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众体育管理体制
——以广场健身健美操(舞)为例

2015-03-18 11:43田沛沛付中豪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广场大众

□田沛沛 付中豪(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论大众体育管理体制
——以广场健身健美操(舞)为例

□田沛沛 付中豪(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框架引入,分析了中国现存体育体制的不足以及依据中国基本国情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广场舞),从而显示出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应对措施。最后通过改革希望满足人们体育需求、缓解尖锐的社会问题,以不枉机构存在的价值、国家的重托、人们的期望。

中国体育管理体制 改革原因 改革措施

1、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框架及大众体育管理模式

我国现行的体育管理体制是沿用建国初期的基本框架,这与建国初期的背景是分不开的。1952年中国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在面临国际竞争、争取国际地位和展现新中国的面貌,面对机遇和挑战成立了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现行国家体育总局的前身)并沿用到至今。体育管理体制是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是实现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我国体育管理系统由体育政府管理系统和体育社会管理系统组成。

我国大众体育体制在管理上采取三级管理的模式:即中央级、省级、市县级。我国最高的体育政府管理机构是国家体育总局,它负责我国体育整体发展的政策措施等,也负责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我国群众体育的政府管理机构以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素质、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但其性质属于政府性,所以开展的各种活动缺乏灵活性。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大众体育体制,是政府领导、全民参加、各方面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的举国体制。但这种政府管理型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对体育的参与和支持,进而限制了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

2、在大众体育管理模式下广场舞产生的原因

在我国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体育服务质量不成正比是影响大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广场健身舞历史悠久,早期的广场舞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宗教祭祀的一种形式和手段,现在的广场健身舞主要是以自娱、健身为主要目的,具有广泛的的群众基础。

2.1、广场健身操(舞)产生的社会原因

广场健身舞之所以在中国迅速扎根具有它独特原因。社会背景,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环境下,从养生到定期体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经济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保障,而精神生活显得空白。文化方面,广场文化可以改善人的合作意识,增强群体意识和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可以表现民主风格,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艺术方面,音乐是广场舞必备要素,它得益于串烧、自娱自乐和广泛适应性。广场舞借助于流行音乐促进繁荣,而广场舞又成就了流行音乐的普及,两者相辅相成。

2.2、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广场健身操(舞)产生的原因

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层:生理需、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都属于低级的需要,可以通过外部条件获得满足;而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高级需要,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而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像生理和安全这种低级别的需求人们已基本得到满足。而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缺乏这种精神层面的需要,需要家庭、社会的关怀。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这种较高层次的需求是人们得而不到的。这时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广场舞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迅速火遍大街小巷。

综上所述,广场舞之所以广泛普及,关键在于它满足了大众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3、广场舞引发的社会问题

广场舞在跳出健康和快乐的同时,也跳出了烦恼和矛盾。如:一是扰民现象导致社会矛盾激发。二是体育场地、设施受限,自身权利被剥削。跳广场舞的人有活动的权利,而人居家生活的权利受到影响,两者之间的现实需求成为矛盾。“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人需要健身的空间,有人需要安静的生活环境,两者公诉都无可厚非。然而,矛盾的背后透漏出体育场地的匮乏、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三是权责不明,在开展体育工作的过程中各自自立门户,缺少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广场舞团队基本上都是自发兴起,但发展起来后没有部门进行统一整顿管理,发展中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投诉无门,从而反应出现有的政府管理体制已不是万能的了。如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杭州政协委员郭晴晔提出《关于促进“广场舞”健康发展的建议》提议规范“广场舞”,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4、针对广场健身舞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当前火热的广场舞引发的社会问题,从侧面折射出当前中国体育体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下面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提出一些措施。

4.1、建立体育管理体制的协同管理

“协同管理”就是各个部门要以通力合作的方式来解决体育发展中遇到各个方面的经济、社会、文化问题。其特点是:一、重点在于协调合作,引导、要求各职能部门、各社会组织朝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方向努力;二、明确各部门间的权责;在现实社会中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能不明确,权利与责任不匹配,容易造成“多头共管”或由于问题棘手而导致“无人管理”等现象。三、创新管理手段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广场舞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很多地方都忽视了广场舞的重要性,不够重视更不会有相关的政策来维持广场舞的良性发展。法律法规是广场舞开展的首要保障,没有法律法规的鼓励和制约,广场舞的发展将成为泡影。

4.2、建立完善的权利监管机制

体育领域出现诸多的丑闻或者是一些心照不宣的问题但是相关部门未作出妥善处理,也没有给予大众一个合理的解说,这使得人们对于体育公平、公开而深深感到怀疑。在我国大众体育管理体制中,政府不是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而是至上而下的直接管理,这很显然严重影响社团参与的积极性。众所周知“举国体制”就是体育领域权利高度集中的典型代表,属于政府一手操办,行政集权,管办一体。“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如果丧失监督的权利必将导致腐败、导致不公。因此,需要建立监督机制。它既是对高度集权的一种改善,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并且管理权利要适当放下,可以从旁起辅助作用,使我国大众体育朝向政府型与社会结合型的管理体制模式发展。

4.3、意识上正确引导民众、完善广场舞的发展

广场舞的推广不仅要靠人民群众的口口相传,而且更需要媒体的大力宣传。在今天信息时代媒体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多报道一些“正能量”、负面的新闻给予道德上的谴责,呼吁大众。信息的传递可以引起群众的广泛关注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未来广场舞的发展会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现如今对广场舞的热度和争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没一个是非对错。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法治方式法治思维处理矛盾”。从“法治方式法治思维”的角度看广场舞,不使广场舞变成“忧民的根源”,必广场舞的管理纳入法治轨道。这是作为国家领导人从管理国家的角度做出的决策,然而对于我们社会大众呢?我只希望我们能“多一份理智的分析,少一份情绪的的批判”、“少些偏激多些沟通”。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1]吕树庭,商执娜.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07).

[2]刘瑾彦.中美大众体育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1,(03).

[3]牛森,户蕴情.对中、日、德三国大众体育管理体制模式的比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04).

[4]周建新.中国体育管理体制的封闭性及其超越[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01).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广场大众
布鲁塞尔大广场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在广场上玩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广场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