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 瑾
所谓中介语,就是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过渡语,是外语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1]。可以说,中介语不仅具备母语的特征,而且还含有目的语的特征。随着语言的不断输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也的确能够不断向目的语进行靠拢,即便如此,依然难以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目的语到达。一旦出现语言结构系统的固定或者停顿,便就是语言石化现象。根据Slinkier的理论可知,石化是存在于中介语中的一种心理机制。作为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常见现象,石化现象是难以避免的,并可能存在于语言学习的不同阶段。
(一)语音。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单词发音尤为重要。然而,多数学习者所掌握的英语发音都不够地道,这使得学习者在与外界交流过程中存在不少障碍,不是别人听不懂他,就是他不理解别人。另外,受母语及地方方言等因素影响,国内多数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往往较为中式,如此一来,使得相当一部分人出现语言能力严重下降甚至石化的现象。
(二)词汇。对比英文与汉语,二者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构词规则上,还重在词语的实际应用方面。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特别是初学者应该重视二者的联系与差别,切不可一概而论。例如,rain cats and dogs应当翻译为“倾盆大雨”。如若按照中文式思维翻译为“下猫和狗”便会让人啼笑皆非。
(三)语法结构。就本质而言,不论是英文句式,还是汉语句型,其所采用的句子结构都可以用主谓宾来分析。从谓语上分析,汉语一般为兼语句,而英语则为单语句[2]。另外,受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以英文为第一语言的国家更强调语言的逻辑层次及结构,更愿意开门见山地阐述并直奔主题;与之不同的是,以汉语为母语的我国则更重视文字内容,更乐意通过层次递进的方式来凸显主题。简言之,前者重视形合,后者强调意合。
(一)文化意识依旧缺乏。国内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一方面,他们与外国生活环境存在较大脱节,难以真正理解英语词汇的内涵,更缺乏对英语所处文化背景的认识;另一方面,以往吸收的母语文化已经在学生思想中根深蒂固,而中英文之间的差异性又极大,这从很大程度上给学生学习英语带来困难与干扰。从这一角度上看,要想真正掌握英语,首要的前提便是培养文化意识。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英语国家及民族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社会习惯等内容的传授,久而久之,势必能有效降低负迁移的发生频率,从而有助于学生进行英语学习。
(二)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失衡。通常来说,为进一步促进英语语言的习得,应该尽可能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也就是说,对于大学生来说,所接触的英语资料越多、质量越好,那么学习效果也将更好;反之,如果大学生的学习资料极少,质量也差,那么势必难以学好英语。另外,就学习时间上说,应该尽可能使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及精力来学习英语。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的教育者依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总是一味地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单词、短语及语法等知识,缺乏对文化背景、词语理解等内容的了解,更遑论对相似词语的比较。如此一来,语言资料的严重缺乏便会迫使学生向母语进行倾斜,从而寻求语言资料的补偿[3]。
(三)语言迁移难以避免。根据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可知,迁移就是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不同影响。而语言迁移则是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因尚未熟练掌握该语言及语言规则等内容,往往会运用已经习得的母语及规则来补充。不论从词语发音,还是语法规则,都可能会英语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能够有利于英语学习可以被称作正迁移;不利于英语学习的则应当被叫作负迁移。然而,一旦出现负迁移,如果未能及时更正错误,那么久而久之便会在大学生的思维中固定,最终导致石化。
(一)教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如前文所述,之所以会产生中介语石化问题,并非一个原因导致。从本质上看,中介语石化是大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所出现的正常现象。尽管中介语石化是难以避免的,但依然能够采取有效途径来尽量弱化这一现象。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应当正确认识并理解中介语这一客观问题,同时将大学生的常见错误纳入到英语学习的发展过程中;另一方面,应当及时纠正学生错误,还需要足够的耐心来引导学生。唯有如此,才能有助于大学生尽快掌握英语。
(二)平衡语言输入与输出,确保足量的语言输入。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除了要强调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之外,还应当在深入分析不同学生的语言水平基础上,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较多的高质量语言资料。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因素。唯有如此,才能促使更多的大学生来积累更多知识,这显然有助于他们克服固化思维、弱化石化现象,从而有效进行英语学习。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教师还应当强调语言输入的质量,这就要求他们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借助于交际教学法等方式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预防石化现象。
(三)将语言对比分析与中介语偏误分析进行有效结合。一般来说,语言对比分析的意义在于寻求母语对英语所造成的干扰及错误,而中介语偏误分析的重要目的是对英语本身所产生的错误进行研究[4]。对于前者而言,通过研究母语的不利影响,并就教学实践中学习者出现的各种错误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找出本质,以此来进行英语教学。根据后者可知,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仅会受到母语的不利影响,还应当仔细分析英语本身所带来的问题。从这一角度上看,这两种分析方式各有所长,势必难以相互替代,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应当重视二者的有效结合。
(四)强调文化意识的培养,重视英语国家及民族的文化背景等内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文字内涵方面。[5]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应当重视英语国家及民族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社会习惯等内容的传授。不可否认,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语言就代表了其文化内涵。大学生要想真正学会并掌握英语,就应当学习相关国家的文化传统、社会习惯、传统风俗等内容。如此一来,大学生才能慢慢学会以另一种思维来学习英语。除此之外,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大学英语教师除了要就其中的具体内涵加以分析之外,还应当帮助学生进一步区分词汇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有效避免母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1]王萍.中介语石化现象分析及其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48
[2]殷姗.中介语石化现象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9:100
[3]邓沙琪.谈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J].咸宁学院学报,2010,8:118
[4]李海霞.中介语石化现象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2:79
[5]李再侠.中介语石化现象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启示[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