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保护文献综述——以河南区域为侧重点

2015-03-18 16:07刘勇军金多才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知识产权研究

□刘勇军 金多才

产业集聚区是以若干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功能区。产业集聚区的基本内涵主要是“四集一转”,即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产业集聚区这一特定区域内的应用和结合,随着产业集聚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已经成为需要解决的迫切课题。本文通过参阅学术论文,归纳总结出目前国内学者在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成果。

一、产业集聚区的基础理论

(一)产业集聚区的内涵。目前学者多从经济学的角度上分析研究了产业集聚区的概念和内涵。王景利从产业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将产业集聚定义为相关产业的供应、生产与销售活动以及为这些经济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活动的在一定地理区域内集中的现象。集中表现出产业及其相关机构之间具有关联性、互补性和竞争优势。在产业集聚的理论基础方面,王景利引证了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竞争理论和保罗·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波特理论构建了“波特竞争钻石”模型,该模型认为国内竞争压力和地理集中两大因素使得整个“钻石”模型成为了一个大系统。国内市场竞争压力有利于提高国内其他竞争者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地理集中将使得四个基本要素(即要素条件、需求状况、相关支柱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和两个变数(即机遇和政府)整合成为了一个整体,有利于相互促进和协调进步。而保罗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费用和生产要素流动三方面通过市场传导机制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王景利总结了产业集聚的七大效应即规模经济效应、外部经济效应、专业化分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产业创新效应、成本节约效应、集聚扩散带动效应,同时指出应通过科学规划、创造优惠条件、制度创新、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等措施发挥产业集聚区的作用。谢里从应用经济学角度分析产业集聚的制度因素,指出地区的制度安排通过内生交易成本作用于产业集聚形成和变迁的微观机制。地区的制度安排决定了企业在该地区从事生产和经营的内生交易成本,在地区的外生交易成本、地区支出水平和市场规模一定的条件下,有效的制度安排通过直接降低企业在该地区从事经营和生产的内生交易成本,促使企业在该地区迁移并形成产业集聚。从制造业整体的集聚水平上看,一个地区对生产者保护程度越高、投资政策、贸易政策、保护制度越完善,越能吸引该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集聚。

从产业集聚区概念内涵方面看,多集中在经济学视角对产业集聚区成立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进行阐述和分析,并未对我国产业集聚区的成因进行分析,产业集聚区作为一种政府行政行为设立的特定区域,其行政管理上的属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河南区域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

1.河南区域政府规范性文件。2009年,中共河南省委员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掌握全省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生存状况、发展条件、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态势进行对比分析。201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为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发布了《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考核办法》。2010年,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科技厅、发改委、财政厅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产业集聚区认定办法(试行)》,这是河南省运用知识产权对发展产业集聚区的重大政策指引,将为河南产业集聚区加快结构调整、升级转型,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产业集聚区认定办法(试行)》对认定的知识产权优势产业集聚区给予多项扶持政策:支持具备条件的优势产业集聚区建立省级知识产权展示交易中心;支持在产业集群相对集中的产业集聚区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对优势产业集聚区内出口型高新技术企业,出口产品的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和研发资金资助项目优先给予安排;省知识产权优势产业集聚区在创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时,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支持;支持优势产业集聚区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产业化等项目。2011年出台《2011年河南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方案》,持续加大推进力度,使产业集聚区支撑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

2.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学术论文。杨贞、李剑力对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研究,在点明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势头迅猛的同时,指出河南产业集聚区在产业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集聚区内产业“集”而不“群”,产业关联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主导产业带动能力不强、链条延伸不够、企业附着密度不高;集聚区内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没有形成创新支持网络,产业集聚的升级和持续竞争能力受到制约;产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良好的产业发展软环境;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产业发展的硬环境不佳。对此,杨贞、李剑力建议实施以下对策:科学规划、优化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发展的软硬环境;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合理引导,加强集聚区内企业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强化服务,完善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支持体系。宋歌对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进行研究,指出河南产业集聚区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具有主导产业规模扩大、产业配套能力增强、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卓有成效、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等特点,同时也存在各地产业集聚区发展不平衡、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主导产业带动能力不强、创新驱动力不足等问题;河南产业集聚区面临的竞争日渐加剧,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制约因素持续增强,包括高端生产要素积累普遍薄弱、资源与环境约束日趋强化、体制性障碍亟待破解等制约因素;宋歌也提出了相应对策,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提高产业新型化程度、努力实现发展方式从“点式扩张”向“链式发展”的转变、根据产业集聚区的不同特点实行差别政策、切实转变对产业集聚区的考核方式、尽快出台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注重完善产业功能要素和城市功能要素。李静以洛阳市高新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现状为切入点,提出了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的改进措施。从政府层面,应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奖惩扶持机制;坚持对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培育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平台。从企业层面,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建立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保密机制。

河南区域的产业集聚区的政策法规和学术论文现状对河南区域的产业集聚区起到了重大的规范和指引作用,但对于河南产业集聚区的研究,偏重于产业集聚区整体特点的研究,缺乏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并且,现有论文多集中在河南区域产业集聚区宏观领域的完善和对策,对产业集聚区实证基础上的理论研究尚无涉及。

二、产业集聚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探索

(一)法学视野的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保护探究。沈达巍对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进行研究,指出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保护存在以下现状: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知识产权自我保护能力低下;缺乏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拥有量少,技术含量低等。对此,沈达巍提出了完善建议: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集聚区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化的保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根据不同种类权利的特性,选择保护方式;构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二)经济学视野的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保护探究。杨梦泓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知识产权保护、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在空间经济学中建构理论模型来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如何影响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杨梦泓通过对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集聚的内在联系进行经验研究,运用1995~2008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分析证实,中国各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产业集聚程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联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在区域经济活动中的集聚。最终得出结论:第一,在运输成本满足一定门槛条件下,存在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唯一均衡;第二,如果经济体系在初始状态上就是稳定的,则均衡是稳定的;第三,知识产权保护对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都具有直接和间接双重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加强保护不仅能够提高创新区域产业集聚水平,还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完全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是经济增长最大化的。张璐璐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对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化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空间经济学框架内构建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型,得出结论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化能够增加区域内企业研发收益,从而促进创新集聚,企业在知识外部性的影响下形成空间集聚,完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化时出现最高的产业集聚水平。同时指出,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福利变化趋势呈不确定性,地区间社会福利差距加大,就整个经济体而言,完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化并一定是社会福利水平最优的。

(三)管理学视野的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李蕊从宏观经济管理角度对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研究,实证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及其作用下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RaD 投入以及技术外溢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在梳理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1997~2010年我国省级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显著地促进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投入和创新产出;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均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产生正效应,而出口对其产生负影响。肖晨歌从管理学角度对产业集群中适度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一个集群知识产权保护——产品价格二阶段博弈模型,来试图解决在何种程度上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是适度的,基于模型找出影响知识产权保护的几个因素,包括知识溢出程度、知识共享的市场效应和成本效应、集群企业竞争程度等,为产业集群中的适度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提供依据。

从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看,一方面,研究多从经济学、管理学角度来论证知识产权保护对产业集聚区的作用,从理论角度论证知识产权保护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不少学者也从实证角度和微观领域,从政府和市场角度指出目前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的相应改进措施。但是,现有研究缺乏综合性、系统性的实证研究,仅从该学科本身来对产业集聚区的知识产权保护进行分析,缺乏对实践环节的有效指导。

三、结语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有益启示。但现有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我们指出以下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保护的探索性研究方向:一方面,目前的学术研究成果,多集中在产业集聚区中应当采取知识产权保护,但对于如何在产业集聚区采取知识产权保护,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学理论依据、指导思想、应用策略、组织框架等理论研究,都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另一方面,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保护这一研究本身,就涉及到产业集聚区经济学概念,知识产权法学概念,同时也涉及到管理学等各类学科交叉。应该说,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保护这一研究课题涉及到产业经济、政策学、法学、管理学各个学科的复杂联系。要深入系统地揭示这些复杂的关系,必须运用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交叉分析。综合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交叉研究,通过不同视角来看待问题,必会得出言之有物、理论联系实践的有益理论成果。

[1] 王景利.基于产业集聚现象的产业经济效应分析[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4,1

[2] 谢里.制度安排与产业集聚[D].湖南大学,2009,9

[3] 杨贞,李剑力.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6

[4] 宋歌.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企业活力,2011,6

[5] 李静.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3,4

[6] 沈达巍.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7] 杨梦泓.知识产权保护、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8

[8] 张璐璐.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化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3,6

[9] 李蕊.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南大商法评论,2011

[10] 肖晨歌.产业集群中适度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9,6

猜你喜欢
知识产权研究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