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书趣知多少

2015-03-18 20:07石小兵
初中生天地 2015年31期
关键词:侯宝林抄书王夫之

□石小兵

名人书趣知多少

□石小兵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是智慧的源泉、知识的海洋、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与书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苏东坡“探书”

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逐个击破”的读书法,即每读一遍书只探索一个问题。因为书的内容丰富,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例如,要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就从这个角度读一遍;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一个角度,再读一遍。用这样的方法读书之后,各个方面都仔细推敲,多读几遍便能事事精通。

李时珍“啃书”

李时珍从小跟随父亲学医,22岁就当上了医生。但是,博览众书的他发现当时广为推崇的《本草》中错误很多,品种也不齐全,决定重修。经过27年,他“啃书”无数,遍访名山大川,搜集药物1289种、插图1160幅、处方11096个,著成了《本草纲目》。

王夫之“嫁书”

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述224卷。有一年,他的大

女儿出嫁,人们都来恭喜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问他给女儿置办点什么嫁妆。王夫之高兴地拎来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有人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置办的嫁妆啊!”

高尔基“救书”

世界大文豪高尔基爱书如命。一次房间失火,他首先抢救的便是书籍。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与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泥塘里,被愚笨淹没。”

鲁迅“惜书”

鲁迅从少年时代起就养成了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每次看书前都会先洗手,一旦发现书脏了,就小心地把它擦干净。他还学会了钉书、补书,甚至还自己备有一套工具,一旦发现图书破损便及时细心修补,使之面貌一新。

闻一多“醉书”

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结婚时,亲朋好友纷纷前来贺喜,却久久不见其出来,亲友们四处找寻,才在书房里找到了他,只见他还穿着一袭旧袍在看书。后来,便有人说闻一多一看书就会“醉”,醉得把别的事统统忘掉了。

华罗赓“猜书”

华罗赓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时,首先要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猜想书的布局谋篇,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读了。如果不一致,他则要认真地读下去。华罗赓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的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侯宝林“抄书”

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学,但由于他爱读书又好学,才成为了有名的艺术家。一次,他为了买到一本书,跑遍了北京所有的旧书摊仍未能如愿,后来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就决定去把书抄回来。时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18天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了下来。

茹志鹃“煮书”

在当代著名作家茹志鹃的书室里,挂着“煮书”的条幅。她说:“书,光看是不行的,看故事和情节,等同于囫囵吞枣,应该精读。这还不够,进而要‘煮’,‘煮’得烂熟、透彻!”

亲爱的同学们,看完这些名人与书的趣事,你是否也想好好地读一本书了呢?

猜你喜欢
侯宝林抄书王夫之
侯宝林巧胜华罗庚
蒲草抄书
侯宝林 半夜捡破烂
心送
王夫之《说文广义》考订《说文》析论
侯宝林先生打牌
侯宝林生病不忘幽默
试论庄子对王夫之自然观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