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春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420)
国际化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例
贾春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420)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衡量学校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讨校园文化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国际化;人才培养;校园文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人才”。广外作为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适应时代潮流,第三次党代会上确立了“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建设成为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办学主要目标的要求为广外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一些问题,许多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中外在标志的物质文化建设比较重视,对隐形的、具有核心内涵的精神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一些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仅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功利、实用倾向明显,出现了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动机的偏差,参与行动过分讲求利益目标。校园文化建设中面临的这些问题,阻碍了高校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办学目标[1]。
1.国际化人才的内涵
目前,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认同以7个关键词的形式来对国际化人才进行概述: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熟悉掌握国际惯例;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且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做国际人的同时不至于丧失本国的人格和国格[2]。
作为国际化特色鲜明的一所大学,广外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适时提出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着力推进外语与专业的融合,培养一专多能,“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2.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途径[3]
(1)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强化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培养具有国际理念、全球视野、国际化适应能力强的人才。
(2)强化师资培训,提高师资国际化水平。师资国际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教师出国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活动强化其教育教学的国际化理念,使之具备国际化师资水平;通过引进国外智力,提高师资国际化水平。
(3)加强专业建设,强化优势学科,采用信息化、学科交叉、调整合并和设置新的专业方向等多种途径,改造、更新传统学科专业,更替陈旧、过时的课程内容和专业结构,形成体现学校学科优势,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国际化人才。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师生互换、学者互访、国际联合办学、国际合作研究、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推进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寻求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当今国际化的新时代背景之下,高校校园文化在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1.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培养国际意识
高校师资水平国际化不断提高,教师通过将自有的国际化背景知识传授给学生,课后利用国外文化与学生积极地互动,有效地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自有的国际化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品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高校课程加入国际化方面的知识和理念,融入国与国之间的文化比较、跨国文化的内容,把比较先进的文化和最新科学技术成果融入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提升学生的国际理解力。借鉴国外课程培养目标,着重培养高校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本领,这些也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和竞争意识[4]。
2.有利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力量,而校园文化中的物质层面,校园的整体布局、建筑设施等的美感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精神层面中的能依托丰富多彩的寓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将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5]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
高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锻炼团队合作精神的、以团队为单位的文体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辐射作用,举办团体知识竞赛、合唱比赛、拓展训练、辩论赛等群体类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以各类文化艺术节为载体,丰富活动主题与形式,打造活动精品,充分挖掘校园文化传统精华,增强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6]。
4.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交往和交流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使学生具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承受能力;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训练等一系列校园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为学生提供了锻炼适应环境能力的条件和机会,这是课堂教学所不能完成的。学生通过参加不同形式的和不同场合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其在实践中学会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高校举办的“三下乡”、“志愿者活动”让学生能走出校园,接触社会,适应社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7]
校园文化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营造适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应引起高校的重视。
1.打造国际学术交流品牌,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高水平、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学术品牌是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学习知识的专业平台,能够使学生将第一课堂所学知识和第二课堂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展示自己才能提供独特空间。国际学术交流品牌活动能够吸引大批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的学生参与其中,是学生了解国际规则、国际事务、国际信息的重要窗口。广外十分重视打造这样的国际学术交流品牌,每年一次的模拟联合国大会,在校学生们可以扮演各个国家的外交官,以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形式,通过阐述观点、政策辩论、投票表决、做出决议等亲身经历,熟悉联合国的运作方式,了解世界发生大事对他们未来的影响,了解自身在未来可以发挥的作用,从而培养广外学子的全球化、国际化的眼光。
2.搭建沟通“内外”的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社会实践是学生开展第二课堂重要渠道,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可以了解社会、开阔视野、锻炼毅力、培养品格。搭建沟通“内外”的实践平台,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了与世界近距离接触的平台,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打下良好基础。近年来,广外组织志愿者参加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广东省与境外大型企业合作交流会等重要国际赛会的志愿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广外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使学生向国际化人才成长更进一步。
3.举办承载中西方文化的高品质活动,提高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
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承载中西方文化的高品质活动,让学生了解到世界各国的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将我国的文化推向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广外依托50多个社团组织,多次举办承载中西方文化的高品质活动,提升学生国际化人文素质。如“世界文化节”系列活动,举办各国文化讲座、精彩的文艺晚会,还有将国外特色美食文化奉献给全校师生,让师生足不出户了解五大洲文化,领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文化的独特魅力;广外注重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文化交流、邀请国内外知名人士开展专题讲座、参加国际比赛等提升青年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8]
4.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国际化人才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国际化人才,校园文化建设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与国(境)外学习,增加国(境)外学习经历,如开展双边或多边和多层次的交换生项目,如海外实习、技术培训、夏令营、暑期课程、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国际会议、联合培养、国际竞赛等,通过学习交流和学位教育等不同途径和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而且促进学生思维方式更趋于“中西合璧”。广外注重加强全方位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截至2014年3月,已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韩国及香港、澳门、台湾等38个国家和地区的256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世界银行、欧盟等国际知名大学和国际机构开展合作研究,为广外培养具有国际背景知识的创造性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1]王德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
[2] http://baike.baidu.com/view/1486108.htm?fr=Aladdin [DB/OL]
[3] 裴文英.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高教,2007,(6).
[4]王艳红.国际化视野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5] 苏靖巍.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调查报告——以中南大学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8,(7).
[6] 李晓云.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初探[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6).
[7] 庄少绒.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4).
[8] 刘勇.浅谈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3,(2).
2095-4654(2015)02-0143-03
2014-10-23
G40-05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