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党的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也是党报彰显权威性、影响力,区别于其他媒体的优势所在。近年来,作为地市党报,《温州日报》立足独特的地域优势,深挖地方元素,破解报道难点,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主题报道,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8年—2014年,在《温州日报》获浙江省新闻奖综合类奖项的50余篇作品中,重大主题方面的获奖作品占70%以上,在全省各地市报中名列前茅。
回顾、梳理近年《温州日报》创新重大主题报道方面的探索实践,笔者发现,地市党报只有从地方实践着手,深耕本地,举重若轻,同时,以小见大,见人见事,以个体的小叙事来升华主题,才能破解重大主题报道中的“难点”,闯出重大主题报道的新路子。
主题重大和难以表达,是地市党报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两大“难点”。在全新的媒体传播生态和语境下,客观存在着新闻资源共享的形势,使得地市党报能够参与重大主题报道的竞争,也不得不参与到重大主题报道的竞争中。但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地市党报要创新全国性的重大主题的报道,始终会有两个“难点”困扰着我们。
一是以地方媒体的信息资源掌控能力和相对窄化的受众定位,难以承受重大主题之重。面对全国性的重大主题,地市党报没法像中央大报一样可以不断接近核心信息源,因此,不具备直接去解读、阐释重大主题的能力。即便有,也可能只是网络上的“二手货”,最多也只能是充当网络的“二传手”。即便是当了“二传手”,也会因为缺乏贴近性,难以接近本地受众,无法满足本地受众更深入更全面的需求。
二是在宏大命题中难以寻找恰当的表达方式,容易在宏大背景之中迷失。深遂的思想、深度的挖掘、权威的解读都需要适合的表达方式。作为地方媒体,在重大主题面前,如果大而论之,一来驾驭不了,二来读者也不买账。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恰当的表达方式,难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受众需求,也不能满足多媒体背景下融合报道的需要。唯有找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才能使得报道有出彩点,才能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因此,地市党报要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必须要立足地方实际,着力破解主题重大和难以表达这两大“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使重大主题报道有贴近性,有可读性,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
深耕本地,举重若轻。深耕本地,以地方实践为支点,撬动主题之重大;举重若轻,让重大主题“落下来”,落到具体的地方实践中来。从地市党报的角度讲,重大主题的重大性,能不能承受得起,就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好的支点。找到了这个支点,就能举重若轻,让重大主题“落下来”。
重大主题本身从来都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恰恰相反,不管什么样的重大主题,都要接地气,都是要落到具体的实践中去。这也从某个角度告诉我们,从地方的实践中,可以找到撬动重大主题的支点。
温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是走改革路、吃改革饭“长大”的。《温州日报》立足温州改革先行实践的独特资源,着眼于从全国大局看温州改革先行,从温州实践看中国改革路径,并以此为支点,撬动中国改革这一重大主题。“从温州出发,寻找中国的改革印记”重大主题报道中,回顾温州改革开放35年历程,筛选温州和中国改革风云中的标志性事件、典型人物,解剖温州改革的实践路子、创新举措,更具体、更深刻、更准确、更清晰地呈现温州改革实践在中国的先行意义,透视温州改革实践在中国的样本作用,从而展现出中国改革风云的恢宏篇章,并指导今天新一轮的改革实践。这一重大主题报道一经推出,便引来各方好评,后被评为浙江省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
这个报道的实践启示我们,要找准撬动重大主题报道的支点,必须置身于全国视野,深耕本地,吃透“两头”,既吃透报道主题的背景、意义,同时结合本地具体的实际,使重大主题报道“上接天气,下接地气”。只有深耕地方元素,找准地方特色,才能与全国性的重大主题实现“天地对接”,通过地方元素的“点”,反映全国性的“面”,使报道与众不同,“特色落地”,独具竞争优势。
以小见大,见人见事。以小见大,始终将人作为叙事主体;见人见事,以个体的小叙事来体现主题的重大。“初冬的濛濛细雨中,温商潘光考从美国纽约又回到了乐清里隆。江面上的船只来来往往,闲来无事的村民躲在屋子里打牌,汽车驶过时那肆无忌惮的喇叭声偶尔惊起几声狗吠。一切显得那么平静。这和潘光考记忆中的里隆相去甚远:‘那时,这里成天飘着邓丽君的歌,是从录音机里放出来的,双卡呢。还有自动雨伞、香港衫、电子表,十块钱一个的电子表看起来很高级……都是从里隆码头直接带过来的’。”这不是一篇散文里的文字,也不是个人传记里的文字,而是“从温州出发,寻找中国的改革印记”这一重大主题报道中的一段文字。这篇名为《从乐清里隆到上海自贸区——突破禁锢,追随开放的脚步》的报道,通过温州商人在对外贸易中一路走来、一路沧桑、一路收获的别样故事,反映整个对外开放的改革历程。
《温州日报》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始终要求新闻叙事要将新闻的主体紧紧地扣在具体的人身上,寓宏大题材于日常性叙事中,在细节和小故事中展现主题的重大、细致和质感。可以说,透过一个个普通人的命运故事,折射出了改革之于人民的意义,将恢宏复杂的改革历程,化为细腻独特的叙事表达。这种解构改革的个体叙事方式,给了读者更为真实、直观的认知,描绘出一幅更具真实感的改革图景。
当然,个体的叙事并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而是用来支撑起时代的大命题,用来升华重大主题。在“从温州出发,寻找中国的改革印记”系列报道中,通过讲述普通人的故事,通过版面联动的报道方式,最终将报道的落脚点放在“叩问改革”之上,放在了叩问温州当下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等深度思考上。这种感性叙事加理性思考的“1+1”的报道方式,也是《温州日报》近年来在创新重大主题报道中广为运用的一种报道模式。
2010年,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的“看世博,温州叩问”系列报道,也是采用了“1+1”的报道方式——即在一版报道记者在世博会上的直观见闻,报道国内外先进的城市建设管理理念和经验;同时在二版联动推出“双城记”的报道,比照温州与上海等地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差距,叩问温州当下的建设方向,启示温州未来的发展。一个好的新闻作品,特别是新闻精品的产生必须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纵观近年来《温州日报》在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方面的探索,都凸显了一个规律:地方党报应在体现地方特色上求突破,在突出新闻表达上有创新,才能推出有影响力的新闻精品。
要找准撬动重大主题报道的支点,必须置身于全国视野,深耕本地,吃透“两头”,既吃透报道主题的背景、意义,同时结合本地具体的实际,使重大主题报道“上接天气,下接地气”。只有深耕地方元素,找准地方特色,才能与全国性的重大主题实现“天地对接”,通过地方元素的“点”,反映全国性的“面”,使报道与众不同,“特色落地”,独具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