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视野下农技推广的对策研究

2015-03-18 11:18徐立莎
河北农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农技技术推广现代农业

张 燕 高 欢 徐立莎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是以现代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资装备为支撑,以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为抓手,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从本质上讲,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近些年,中国在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方面发展步伐非常快,但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大致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初级现代农业的水平。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革的新的发展阶段。而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现代农业后劲、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稳定”的重要保证,若没有一个完善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作为支撑,就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前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农技推广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机制不活、体制不顺、职责不明、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极不适应。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一直是我国农技推广服务事业的主体,起到主导推动作用。加强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支持,深化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形成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政府农技推广现状问题分析

1、机构设置问题

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中,种子、畜牧、植保、林果特产、农机等分属不同的部门,有各自的推广计划和方案,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与沟通,职能定位模糊。由于各系统推广机构设置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因此,经常造成职能发挥不够、资源浪费、技术信息扩散率低的现象,系统优势难以发挥。

2、队伍管理问题

我国农技推广机构中的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培训机会少。据统计,全国县、乡两级推广机构国家编制内人员中,具备农业专业学历的农技人员仅占38.3%。基层农技人员中,每年只有9.7%的人能够得到培训机会,培训时间只有一周左右;每年只有2%的人可以得到3个月以上的培训机会。在县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只有11.1%,具有大中专学历的人员还不到60%;乡镇级农技推广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只占0.3%,具有大中专学历的人员也只有近60%,而其他(包括高中、初中,及其相当学历)人员却占30%一40%,有34%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着经营创收和行政管理工作。能力强、年纪轻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大多被政府调至其它部门与岗位,“在编不在岗”现象严重,农机推广服务队伍人员不稳定,使得一些农技推广部门难以履行其职能,甚至名存实亡。

3、体系建设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也在推行“科研教育推广”相结合的农业推广体系,但是由于管理等原因,三者结合并不紧密。虽然从事农业创新研究的单位众多,但是各自在封闭的系统活动,忽略了成果转化,造成农业科研与推广相脱节,降低了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农业技术推广以项目为依托,自上而下的项目通过竞争的形式确定推广单位,主要出发点是科研及经济需求,未能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一些地区的农业推广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推广的内容更多是基于技术本身的创新和改进及地方政府的政绩考虑,而不是以农户需求为核心。因此,虽然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是在一定的调研基础上加以开展,但是距离农民对农业技术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要求依然较远,且缺乏及时、动态的需求分析,使得农业技术供给与农户需求无法达到高度、动态对接,技术效益较低。同时,现阶段的技术推广以项目为主要依托,自上而下的项目通过竞争的形式确定推广单位,科研及经济需求是竞争项目的主要出发点,未能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

4、保障机制问题

在经费保障方面,我国农业推广部门的经费,特别是基层农业推广机构的经费严重不足,“缺钱养兵,无钱打仗”问题相当突出,一些地方基层推广人员的基本工资福利待遇、乡镇农技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都无法落实。缺乏必要的工作手段和条件也严重影响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大部分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没有试验示范基地,有的甚至没有独立办公场所、专用电话、交通工具,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对农业推广服务的需求。而在发达国家,其农技推广人员相当于国家公务人员,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大批既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又拥有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员极容易被吸引加入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正因为我国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保障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导致被动局面的产生。

二、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研究

1、合理设置推广机构,充分发挥公益性职能

政府农技推广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要确保推广职能有效履行,应按照集中力量、科学合理的原则,根据地方农业特色和政府财政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并理顺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关系,明确各级推广职能,配齐人员,完善业务衔接,使管理更加人性化,更加高效、便捷、可操作性强。省级政府推广机构负责全省范围的农技推广活动方案的制订、监督、管理、人员培训、业务指导、绩效考评等工作,为开展综合性生产技术服务、产前产中产后结合的系列化服务制订相关配套措施,加强农技推广经费的投入和监管力度,指导下级推广机构的业务活动;市级政府推广机构积极配合上级推广机构工作,负责全市范围的农技推广相关工作;县乡两级承担着大量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负责本地的农民教育培训等工作,及时将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反应给上级部门。

2、加强推广队伍建设

现代农业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应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因此必须重视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包括:(1)充实队伍,保持人员稳定。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及时地有针对性地选聘对口专业的大中专毕业学生来充实农技推广队伍,支持各类优秀人才投身农技推广人才队伍以满足农技推广工作所需。保证推广人员有足够精力从事农技推广工作,限制和减少人员随意转岗、借调等。(2)保证推广人员及时知识更新。农技推广机构要保证农技推广人员每年有一定比例一定时间的培训,通过加强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来加快他们的知识更新,增强农业全局观念和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意识,全面提高服务水平,使他们在农技推广服务中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3、科研教育推广结合

我国农技推广机构应建立农业科研、教学、推广间的协调机制。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在地方农业建设中的成果、人才支撑作用,对农业科研和推广项目进行统筹协调,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强化农业科研机构与农业推广系统的互动,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做到科研教育推广有机结合,使“科、教、推”三结合落到实处,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同时,要加强对农技推广前后的调研与跟踪,并且加大综合配套技术的研发力度,进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4、加大农业推广投入,保障经费

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保障用于农技推广资金的同时多渠道筹集推广经费,要建立有效的农技推广经费监管机制,确保专款专用。根据地方财政情况逐年加大农技推广的投入,改善基层农技人员农技推广和科研工作条件,每年保证有一定数量的经费专项用于基层农技人员从事技术推广和农业实用技术研究,并随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长,充分调动广大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不遗余力地履行职责,发挥其工作热情,更好地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三、小结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以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是我国农技推广体系中的主导力量。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公益性职能的准确定位、稳定的高素质推广队伍、完善的体系建设和保障措施以及在未来农技推广工作中的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是一项系统而又艰巨的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与挑战,仍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与总结。

猜你喜欢
农技技术推广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