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湖市全塘中学 殷建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学中开展学生自主实验,就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课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分析实验结果,进行合作交流,完成实验报告。学生自主实验改变以往教学中老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老师写实验,学生看实验的弊端,放手让学生选择实验,创新实验,合作探究,深度体验,提升能力,在成功实验后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爱上科学。
班级人数减少,自主实验的研讨和指导有更充足的时间,实验质量更高,成功可能更大。实验的场地可以更好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可以实现。
初中《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方式;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学生自主实验要求学生去寻找感兴趣的实验课题,完成实验操作、分析、总结等实验流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实现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自从进行了标准实验室的创建,实验场地、实验器材配备充足,实验员素质提高,为学生自主实验的开展准备了有利的条件。
学校教育要求学生有广泛的兴趣,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学校开设拓展性课程,目的培养学生各方面兴趣能力。自主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合作创新的精神,学生乐于参与探究,拓宽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第一,学生自主实验减轻了学习负担。第二,自主实验培养了学生的成功和自信。第三,自主实验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第四,自主实验培养了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第五,自主实验提升了学生科学技能。第六,自主实验实现了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的跨越。第七,自主实验改变中考复习的枯燥模式。第八,自主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第九,自主实验的实践促使老师反思。
1.可以从教科书的新知识点中提炼
如新学滑动变阻器,有的接法可调节电阻,有的无法调节电阻。学生实验一上一下、二上二下连接方式,探索滑臂P点向左或向右移动时,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变化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学生边实验边思考,还把作业中电子秤的工作原理研究了一遍。
2.可以选取练习作业的疑难习题
学生在练习中碰到的难点,易错知识,或加深理解的重点内容,将它们变成自主实验,通过一步步分析而透彻理解。
3.可以是教师演示实验的延伸
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后,教师先设置一个悬念:把一支“空”的试管倒置放入盛“水”的水槽中,“水”能进入并盛满试管吗?学生的回答有否定,有肯定。根据引号的假设,肯定的同学们这样设计操作实验:把一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在澄清石灰水中,经过观察,不仅水能上升灌满试管,而且试管内的水产生了白色沉淀物。通过自主实验实验,探究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加深了科学知识。
4.学生分组实验的再深化
实验能极大地鼓舞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5.学生在生活中碰到的现象的探寻或验证
把一些眼见的生活现象在实验室得以探究,培养了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
6.教师的有意识积累
教师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接触面相对要广些,可以多留意生活里好的可行性的实验素材。教师做的习题也多,可以遴选一些有趣的实验素材。教师准备的这些实验,在适当时候建议学生做做,师生互动,也体现了教师主导性。
学生自主实验时间可以选择午自修,作业整理课,平时科学分组实验课,参插科学新课教学课,复习课,试卷分析课等。见缝插针,挖掘零碎时间。
课题设计可以布置成回家作业,休息日的作业等。让学生课余思考时间多些,节约实验时间。
平时多留意积累考试试题里的易错难懂问题,留心生活现象,同伴多讨论,拓展思路,实验课题选取和操作也更易成功,有的实验可行框架就可以开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
专设每周一节的科学自主实验拓展课。在这节课上,学生可以交流想法,评价实验报告,宽松地实验操作等,对学生来说有内容有乐趣的课堂。
对一些学习不够努力的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实验课题,也应当鼓励表扬,并引导他试一试,体会一次小的成功,过后他们也许爱上了科学。
有的学生主要解决作业练习中难题。对于作业中的难题,通过自主实验,他们攻克了眼前的难点,懂了练习题的来龙去脉,不再畏惧怕难,就是很大的成功。我们要肯定他们攻坚克难的决心毅力。
爱上自主实验的学生,会用心用力参与实验整个过程,体会深刻,因此学会了思考,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脱颖而出成为了优秀者。
对学生的自主实验每年进行遴选,形成一个题库储存,几年下来就是对教科书、教辅书的重新解读、补充和修订。教学轻松了很多,师生也有了成就感。成为题库教材,是师生努力最大的成功。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主动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关注学生自主实验,充分认识“自主学习”的意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明确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那么“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自主实验的开展和良性循环,也许就是一场科学教育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