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 琼 郭璐瑶
新时期媒体公信力的多元内涵
文/管 琼 郭璐瑶
新时期,媒体公信力面临很大挑战,特别是一些重大报道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媒体公信力的讨论。本文从信息可信度、报道一致性、道德与品味、目的及导向、从业人员素质和媒体形象等方面,对于新时期媒体公信力的多元内涵进行了剖析。媒体公信力如今包含了更多的方面,内容上也更为复杂。只有从多元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才能全方位的提升媒体公信力。
媒体 公信力 传媒
所谓媒体公信力,又被称之为媒体可信度,是指新闻媒体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它是媒体自身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是衡量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信赖度、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标尺。对于媒体而言,其最为重要的核心价值是传播,那么公信力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其传播范围和效果。在时代发展中,媒体行业的存在形式、运作模式、业务范围和承载内容越来越复杂,其公信力的内涵也愈发多元化,包含了更为广阔的方面。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媒体公信力包括了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信息本身的可信度,这也是一个新闻真实性的问题。新时期,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可谓“争分夺秒”,媒体公信力在传播速度上面临着相当大的考验。特别是自媒体和智能终端的兴起,使得信息转发的扩散效果惊人。如果一条虚假信息已经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那么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很难被消除,即使删除了信息源,但对于已接到信息的受众来说虚假信息的影响力将永远存在,对于负责任的媒体来说,一条信息的发布需要经过信息收集、编辑、审核等程序之后,再由专门的平台去发布。然而有些媒体为了抢先报道和关注度,往往发布一些未经证实甚至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而故意编造的虚假信息,如果媒体有重大的报道失实,那么在受众心目中将永远不会被原谅,还会向家人、朋友做“特别提醒”。信息的可信度,是判断一家媒体公信力的最直接因素,也是媒体行业最基本的操守。
随着直播、事件跟踪等形式的兴起,传统媒体只针对于事件结果的报道已经不再符合现代传播的要求,这也是现代媒体传播面临的挑战之一,即时间线被无限的拉长了。比如2013年媒体盘点中,十大反转新闻格外引人注目,排名第一的是“北京老外撞大妈”事件:一位外国小伙疑似因为扶起摔倒大妈被讹诈,一时间“有图有真相”的信息充斥着当时的网站头条。然而该事件一波三折,从警方调查到最后找到图片拍摄者确认事实,最终证明了是外国小伙交通违法,大妈仅仅是情绪激动中被旁观者拍到,并非蓄意讹诈。然而正是这条新闻,在还原真相之前,媒体的诸多报道几度“反转”,甚至自相矛盾,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并且使得“该不该扶摔倒大妈”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事件最终真相的澄清反而未能深入人心,也给当事人造成了困扰。类似的“反转”事件里,有的媒体胡乱批判,一上来就“扣帽子”“摆态度”,而随着事件的发展,立场摇摆不定,造成报道方向的不一致,显示媒体在信息发布时的轻率。有公信力的媒体,应该是有整体的责任感,在报道时立场公正,不夹带个人情绪,在充分还原真相的基础之上再作出评价。特别是明显有悖于社会整体舆论的报道,更加容易引发受众对媒体的不信任,甚至是无形之中的抵制,媒体需要更加谨慎。
如今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即使自身本意不想“娱乐化”,也不可避免的“被娱乐”。特别是全媒体时代,互动性加强,媒体为了获取受众,在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关注度等“硬指标”面前竞争压力增大,需要有更多的“花样”,所以一些媒体不惜自降水准,主动的去迎合一些低俗的关注点,比如“恶搞”、过度夸张、揭露隐私等,这些都是道德低下、品位低俗的表现。虽然有关部门对于媒体报道的内容在道德情操方面有规定,但仍有媒体公然将有违新闻伦理的内容作为话题,即使能够获得一部分的关注,长此以往也会引发受众的反感,对于媒体公信度的整体而言,带来更多负面影响,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丢失了媒体的社会责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品味不仅仅是媒体自爱的表现,也是整个社会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将是受众的一种共同追求。
新的时期,媒体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也是信息的制造者。蓄意炒作、有偿新闻等行为已经使得媒体在利益的驱使之下逐渐背离了本源。在市场竞争中,媒体在传播平台上的优势越来越容易被利用,甚至有分裂势力和邪恶势力故意利用媒体去制造社会恐慌,媒体传播更具复杂性,导向性也愈发难以控制。除了蓄意的制造负面影响之外,也有媒体存在着“玩弄”受众心理的行为,通过不正当的引导,去引发“骂战”“指责”,煽动更激烈的行为。媒体发布和报道时抱着什么样的目的,产生怎样的效果,成为媒体公信力的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社会整体在进步,受众素质在提高,衡量媒体的不单单是信息,还有对人的情绪、观点、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在青少年教育和社会整体价值观建设上更是如此。如果媒体的报道总是在传递一些不良的信息,造成较大的非正面影响,那么它将不会值得去选择和信任。
媒体从业者是媒体的组成部分,是支撑媒体行业的血液,媒体不是冰冷的数据和机器,重要的内在精神和价值全部来自于从业者,媒体人员的素质在无形中代表着媒体的整体形象。比如2013年春节期间,北京某报社记者公开发表的署名文章被质疑有蓄意歪曲事实之嫌,引发网友撰写多篇影响力颇大的驳斥文章,而其本人在网络上回应网友议论时态度恶劣,直接导致针对该报社及其记者的大量投诉。该事件引发了针对媒体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极大质疑,也损害了该报社的整体形象。媒体人郭超人曾经对记者有如此形容:“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特别在自媒体时代,媒体从业者有更多的渠道可以去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其职业道德和新闻伦理也受到了更多的考验。因为自己是媒体人的身份而受到关注或者获得话语权时,媒体人不仅要有极大的新闻敏感性,更要懂得礼貌和正直,这是敬业的一部分,也是个人修养的一部分。如果从业人员不自律,不自我提升,出现明显的事实性错误,或者通过有偿报道、封口费等方式罔顾真相,都是在消费自身的公信力。而媒体形象同样也包含着其他的内容,比如财经媒体,需要数据、专业和视野等,这些是不同媒体留给受众的印象,也代表了不同媒体的侧重,是媒体专业性的展现。除了分类之外,管理、级别等因素也会带给受众不同的观感,比如国家级的媒体往往比地方级媒体更加具有公信力。而如果有重大的管理失误,暴露出诸如高层犯罪、版权丑闻、管理散漫等,会导致整个媒体形象的损害,降低公信力。
由于在新的时期,媒体整体公信力流失的现实以及对于媒体监管难度的加大,国家主管部门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在对媒体行业进行纠正和监督,希望借助政策和整治行为等方式来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发挥媒体在社会整体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这些行动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媒体公信力的建设,不仅仅需要法律法规,也需要道德的约束,除了对不法行为严惩之外,还需要媒体的自律和自我提升。媒体之所以具有被受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是长久以来的不断积累而来的,而一旦这种公信力流失,则无法轻易弥补和复原。时代的多元化发展不仅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变化,也使得媒体公信力的内涵不断增加。这也提醒我们,要关注媒体公信力内涵的各个方面,从内而外,转变观念和方式,跟随时代的脚步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媒体公信力。
[1]葛臻.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比较研究[J].艺术科技,2014(5).
[2]李学东.主流新闻媒体如何提高公信力[J].视听纵横,2014(4).
[3]郭鹏.透过“反转”新闻透视媒体公信力危机[J].传播与版权,2014(5).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文化传媒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