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永红
移动学习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孔永红
(湖南科技学院 理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移动学习是使用移动终端、呈现微型学习内容并利用片段化时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个性化的主动学习方式,目前已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西方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在移动学习方面的研究相对集中,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但发展迅速。大学物理移动学习模式多样,目标与传统课堂教学目标一致,学生可在不同时间和地点选取不同物理学知识作为学习内容,教学程序依次包括问题引入、移动资源的利用、知识点的应用和迁移拓展等环节,师生间是民主、平等、自由、互帮互助的关系,教学评价可从师生两个方面展开。开展大学物理移动学习还应注意硬件建设、资源建设、管理建制、成本控制、教师榜样发挥等问题。
移动学习;大学物理;教学;应用研究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对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特征为18-24岁之间、学生或者白领、个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大学生符合这些特征,人人都利用手机、平板或其它移动终端上网,是使用移动设备率高、对新鲜事物接受速度较快的群体。另一方面,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领域中诞生了一种新事物“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而且很快成为目前教育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1.1移动学习的定义
目前,关于什么是“移动学习”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又权威的定义。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会委员会将移动学习定义为:移动学习是学生和教师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通过利用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无线设备(如手机、PAD、笔记本电脑等)而实现的更方便、更灵活的交互式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科技方面的信息交流。也有学者认为:移动学习是使用移动终端、呈现微型学习内容并利用片段化时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不管关于“移动学习”的定义或者描述有怎样的差异性,但他们都描述了“移动学习”的共同特征,即移动性、广泛性、高效性和个性化的特点[1]。
1.2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
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最早出现在1994年卡内基·梅隆的研究项目—Wireless Andrew中。他们研究了在课堂内外如何合使用掌上电脑开展教学活动,这个项目的研究开创了移动学习研究的先河。2000年,一项名为“Mobile Education”的研究项目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人机交互研究室启动,标志着教育界开始对移动学习的真正关注和研究。
目前,西方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在移动学习方面的研究相对集中,取得了一定成果。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但发展迅速。自从国际远程教育学家戴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 在2000年庆祝上海电视大学建校40周年的学术报告中首次将移动学习的概念介绍到中国后,国内相关研究和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等在基础理论研究上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可用于移动学习的网站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一些教育实体机构已经步入了移动教育的新时代。
建构大学物理移动学习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利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学习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拓宽学习渠道,采用合适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实现随时随地对大学物理知识的学习,进而促进学习型校园的形成。移动学习模式多种多样,有基于学习工具的模式,例如,基于短信的学习、基于邮件的学习、基于直播课堂的学习、基于点播系统的学习、基于课件下载的学习、基于答疑系统的学习等;有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和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有以个人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以及以小组合作为中心的集体学习模式[3]。无论何种模式,它们都有共同特点: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学习内容,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因此,我们可以构建大学物理通用的移动学习模式: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方案;明确学习的时间、地点;执行方案。
2.1大学物理移动学习的目标
大学物理移动学习是借助移动工具,通过学生的自主、个性化学习,达到掌握大学物理教学所要求知识的目的。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虽然移动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学习过程更加开放,但是,两者的课程目标仍然是一致的,都是以获得大学物理基本知识和技能为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能力和科学精神及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总的来说,大学物理移动学习的基本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物理知识技能的掌握:包括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实验的相关技能等。
科学的方法:包括解决与物理学相关问题的方法、处理物理学信息的方法、分析物理学信息的方法、研究物理学的一般科学方法。
培养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包括探索研究创新精神、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正确的价值观。
2.2大学物理移动学习的内容
由于大学物理移动学习模式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实现大学物理知识的学习,所以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学生都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选取不同的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养成时常学习物理的好习惯,进而引导将这种学习习惯带到课外,带入生活。
网络上可用于大学物理移动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完整的“幕课”,也有教学片段式的“微课”,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移动学习要注重学以致用,促成大学物理学习的最佳发展。
2.3大学物理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程序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将移动学习与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所以我们对移动学习工具的使用要熟练;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反复地利用移动学习资源;能够归纳总结资源所包涵的知识点,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物理移动学习应以教科书所要求掌握的知识为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学习内容。一般来说,其教学程序有:问题引入,移动资源的利用,知识点的应用和迁移拓展。下面以刚体的角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为例,对大学物理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程序进行探讨。
引入材料。即课堂的引入,通过一定的图像、话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直升机的图像,讨论它的结构特点(为什么会是这么一个特点呢?这与今天的学习内容有关),作为刚体角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引入。
移动资源的利用。当今,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在大学生中的拥有率很高,手机更是普及。课前将相关资源导入移动终端,或提供播放网址,学生在手机或是平板直接访问、播放。在课堂上,学生先依次观看教学视频:角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角动量守恒实验、例题解析、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等。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也可以反复观看学习,直到理解,再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进度可以不一样;资源可以丰富一些,可以大大多于教材的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有教师指导,也可以全由学生自己开展。
知识点的应用和迁移拓展。学生利用移动资源完成学习后,可以通过一些习题,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也可以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拿出来让学生解释,从而完成知识的迁移拓展。
2.4大学物理移动学习的师生角色
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关系,一直是传统的师生关系。而在移动学习中,师生关系则是民主、平等、自由、互帮互助的关系,是双主体状态下的“教—学”活动。
在移动学习背景下,要求高校教师由“单能型”教师向“多能型”教师转变。对高校教师在计算机、心理学、外语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教师职业技能和素养,还应具备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教师将由过去的知识、技术、能力传递者向知识、技术、能力的辅导者转变,教师将成为“学习助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无法达到学习的目的,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后的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必然选择。在学习的内容、时间等方面,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安排。学生还可以自由学习和把握教材以外的学习资源,按照自定的学习程序和节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做学习的主人。
2.5大学物理移动学习的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开展: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教师的评价。
在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评价,评价学生本人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小组的表现,并评价“移动学习”教学的效果等。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评价学生在移动学习时的表现,主要通过过程评价来进行;另一方面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通过终结性评价来进行。评价的方式有教师评价、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等。评价个人、学习小组的研究成果,或通过测验的方式检查学生通过移动学习后,对相关物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教师的评价主要评价教师在学生开展学习过程中的教学技能和发挥的作用。评价教师也由两个方面组成,包括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访谈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从而了解在移动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引导者,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使教师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迅速调整自己的角色,确保“移动学习”教学的更好实施。
3.1高校要加强移动学习的硬件建设
良好的网络环境是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先决条件。高校要加大投入,加快移动互联网、教学服务平台的开发建设工作,并购置一定数量的移动学习终端设备。
3.2注重大学物理移动学习的资源建设
做好移动教育资源的开发工作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建设起的硬件资源。要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大学物理移动学习学术性研究团队和资源开发团队的建设。高校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还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对大学物理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3建立开展移动学习的相关管理体制
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标准与规范,采用专业化管理的方式,使大学物理移动学习成为社会化的教育形式。
3.4注重控制移动学习的成本
开展大学物理移动学习,成本较高,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需要做好这方面的计划。从移动互联网、教学服务平台的开发建设,到电话费、流量费用支出都要统筹考虑,做好成本控制。
3.5要充分发挥教师移动学习的榜样作用
教师经常利用手机来传递大学物理的学习信息,利用学习软件开展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养成随时随地开展移动学习的习惯,就能够提高大学物理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移动学习已成为教育界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在高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引入“移动学习”仍属于尝试阶段。虽然移动学习正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对移动学习的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研究还相对滞后,主要是由一些M-learning提供商发起,他们的目的是要把相关的学习设备推向市场;高校教学团队进行的研究尚处初始阶段,移动教育还没有作为一种真正的教育模式在大学内进行试点;移动学习仍然在摸索阶段,缺乏成功的可推广的教学案例,暂未形成有效的学习模式等[4]。
移动学习是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作为传统教育的非常重要的补充,作为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移动学习让我们对未来的高等教育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1]郑炜,齐幼菊,厉毅.移动学习系统在远程教育中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2,(3):81-84.
[2]马小强.移动学习终端的选择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7,169(5):52-57.
[3]李云飞,王敏娟,王加俊,谢伟凯,申瑞民,杰森·吴.移动学习系统及其相关学习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1):152-158.
[4]钟广锐,郑春燕.移动学习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4,32(3):82-86.
(责任编校:宫彦军)
2015-10-08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湘教通[2015]291号No.471);湖南科技学院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湘科院教字[2013] 61号No.6)。
孔永红(1971-),男,湖南永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科学和纳米物理前沿问题研究。付喜(1980-),男,湖南岳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物理教学论和介观物理问题研究。
G642
A
1673-2219(2015)10-00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