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宝军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多数还停留在“找毛病”的阶段,教学督导运行模式由督促检查、收集信息、作出评价,然后将结果报送学校等一些简单工作构成,并未形成有效的督导运行机制,教学督导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根本保障。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必须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
本文所论述的教学督导只包括对校内教学工作实施的督导,教学督导的运行机制是指教学督导工作运行的整个过程。
高职院校健全的教学督导组织体系应由院、系、学生三级教学督导组织构成。
院级教学督导组织由学院领导、教务部门、督导部门成员组成,主要任务是对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实训基地建设、教风与学风建设等进行监督、考察、指导、评价和反馈,采取随机听课、组织教学大检查、专业技能抽考、座谈会等方式进行督查,然后将意见返回到系部、教研室及教师本人。
系部教学督导组织成员包括系部正副主任、总支书记、教学干事、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学生辅导员等,主要配合学院督导机构做好以下教学督导工作:收集、整理督导信息和教改意见;参与教风、学风建设日常检查;参加教学质量检查、监督和评估,经常听课、评课等,使教学督导工作正规化、常态化。
学生教学督导组织成员包括院、系学生会学习部成员、各班信息员,配合学院、系督导小组做好日常教学质量督查工作,收集反馈班级任课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制度体系,是教学督导工作的行为指南。该制度体系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宏观层面制度是指教学督导工作所依据的规章、规定,是教学督导工作在整体上需要遵循的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教学督导组织机构、工作职责;教学督导工作的行为规范;教学督导工作的阶段目标、阶段计划;各项教学督导工作的实施细则;教学督导工作的激励与责任追究制度等。
微观层面制度是指教学督导工作所依据的指标和标准,督导指标规定了督导工作内容和评判的依据。督导指标包括3个方面,即关于教学的督导指标、关于教学管理的督导指标、关于学生学习的督导指标,这些指标最后形成了一系列教学督导工作所依据的评价书,如课堂教学督导指标体系、实践教学督导指标体系、教学管理工作督导指标体系、学生考核指标体系等。
健全的教学信息反馈体系由信息采集、信息分析、信息反馈与调控3个系统构成。
信息采集包括领导督导评价信息、督导员督导评价信息、系部督导评价信息、学生反馈评价信息、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信息、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信息等。
信息分析包括教学单位教学状态评价分析、专业建设评价分析、课程建设评价分析、教师教学评价分析、课程考试评价分析、毕业论文(设计) 质量评价分析、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与分析等。
对于各种渠道收集的教学各环节工作信息,由相关组织机构及时汇总、整理和分析。以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为依据,对出现的偏差和问题,及时形成调控意见。对于涉及教学系部日常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相关组织机构直接进行反馈,并检查落实调控结果。对于涉及全校性及教学基本建设等问题,相关组织机构将整理的意见和分析建议以报告形式提交校长办公室研究,形成了调控意见,以校长办公会决议的形式发文,责成相关单位处理,并安排学校相关部门检查调控结果。
按照现代科学管理理念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当建立起循环运转不断自我完善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PDCA循环”就是这样一种较为科学的运行机制。
P(Plan) 计划:各级督导组织制定督导工作方针和目标、督导工作计划及工作依据;D(Do) 执行:各级督导组织实施督导计划;C(Check) 检查:各级督导组织通过检查、分析、总结,查看执行计划的情况,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 处理:各级督导组织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应当把教学督导组织体系、制度体系、信息反馈及文档资料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并按“PDCA循环”机制运行,形成循环运转不断自我完善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
[1]李慧.当前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22-124.
[2]王静.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教学督导工作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9):1+3.
[3]詹星.构建高职院校院系两级教学督导运行机制[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1(3):30-32.
[4]吕红军.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构建及实施[J].辽宁高职学报,2008(7):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