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及传承意识

2015-03-18 13:45:57梁学敏伍芯仪孙琳琳王正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石家庄市文化遗产物质

□梁学敏 伍芯仪 王 芳 孙琳琳 王正蓉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寄托,是千百年来中国艺术繁荣的体现。但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高科技的新时代,民众生活方式、审美趣味急剧改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或部分失去昔日的繁荣景象,再加之部分传承人日渐高龄、资金缺乏,很多传承项目陷入名存实亡的窘境。而据了解,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重申报轻保护”、“越保护越保守”的严重状况,所以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当前比较热门也是很急切的话题。而为了更好地开展石家庄市在校大学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与传承的工作,石家庄市各个高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对石家庄市在校大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传承方面的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个人见解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学校方面

(一)开展学科教育。石家庄市高校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问题,应通过建立或开展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学科来解决。在学校大范围地开展选修课,更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教育体系中的传播,更具有现实的文化发展价值与意义。课程可以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来担任教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带到学生们的身边,让学生们体会到这些艺术传承人身上不同的魅力,引起他们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的重视,激发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课程结束时对同学们进行结课考核,从而提高在校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与重视程度。除此之外,还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到体育课程中去。例如,可以将舞龙舞狮作为体育选修课程供同学们选择,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发扬与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有重大活动时,同学们也可以通过舞龙舞狮等形式为学校增光添彩。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学校可以组建一个非物质文遗产中心。这个组织可以是学校内老师组建的,也可以由学校的一些学生社团开展。并培养针对各种非物质文化的讲解员,一方面使部分人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深刻了解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去让更多的学生深刻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在校园范围内更大程度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在文艺演出中加入文化元素。学校的大型晚会以及文艺汇演都是大学生比较重视的,学校可利用一些校园活动或是文艺演出的机会,将石家庄市特有的一些非物质文化以汇演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们或者在演出的节目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让他们不知不觉中更多地、更直观地了解石家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逐渐产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进而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组织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观。组织学生到石家庄市以及各个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或是省博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及重视程度。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艰难的发展、传播史使大学生真正有内心的触动。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者家中,亲自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者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在实践中学习,继承与发扬。

(五)开放非物质文化书籍资料馆。学校可以在图书馆里专门开放一个有关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书籍资料馆,让学生们有更多渠道去了解和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在同学们学习之余,避免了只有小说充斥大学生的生活,使非物质文化也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把我国非物质文化引入校园,还要引导学生们认识到技艺背后的人文内涵和传统艺术观念,让学生们更好地去理解和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自我的人文素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也纷纷表示,愿意将自己所会的技艺带入各大高校,与学生们零距离接触,让学生们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魅力。

(六)开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座。在同学们的课余时间,高校可以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来学校开展讲座,向学生们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并且当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使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深的印象与了解。

二、学生方面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传承优势。

(一)利用现有媒介充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闻媒体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收集汇编一些有关非物质文化的资料,利用学校的广播台或是校报来向全校师生普及相关方面的知识。且在学校里营造出学习和了解非物质文化的氛围,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参与进来。学生组织或是学生社团也应该通过制作宣传栏、开展演讲、组织相关活动等方法来将非物质文化带入学校,带进学生们的生活中。让大学生们更好地思考与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所面临的困窘。

(二)积极参加活动。大学生是活力的象征,是时代的见证,作为石家庄当代大学生,还应该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一些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深入其中,认真学习与总结。从而使自己更多地了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是很丰富的,有些技艺为大学生所熟知且喜爱。大学生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的过程中要投入一些传统技艺的学习,亲身接触这些知识和不同的技艺,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这对于石家庄在校大学中覆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度,促使更多的石家庄在校大学生对其投入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之所以面临丢失的危机,其中很大的原因便在于很多在校大学生或其他一些年轻人根本就不愿参与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导致其传承缺乏人力,后继无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一刻也不能放松,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更多地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让其更好地流传下去,还要防止我国的文化被他国抢占,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政府方面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传统民间文化,还在文化的积累、传承和保护上有着良好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保护方法。并在2011 年2 月25 日通过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且在2011 年6 月1 日施行。但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也是不能疏忽的。对此政府还应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上继续努力。

(一)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的活动。石家庄市政府应与石家庄市各大高校联合起来,加强石家庄市在校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传承。政府应大力号召在校大学生积极学习石家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自愿传承或保护石家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在校大学生,政府应当给予充分鼓励与支持,激发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为了大范围地在大学生中宣传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时可以借助政府的力量开展跨校的大型活动。比如:开展“我是非遗继承者”活动,提高石家庄市在校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程度。具体做法:各个高校首先在自己学校内部开展“我是非遗继承者”活动,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以及是否愿意积极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在全校范围内对大学生进行选拔,然后各个高校联合起来,将各自选拔出来的学生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和形象大使。石家庄市各个高校内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问答和宣讲活动。这样,通过“先进”带领“后进”的方法,提高整体石家庄市在校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

(二)鼓励并支持高校内设置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选修课程。政府的政策和倾向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鼓励并支持高校在学校课程中安排设置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供同学们选择是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校园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学校在开展此项课程遇到困难的时候,政府应给与大力的帮助,尽力地解决困难,或者发布强制性政策,使得学校的措施可以顺利实施。

(三)加强宣传力度,强调大学生的重要性。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光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进行宣传。政府可以充分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让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耳熟能详,大力地进行宣传,在宣传的同时,加强在大学生范围内的宣传,更要体现大学生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情况,并提出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望,从而从侧面和舆论方面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当代大学生视线,让他们产生警觉,提高认识。

猜你喜欢
石家庄市文化遗产物质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2:02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贾庄村
公民与法治(2022年1期)2022-07-26 05:57:40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石家庄市
与文化遗产相遇
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 01:49:46
石家庄市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