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 龚文秀
随着学前教育领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颁布,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战略目标。如果没有一支专业、稳定的教师团队是无法让幼儿园和谐健康地发展,也不可能成为一所具有文化底蕴的优质园。由此可见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它是园所文化的彰显,也是幼儿园发展的重要途径。
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安全事故和虐童事件将温柔善良、多才多艺的幼儿教师推向了风口浪尖,在百度网页输入关键词“幼儿教师虐童事件”信息达到187万条之多。社会的关注几乎都是负面影响的报道,而对幼儿教师的正面宣传的报道却少之又少。一个不被社会所关注的职业也不断地走进了公众的视野,让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印象大打折扣。
幼儿园教师54人(主班及助理教师),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44.5%,大专占51.9%,中专占3.6%。年龄结构30岁以下的占77%,30~35岁占12.5%,35岁以上占10.5%,教龄5年以内的占57.5%。可见这是一支年轻化的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较高,但是教师的教龄较短,缺乏经验。目前在编教师11人,其他均为后勤集团聘用。非在编比例较大,在编与非在编教师之间的福利待遇、发展平台等存在差异,对教师团队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随着近年来成都市公办园和公益性不断扩大,公办教师的需求增加,对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稳定也有一定的冲击。
阳光团队来源于幼儿园的办园理念:狮山托希望、阳光伴成长。“阳光”寓意温暖、爱心、平等、民主、和谐、进取。我们力图通过全面打造“阳光团队”提高幼儿园的办园品质,使幼儿园处处充满阳光。让教师们有健康的身体同时拥有阳光般笑脸和心态,做幸福的幼儿教师。
阳光团队是健康的、和谐的、发展的。团队整体是积极向上的,个人不仅仅要身体上的健康,更应该不断修为,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拥有一颗阳光般的心灵。我们的园花是向日葵,它们的目标是统一的——向着阳光成长。因此我们的阳光团队是怀着共同的心愿,在个性化成长的同时能够顾及团队及他人;以个体发展促进团队的发展,以此实现教师和园所的共同发展。
第一,高效便捷的园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个性化成长。
第二,专业聚焦的专家引领促进教师的教育行为的转变。
第三,丰富多样的文章书籍陶冶教师的涵养与气质。
第四,专题研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第五,积极搭建成长平台展示教师的风采。
第六,制定三年规划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第一,阳光管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专长。
一是建立一套“全面详实的岗位工作职责、规范有序的工作流程和各类工作质量标准”为内容的质量管理机制。二是评价考核以“工作态度、过程质量、工作效果”等为核心,建立了配套的激励机制,以便不断地提高“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效能。三是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促进不同层的教师发展需要。四是教师任用取其长补其短,实现每一位教师自身价值。五是积极为教师争取编制,为教师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
第二,人文关怀,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
一是在交谈中凝聚思想。我园每年会定期举行座谈会,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聊聊近期我们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聊聊我们遇到的困难,畅谈自己对幼儿发展的规划和管理中的不足之处。通过面对面与管理者交流,教师少了很多的心事,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工作起来更加的充满激情。
二是在关怀中凝聚力量。作为管理团队应该积极为教师缓解压力,减轻教师的负担,除了在工作中的关心还要对教师的生活给予关爱和帮助。
三是在活动凝聚精神。为打造一支阳光团队,积极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强调团队合作,努力创意各类活动,释放教师的压力,激发正能量。
通过阳光团队的打造在川师幼儿园你会真切的感受到:教师专业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随时随处迸发;亲情和温馨弥漫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教师与幼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之间的相互尊重与信任。在这个幼儿园每一个角都充满了阳光,教师的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朱永新教授说:“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我们努力践行朱永新教授的教育思想,积极打造幼儿园园所文化、提升教师团队内涵,打造阳光团队,建设“一支热情、积极、敬业、专业、稳定”的教师阳光团队。
我们的阳光团队正如我们所期盼的:
面对孩子,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
面对同事,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
面对家长,有阳光般真诚的交流;
面对教育,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
面对教研,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
面对发展,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