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人民路小学 陈丽梅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一句话,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教学,将生活中的素材引入课堂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作为数学教师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摈弃了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寻找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人、事、物,为学生创设了充满亲切感的教学环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随着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愿意主动的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此变得更加的重要。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将生活中的素材引入课堂是数学教学中一种常用、也是一种重要的策略,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的“统计初步”时我先布置学生称体重,上课时告诉学生男女生的标准体重,激起学生想知道自己体重是否符合标准,从而引发学生统计的需求。在教学时让学生发现一个重量为一个单位统计时太麻烦,引导得出要分段统计,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经历调查、收集、记载、统计、小结等过程,整节课学生兴趣高涨,学习氛围浓厚。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才能对学习有兴趣,只要有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为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
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最容易接受的事物就是身边的事物,所以新课标很强调应该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孩子身边的现实社会出发。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的认识图形一课时先将前面的分类方法运用于图形的认识,通过图形分类让学生初步感知图形的特征;再从一些具体实物中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玩一玩”观察和操作掌握图形的共同特征,而舍弃具体实物非本质的属性,从中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用“说一说”的方式,沟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用体画面让孩子们感受到体与面的联系。练习中主要通过观察和操作加强对图形特征的理解,这样既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述,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体现了“动中有学”“玩中有学”的思想 。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整个学习过程是亲切、自然、具体、现实,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也让学生能轻松的参与到教学中。
把熟悉地生活素材引入学生的课堂,每个孩子对这些素材都有着自己的理解,都有话要说,所以我们的课堂一下子就变成可以让每个学生自由发挥的舞台,学生少了平时的束缚,畅所欲言,大大提高了观察的主动性,平时不善于回答的同学也愿意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能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位置与方向例3时,我设计了一个到电影院看电影的情景,在课桌上贴上位置,每位学生发一张座位号,通过找座位的方式,让学生对号入座,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在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让学生体验所学知识价值的同时,向学生渗透坐标的最简单的知识;教学时不只满足于学生找正确位置,重点启发学生用画线找出交点的方法确定位置,渗透坐标的思想,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我使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在教学中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确,只有教师敢于超越教材,才会有鲜活的教学内容,学生才能爱学、乐学,数学才能以她特有的魅力将学生紧紧地吸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长期潜移默化地训练,定能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规律的关注和发现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