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平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就业压力日趋增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高校就业工作骨干力量的辅导员,应积极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夯实就业工作已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一)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有助于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辅导员是学生最直接的管理服务者,日常工作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学生的良师益友,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正是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质,更容易赢得学生的信任,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因此,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会更加顺利。
(二)辅导员熟悉学生情况,有助于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时间相对较长,并掌握所有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现实表现、性格特点、个人能力、综合素质、家庭背景等。因此,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更好地认知自我,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并可以根据岗位要求向用人单位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推荐工作。
(三)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就业指导的效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大学生教育的始终,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工作者,担负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责任。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同样应当贯穿在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以学生成长成才为落脚点,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之中,既可以大大提高日常工作效率,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还有助于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尽早地让学生意识到就业问题的重要性,最终引导学生顺利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应当贯穿在大学四年中,融入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前三年是基础,第四年是关键。毕业生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肩负着重要责任,主要工作就是围绕“就业”,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在前三年相关指导工作的基础之上,大四学年集中性开展系列指导服务活动,帮助学生完成就业冲刺。为此,笔者总结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九个一”工作模式,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大四学年第一学期开展。
(一)召开一次就业动员及安全教育大会。大四学年开学初,组织召开一次毕业生就业动员及安全教育大会,旨在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认识,增强就业紧迫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提高就业安全意识,为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二)开展一次关于就业观念及求职意向的问卷调查。为及时深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求职意向,对进一步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面向全体毕业生开展“就业观念及求职意向问卷调查”活动,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可参考性。调查内容可涵盖职业生涯规划、毕业去向选择、择业观念、就业指导需求以及对学校毕业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为后期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参考。此项工作也可尝试在大三学年开展,提前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摸底,根据调查结果加以指导,在大四学年可后续跟进调研。
(三)组织召开一系列就业讲座。结合学生对于就业指导讲座需求的调查结果,举办专题讲座,如简历制作及面试准备、就业形势与政策等。通过讲座提升学生的就业热情,提高他们对于就业的自信心,明确努力方向。
(四)组织一次面对面简历指导。为毕业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服务,组织开展个性化的简历修改指导活动,向毕业生征集个人简历,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简历修改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参与学生对于简历的制作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获得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意见,还可将修改指导的收获和周围的同学分享。
(五)发挥一批学生党员的作用。在就业工作中,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将就业任务落实到党员、落实到宿舍,以党员为抓手,带动起全体毕业生的求职热情,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由党员定期对学生的毕业去向变化及参加招聘会、面试以及实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统计,形成系统的就业工作台账;由党支部带头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做到就业信息传达的及时有效。发动学生党员进行就业信息搜集,通过班级QQ 群、微信群等实现资源共享,交流求职面试经验,号召实习中或已经签约的同学将自己所在单位或之前应聘过、需要招聘人才的用人单位供求信息进行发布,以供其他同学参考。充分调动毕业生党员的积极能动性,由党员推动就业、带动就业,做到有就业意向的党员率先就业,考研、出国留学等意向的党员协助推动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关注一个重要群体——“就业困难毕业生”。及时掌握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就业动向,定期组织谈心谈话,多给予关心和指导,有合适的实习就业岗位优先进行推荐;同时,由各毕业生党支部对口联系就业困难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求职意向和求职心理,并将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辅导员。对他们的关注应持续进行,建立动态联系,确保他们能够安稳、顺利地走出校园。
(七)用好一片网络。针对所开展的各项就业指导服务活动,及时跟进新闻报道,记录活动内容及效果,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依靠网络平台的互动优势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是尤为重要的。目前,大学生普遍活跃在微信网络平台,辅导员通过微信可及时了解学生动态、与学生进行互动,同时还可以利用微信分享与毕业生相关的分析文章、就业现状、面试求职注意问题、企业招聘时间等,并可实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关怀,帮助他们解答相关问题;利用校讯通除发布就业信息和相关通知外,适时鼓励学生调整心态、把握时间、积极就业,为考研的学生加油鼓劲,在节日到来时送上祝福,用真诚感染学生,用真心赢得学生的信任,思想教育贯穿始终。
(八)为用人单位与学生搭建一个有效沟通桥梁。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联系,为学生搜集并发布相关单位的招聘信息,与企业建立长期联系,做好毕业生推荐工作,举办专场招聘宣讲会,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对已就业的毕业生进行持续关注,为后期毕业生工作提供参考。
(九)每周一次个性化就业指导咨询服务日。为满足毕业生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每周固定一天设立为咨询服务日,答疑解惑,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分析其优势与不足,提出针对性意见。还可通过咨询服务日,根据学生需求,对他们进行模拟面试,积累经验,增强自信。
(一)树立就业指导全程化思想。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应当建立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的就业指导体系,辅导员要增强全程化就业指导意识。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就应对其进行相关的就业指导教育,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明确目标、分阶段实施。大一开展专业教育,夯实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专业认知能力,树立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就业概念;大二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探索、定向教育,提高自我认知,引导学生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大三加强人生价值观、成长成才观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择业过程、掌握择业技巧,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四开展就业形势政策教育,简历指导、求职面试技巧传授,提供就业信息途径、就业心理辅导,制定个性化就业指导,切实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加强调研,提高就业指导针对性。就业意向和心理调查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只有及时准确掌握学生的就业心理,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整个就业周期中,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心理是随时间在变化的,因此调研工作应该是连续、可持续的。因此,可分阶段对学生的就业意向、心理进行调研,认真分析,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更新方法,切实保证就业指导的针对性。此外,在调查的基础上,撰写调研报告,包括对于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调查,为以后的毕业生求职提供参考。
(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辅导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工作,在具备一般的学生工作方式、方法的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与就业相关的系统知识,辅导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就业的方方面面。因此,辅导员必须加强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及就业领域等综合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提高调查研究和预测能力,注重提升信息获取与处理以及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做好就业工作,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可以从容应对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变化、新挑战,不能仅停留在一般性管理事务中,还要在工作中勤于思考,不断创新,注重工作研究,随时对就业形势、学生就业竞争力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升工作层次,使就业指导不断向专业化、专家化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大学生的未来与前途,与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也紧密相关。因此,做好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优势作用,明确角色定位,有针对性、科学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不断开创高校就业指导新局面。
[1]郝鑫,赵昕. 关于辅导员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
[2]田晓刚.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4
[3]金忠,陈云慧.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
[4]吴攀龙,万志全,吕倜然,史济纯.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2
[5]吴璇.高校辅导员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