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锡山区审计中心 杨亚菲
权力包含了决策权、执行权以及监督权等,拥有扩张性、强制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点。因此,被赋予了权力的相关部门或具体岗位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极易受权力自身特点的影响,滥用权力。权力的滥用不仅造成腐败现象的滋生,还极有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转,阻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因此,要清除腐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国家采取措施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与监督。
在国内,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监督制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具备综合经济监督职能的审计监督。审计监督具备独立性、专职性以及综合性,能全方位监督经济活动与经济生活的整个过程。作为惟一专司经济监督职能的审计机关,赋予了宪法层次上的经济监督权,能对其他经济监督部门进行再监督。通过国家审计机关的全面监督,分析出经济社会运行中隐藏的问题,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从宏观上得到加强。并且,审计监督拥有很强的独立性,不受其他机构或个人的影响,在经济案件的审查与处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治理所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广,治理的方式与手段日趋复杂化,国家的审计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目前,国内的基本审计方式均为事后审计,无法从源头上预防滥用权力现象的发生。而在项目舞弊现象发生后,事后审计无法完整搜集所有相关信息,极易造成审计结果出现偏差。且即便发现了情节较为严重的滥用权力行为,也很难挽回损失。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普及,审计机关所面临的审计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审计工作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变化的要求。审计工作由人工转变为计算机审计,审计的职能也扩展到审核各项工作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而当前国家的审计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审计仍然以手工为主,计算机技术运用较少,而且目前使用的审计软件采集模板更新缓慢,无法有效采集数据。
在国内,虽然颁发了相关的宪法和法律来确保国家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在审计追究责任制度方面还有待完善。同时,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缺乏执行力度,被审计单位“屡改屡犯”,不能形成有效的改正机制。另外,审计公示的落实,需要经历层层批示,而审计机关自身缺乏有效的督促制度,无法清楚地掌握公告被落实程度,审计公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长期下来,审计公告制度便只流于形式,难以被落到实处。
国家审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审计机关必须树立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观念。首先,从决策、权力执行过程、执行结果等方面对权力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其次,监督权力的运行环境。最后,对职权履行效果进行检查与评价。通过审计监督,将对权力的监督贯彻到每一个具体项目中去,确保决策的合理性、执行的合法性、结果的有效性。做好审计调查工作,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为审计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审计项目的有效落实。
国家审计主要包括经济决策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权力运行过程审计、权力运行环境审计。审计机关在对权力进行监督与制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财务收支审计与预算执行,加强对大型经济项目中越权行为的审计。结合内控制度,重点检查对主要领导人权力的约束制度是否健全,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制度的建立健全。
以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为重点,着重解决审计中出现的内容不明确、立法不规范、审计程序不一致等问题。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要精确定位,明白自身职责所在,在有效发挥作用的同时,掌握委托人的具体要求,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充分行使职权,为委托人提供最需要的审计信息。把经济责任审计的重心由离任向任中倾斜,合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从根本上进行预防和腐败治理。
作为制约权力的有效手段,国家审计的审计结果公告权,是公众实现有效监督的一项必要条件。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就必须健全审计公告制度,拓宽信息的披露范围与深度,增强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与审计监督之间的联系。在国家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权力监督机制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公众监督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在权力制约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暗箱操作是促成权力腐败行为发生的主要助力,进行公开曝光能对权力起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作用。
审计双重管理体制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权力制约与监督中作用的充分发挥,对审计监督的职权行使过程形成了约束。审计体制改革需要符合政治经济体制的发展需求,善于借鉴国外的丰富经验,以有助于维护审计独立性和有利于人大对经济运行的监督为标准。审计法制建设,要重点解决当前宪法与法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审计部门和其他部门以及审计部门内部的重复监督和配合协调度不高等问题。
[1]谢瑜.目前我国国家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商,2014;23
[2]冯均科.国家审计新观念: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工具[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