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德拉姆》:用生命诠释的“茶文化”电影

2015-03-18 12:58潘利天
传播与版权 2015年5期
关键词:马帮茶马古道

潘利天

《茶马古道——德拉姆》:用生命诠释的“茶文化”电影

潘利天

截至目前,已经有很多关于“茶文化”的电影出现,如《绿茶》《菊花茶》《茶马古道——德拉姆》《斗茶》《三峡好人》等。在这些电影中,《茶马古道——德拉姆》得到了很高的赞誉。影片以纪录电影的魅力来阐释“茶文化”的精髓,同时又以电影创作灵感来揭示“生命”的意义,应该是导演田壮壮成功的主要原因。

茶文化;茶与电影;记录电影;《茶马古道——德拉姆》

[作者]潘利天,电影学硕士,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讲师。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茶马古道的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从四川雅安出发,经康定、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100多千米;另一条路线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到西藏邦达或昌都、工布江达、拉萨,然后再经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800多千米。

由于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来抵御严寒,但糌粑十分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很难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能降低燥热,所以藏民在生活中喜欢以喝酥油茶来达到身体营养均衡,但是藏区不适宜种茶。而在内地,民间和军队对骡马的需求数量很大,但内地良马数量极少,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良马颇多。于是,“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据史籍所载,早在北宋熙宁年间,朝廷就在四川四路设立了“提兴茶马司”。从此,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就在蜿蜒崎岖的横断山区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了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德拉姆》作为田壮壮的第一部纪录作品,应该说还是凝聚了他不少心血的。2005年上映的《茶马古道——德拉姆》一片,被誉为“用生命换来的纪录电影”。该片客观冷静地注视着这片神奇的土地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以两个叙事线索展开:一是对一个马帮的真实记录;二是对当地原住民的真实采访。把《茶马古道——德拉姆》和雅克·贝汉电影作品《喜马拉雅》做个比较。相似的题材,一样的拍摄对象。如果按电影的套路来处理茶马古道,似乎也没什么问题。试想一下:架起摄像机,自然地把镜头对准自然风景,突出古道美丽与危险共存的特点;再拍一些典型人物,表现他们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勇于和自然界做斗争的优秀品质。拍摄完成后,再用雄浑大气的音乐作为配乐,配上字幕,一切就似乎差不多了。但纪录片毕竟不同于故事片,按这样的处理方式拍摄而成的作品很可能只是一部适合在国家地理频道播出的优秀风光片。人文色彩的缺失将使影片的高度大打折扣。这显然不是田壮壮想要的,更不是马帮们甚至当地居民心中真实的茶马古道。

要拍茶马古道,无外乎要把握好最主要的两个拍摄对象——古道和人。怎样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怎样组织摄影机捕捉到的镜头,是第一个镜头开始之前就应该考虑好的问题。面对同样的题材,都是拍景,都是拍人,但如何拍景,怎样拍人,再怎么把人与景结合在一起,不同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田壮壮要拍茶马古道,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这条古道马上就要修通公路,影片记录下的马帮将是这里“最后的马帮”。在这一点上,《茶马古道——德拉姆》已经超越了普通纪录的范畴,而带有了几分文化人类学的影子,因为它记录下的是一种即将丧失的文化。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拍摄主题就有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转变:虽然影片讲的是茶马古道,但重点却不是用影像记录古道本身,而是把视角更多地集中在古道两边生活的普通人。这种由景到人的拍摄理念,不光出现在《茶马古道——德拉姆》中。20多年来,即使是更为主流的电视纪录片,我们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它们的变化。如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以相同题材拍摄的两部作品《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在20年前的《话说长江》中,摄影机(或者说拍摄者)更多地把目光投向长江两岸的秀美风光;而到了近年来的《再说长江》中,这种关注已经被若干生活在长江两岸的普通老百姓和他们的生活故事所替代了。纪录片开始由此前的纯粹拍景变成现在的以拍景衬人。对于纪录片来说,拍摄观念转变直接导致了其成品的最终走向。

该剧组跟着马帮从云南的丙中洛一直走到西藏的察瓦龙,真实体验到行走在茶马古道上的艰辛。导演同时穿插了对于赶马人的采访,赶马人扎西与哥哥共有一个老婆,这种看起来明显违背伦理的婚姻结合,在茶马古道上却显得那么和谐,这是因为自然环境的恶劣,使得他们必须团结起来组成一个家庭,才能生活得更好。而赶马人正多却为了一头死去的骡子伤心欲绝,因为他的全家都把骡子视为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正多对牲口已经有了感情,在这条艰险的道路上,人与动物的命运几乎连在了一起。

既然决定了拍人,那么拍摄什么样的人又成为下一个关键。任何一个故事,都必须有核心人物,有典型性。只有围绕核心人物,故事才能进一步展开。茶马古道所在地区是一个多民族混合区域,在选取拍摄对象的时候,很难面面俱到。但作为拍摄者,应该尽可能多地通过摄影机镜头反映这种特性。选择不同民族、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通过他们的讲述串接影片,这才会使影片全面而真实,更接近事物的本来面貌。

在《茶马古道——德拉姆》的镜头前,先后出现了这样一些人:生活在有15个家庭成员、一共说着6种民族语言大家庭中的藏族妇人;曾为信仰坐牢15年、一年只能给妻子写两三封信的84岁的天主教牧师;和哥哥共妻,称“嫂子”为“姐姐”的藏族赶马人;双目失明却仍坚强活着、平静讲述自己如何逃避国民党军官的追求、如何“休”了好吃懒做的第一任丈夫,如何想念能干安静的第二任丈夫的104岁的怒族老人;跑了老婆的年轻村长和他9岁的儿子;有着传奇经历的82岁的马帮老人;曾在舞厅爱上一位姑娘的年轻喇嘛;拒绝了所有求婚者、爱看黑帮片、憧憬外部世界,讲述自己的理想与困惑的藏族女教师;等等。这些人只是生活在这里的许许多多原住居民中极小的一部分,他们民族不同,年龄相差悬殊,生活背景更是千差万别。但他们确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正是通过他们的亲身讲述,观众才会对古道两边人们的生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可以说,拍摄人物的选择是《茶马古道——德拉姆》一个非常成功的地方。以马帮的行走串起沿途村寨中的人物故事,这有点类似电影的处理手法,虽算不上新鲜,却也和主题颇为切合。马帮生活原本就是单调平淡艰苦的,由于条件所限,大班人马显然也无法做到对马帮的长期跟拍,所以《茶马古道——德拉姆》中也就无法出现更多令人震撼的大场面。但正是这种平淡写实的纪录,才更真实地反映了马帮生活的本来面目。

影片对104岁的卓玛用才以及82岁的茨旺桑珠的采访,使观众感到惊讶。一个瘦弱的女子内心竟然有着如此巨大的力量,一个上门女婿为了家庭竟然在茶马古道上颠沛流离。然而,他们现在平和静谧的生活,让我们不由感叹生命的意义,人生不就像他们一样吗?虽然曾经轰轰烈烈,曾经饱经风霜,但在晚年的某一时刻,当他们意犹未尽、絮絮叨叨地讲述着自己惊世骇俗的陈年往事的时候,平淡无奇的背后竟是如此的令人回味和向往。

影片采访的最后一个人物是一位代课女教师,她美丽而不妖艳,温柔却胸怀梦想。这就为观众设置了一个开放而美好的结局,茶马古道也许已经不再那么闭塞,这里的人们尽管已经创造了人间奇迹,但他们也许会走出大山、走向城市,去创造更为令人叹服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奇迹。

影片对于茶马古道上的宗教文化也给予了充分重视。从19世纪60年代起,这里就形成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84岁的牧师阿迪为了心中的宗教理想而坐牢十五六年,他的学生余建辉现在依然为当地民众宣扬教义,以解除他们的内心痛苦。喇嘛李晓兵虽然喜欢自己心爱的姑娘,但为了内心的纯净而甘愿忍受着超人的寂寞,主持嘎玛茨用在极其简朴的喇嘛寺庙里,给我们讲述着陈年的往事。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让我们领会到了丰富的人生哲理,那就是:生命在于坚守,就像那些行走在“茶马古道”上的赶马人一样,道路虽然艰辛,但只有坚持走下去,才有光明的前途。(本文系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编号:LX2014384)

[1]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周文棠.茶道[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陈宗懋.中国茶经[M].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马帮茶马古道
走古道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马帮“驮起”脱贫路
茶马古道
高仕兴:云南普洱市马帮传统民族文化继承者
骑行“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
映像畜牧业
访茶马古道
古道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