化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探讨

2015-03-18 14:06黎文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效益水稻

黎文

摘 要 虽然很多的水稻种植区域都采取种植高产品种、扩大种植面积、高施肥、高农药等措施以提高水稻单产和经济效益,但因为化肥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和农药使用量的增多,导致水稻生产区域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很多农作物也受到不同病虫害的危害。因此,对水稻种植技术进行科学优化,确保水稻种植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 水稻;种植技术;优化;效益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2-0-2

1 生长条件分析

水稻是草本植物,一年生,属禾本科,其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充足的营养和光照等生态条件。其中,气温是为重要的生态因素之一,良好的生态条件对水稻大范围种植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如果水稻种植位置地势平坦,再加上正确的种植技术,就一定会带来较高的产量,反之就会导致水稻的产量下降。水稻种植之前,必须对生长所需要的条件进行全面的掌握,探索出科学的水稻种植技术,保证水稻能够更好的生长发育。

2 种植技术总结

2.1水稻选种

要依据生态条件、气候状况和土壤特点,选择能够在当地良好生长的水稻品种。选种要遵循抗病、耐旱、抗倒伏、抗盐碱化和抗低温的优良品种的原则。此外,还要依据收获水稻的时间来选择种植早熟水稻品种还是晚熟水稻品种。

2.2 水稻浸种

通常选择氯化钙溶液进行浸种,主要作用是提高水稻小苗生长期间的抗盐能力。浸种的具体方法是:首先处理好选择种植的水稻种子,种子消毒、种子冲洗、对种子进行催芽、最后晾芽,其次是在浓度为0.5%的氯化钙溶液中浸泡1 d。

2.3 水稻育苗

通常采用的是旱育秧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选择育苗地块,因为采用的是旱育秧技术,苗床一直没有保持水层。所以地块必须平坦、易于渗水、地势高、不含盐碱;二是选择合适的床土,床土一定要有很好的疏松度和合适的pH值。

2.4 水稻播种

现在使用的播种机械大多是插秧机,但也存在手工插秧。无论选择哪种插秧方式,必须保证做到插秧均匀、深度适中。以确保幼苗快速缓苗,更快的适应大田环境,快速吸收肥料中的营养成分[1]。在我国的北方干旱地区,为更好的控制水分散失,节约水稻种植用水,研究探索出了地膜覆盖法以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更好的利用水分。

2.5 水稻的后期大田管理

在水田中移栽完水稻后,必须确保水田中水分充足,目的是防止水稻幼苗因缺水而发生萎蔫问题。在我国北方的很多地区,气候比较干旱,因此,要充分利用好水资源。在水稻大田后期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人工处理稻田,常见的是使用支撑物将有些产生倒伏问题的水稻支撑起来,避免由于水稻腐烂降低了产量;同时,还要对稻田适时进行放水与蓄水的人工处理,主要的目的是提高水稻的产量,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水量较少,所以在放水与蓄水的过程中通常要选择水循环的技术;最后,在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做到稻田的适时通风,目的主要是提高水稻在生长期间的光合作用能力,提高呼吸作用,提高抽穗率,保证水稻产量。

3 技术优化

3.1 叶龄优化技术

通常所说的叶龄栽培技术是依据水稻本身器官的同伸规律,按照水稻主茎叶片生长发育进展规律,对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个生育时期进行确定,叶龄栽培技术是一项新的栽培技术,包括水肥管理和高产栽培管理。

和传统的栽培技术相比,叶龄优化栽培技术有着很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量化了高产生育指标,规范了水稻生产技术体系。如果广泛推广及应用这项技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稻的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2]。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采用这项技术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科学的设置叶龄观察位置,确保准确掌握叶龄情况。叶龄观察位置的设置,必须根据种植品种和大田水稻茬口的实际情况,同时,必须在新生长出的水稻叶片上对叶龄进行标记,及时掌握叶龄变化情况,准确开展叶龄预报工作。

二是必须按照叶龄模式的原理,对相关技术进行不断改和优化。推广与应用这种模式时,要依据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和实际的生产条件,开展相关的技术创新研究。唯有如此,才可以在短时间内全面提高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

三是必须构建完善的与当地生产条件相适应的技术体系。采用这种技术模式时,一定要与种植区域的生产实际情况相符合,构建完善的技术体系,将之量化、规范化[3]。在深入研究技术体系过程中,必须明确水稻主栽品种群体效应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过程中每个时期的生长发育指标,依据水稻丰产的生产经验,采用叶龄技术原理,构建完善的叶龄指标,综合配套每个单项技术的体系,在每个技术单项在实施过程中有量化指标。

四是熟练应用叶龄栽培技术的田间诊断。外界很多的自然因素会对水稻的实际生长产生很多的影响,所以,在应用叶龄栽培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与移栽期、分蘖期、叶龄期有所区别,在水稻生长中的拔节和抽穗期开展田间诊断工作,为提高水稻产量,提升经济效益打下坚实基础。

3.2 水稻种植“三控”技术分析

一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控肥技术,主要指的是控制氮肥施用数量,增加水稻产量。控肥技术的关键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4]。传统水稻种植技术主要强调的是多施氮肥,提高产量,但是却产生很多问题,常见的主要是利用率低下,分蘖无效较多、成穗率不足,必须多使用农药以防止较多的病虫害,高产却容易倒伏、产量不稳定。在实际的控肥技术实施过程中,必须将施氮量在水稻生长的初期给降低下来,适当提高在生长中期与后期的施氮量,以全面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通常情况下是将30%的比例提高到40%。

二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控苗技术,主要是指实现水稻生产过程中的优生优育。传统水稻种植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分蘖的无效性,不仅导致肥料的严重浪费,还会严重影响水稻的群体效应结构,导致很多病虫害的产生,引起水稻倒伏的严重问题。因此,必须通过降低无效分蘖的水稻数量,实现水稻的高产和高收益。控苗技术的核心是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数量,降低对气候因素的依赖,即严格控制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施肥种类、施肥时间和数量比例[5]。

三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控病技术,控病技术的核心是增加水稻的茎粗,减少水稻基部节间距、增加水稻中上部节间距,以确保在增产的条件下减少倒伏的数量。

4 结语

水稻种植过程中,采用科学规范的技术就可以实现水稻的高产,提高种植效益,因此来说,科学规范的种植技术体系是关键。所以,必须树立正确的水稻种植技术观念,深入研究水稻种植技术,大胆创新,持续优化。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必须依据种植区域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破除经验主义,确保种植技术符合水稻种植实际,达到提高产量、提升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成宜,李开慧.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农民致富之友,2013(18).

[2]王克文.普及大中棚育苗 连年夺取水稻高产[J].垦殖与稻作,2000(S1).

[3]张平远.国外水稻旱作的最新方法[J].垦殖与稻作,2000(4).

[4]梁志业,徐虹.吉林省水稻栽培现状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吉林农业科学,2000(2).

[5] 张平远.国外水稻旱作的最新方法[J].农业科技通讯,2000(4).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效益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一季水稻
水稻花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