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心电连接转换器在PICC尖端定位的临床研究

2015-03-18 19:14黄芬梅赣红张玉红范彬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16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尖端心电

黄芬 梅赣红 张玉红 范彬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经验教训·

自制心电连接转换器在PICC尖端定位的临床研究

黄芬 梅赣红 张玉红 范彬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目的 探讨自制心电连接转换器在PICC尖端定位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方法 选取2014年6-8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90例患者,使用自制心电连接转换器,采取静脉内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方法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结果 自制心电连接转换器在90例PICC置管患者的使用中,在即将进入右心房时全部显示高峰P波,且能够与任何品牌任何型号的心电监护仪相连接,有效帮助置管护士判断PICC尖端位置。结论 自制心电连接转换器可以代替专业心内连接器,通过ECG Ⅱ导联P波变化可以判断PICC尖端位置,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心电连接转换器;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尖端定位; 护理

ECG connected converter;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Tip position; Nursing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方便的静脉给药途径,在临床运用已经非常广泛。确定PICC导管尖端的位置,是以穿刺后X线检查为金标准。但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的方法与其他定位方法比较,是更简单、更容易获得、成本更低的检查方法[1]。目前临床上大多使用德国生产(Cenodyn-Universal adapter)的心电连接转换器[2],但心电连接器是一种专用器械,价格不菲,影响了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技术的开展。笔者在临床上使用自制的心电连接转换器,应用在普遍认可的心房内心电图辅助PICC定位技术,取得了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8月在我院行PICC的90例患者。纳入标准:恶性肿瘤需要周期性化疗患者,年龄≥20岁,置管前为窦性心律,心电图无异常。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颈肩部手术或有心脏疾患,有心脏起搏器及心脏外科术后等可能影响P波改变的患者。入选患者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21~59岁。其中,胃癌15例,白血病16例,肺癌28例,淋巴瘤6例,鼻咽癌4例,乳腺癌21例。三向瓣膜式导管72例,末端开口式导管18例。均使用B超引导下赛丁格穿刺法。

1.2 方法

1.2.1 制作方法 将心电监护电极片中央的金属扣钮取下,再取一段30 cm长的普通电线,暴露两端的金属丝约1 cm。电线的一端与金属鳄鱼夹连接,并用绝缘胶带缠绕两圈,另一端与金属扣钮连接,并用锡丝点焊加固。

1.2.2 使用方法 接床旁心电监护仪,设置为Ⅱ导联,分别将三个电极贴于双侧锁骨下和左侧胸大肌体表皮肤,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常规方法进行PICC置管,当导管到预测长度还有5 cm时连接自制心电连接转换器。

1.2.2.1 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连接自制心电连接转换器的方法 抽取盐水20 mL,穿刺导管时将注射器针头插入已穿刺成功的PICC末端的肝素帽中。进针1/3, 助手将心电连接转换器的金属鳄鱼夹夹在针头外露的2/3处; 导管连接好后,另一端电极接头接心电监护右上导联。置管护士一边送管,一边缓慢持续将盐水持续注入导管,此时从监护仪的显示器上观察P波的变化,当PICC导管尖端位于进入右心房入口时引发心房内心电图呈现一个特征性的高尖P波,此时将导管退出2~3 cm,导管尖端即在上腔静脉的下端。

1.2.2.2 末端开口式导管连接心电连接转换器方法 在置管前裁剪导管时会抽出一部分导丝,当导管到预测长度还有5 cm时连接自制心电连接转换器。助手将心电连接转换器的金属鳄鱼夹缠绕,夹在抽出的外露导丝末端处,导管连接好后,另一端电极接头接心电监护右上导联。此后观察方法同上。

2 结果

90例患者中,均在即将进入右心房时显示高峰P波,置管后行X线胸片再次确认导管尖端位置,均位于上腔静脉。未出现导管异位现象,均未发生心律失常。

3 讨论

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可节约医护人员操作时间,节省置管成本,操作简单,置管及定位在床旁一次完成,保证了一次穿刺成功率[3]。自制简易心电连接转换器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使用效果不受各种因素影响,可以完全替代专用心电连接转换器。我们自制简易心电连接转换器能够与任何品牌任何型号的心电监护仪相连接,均可显示特征性P波,对于三向瓣膜和末端开口式PICC导管均适用。

应用心内心电图, 可直接用于导管穿刺成功后确认导管尖端位置的初筛,不必等行X线胸片即可确认导管进入上腔静脉.可以使术中置管方向更准确,降低了导管异位率,从而提高置管成功率。因此,自制简易心内连接器解决了目前临床的困难,促进了PICC技术的发展,值得广泛应用。

[1] 彭昕,闻曲,姚巧莉.PICC尖端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2):861-862.

[2] 姚辉,宋敏,刘玉莹.静脉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748-750.

[3] 周莲清,谌永毅,王佳丽,等.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2):2021-2023.

黄芬(1979-),女,本科,副主任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2

B

1002-6975(2015)16-1518-02

2015-02-26)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尖端心电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腔内心电图技术用于早产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的效果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Finding Another Earth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更正启事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郭绍俊:思想碰撞造就尖端人才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