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朝鲜神话中“卵崇拜”及其嬗变
雷霆
(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神话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出现了氏族这一特定社会意识形态下的产物,朝鲜的卵生神话反映的则是朝鲜族人由母系氏族时期向父系氏族时期的过渡。朝鲜的三大神话系统(百济神话、高句丽神话和新罗神话)均有丰富的卵生神话形态,其源头之一应该可追溯到徐偃王神话。多大山与深谷的自然环境和游女赘婿之风盛行的社会环境,是朝鲜卵生神话赖以产生的条件。此外,朝鲜很多民族信仰与风俗都和禽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产生了一种鸟崇拜。朝鲜人崇拜鸟,甚至把鸟视作他们的图腾,反映出他们对天神的崇拜,以及对大自然模糊不清的认识。但当时毗邻地区和民族的相近风俗,还是促成了卵生神话在东北亚地区的泛滥。
关键词:朝鲜;卵生神话;鸟崇拜;风俗
作者简介:雷霆,在读博士,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研究方向:中韩文化比较研究、韩国诗话研究。 蔡威,硕士,副教授,信阳师范学院大学外语部。研究方向:英国语言文学。
文章编号:1672-6758(2015)07-0127-4
中图分类号:I312.07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Myth is the creature of social history that the primitive society developed to a certain degree and clan appeared. Korea’s myths of oviparity reflect its transition from matrilineal clanship to patrilineal clanship. Myth of Baekje, myth of Koguryo and myth of Silla make up the myth system of Korea, and three of them all have many myths of oviparity. One source of Korea’s myth of oviparit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myth of XuYanWang. Mountainous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n-in-law by adoption of the prevailing wind are the main conditions of forming Korea’s myth of oviparity. In addition, ethnic faiths and customs of Korea have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birds, which formed deep birds-adoring. The Korean adored birds, and even regarded them as their totem, which reflected their adoring of God and the ambiguous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However, similar ethnic faiths and customs in adjacent areas made myth of oviparity flooding in Northeast Asia.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解构主义视域下简·奥斯汀作品中的男性形象研究”(2013BWX026)。
神话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出现了氏族这一特定社会意识形态下的产物;它是原始人类的精神结晶,是民族的心理与文化积淀,也是人类文学范式的源头。中外学者研究发现,“卵”作为一种生殖力量的象征,频繁出现在东北亚神话中;而朝鲜半岛的各部族甚至存有“卵崇拜”意识,这点可从其三大系统神话——百济神话、高句丽神话和新罗神话中得到印证。
一卵生神话形成原因初探
卵生神话作为一种初级文学形态,其形成与朝鲜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笔者现就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予以简要说明。
1.自然环境上多大山与深谷。
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该民族的精神信仰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也有着直接的关联。比如汉族,大多居住在广袤的平原地带,这里土壤比较肥沃,适合农耕,所以形成了典型的农耕民族;而又因耕种的需要,汉族人对天气与物象等较早展开了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总结出二十四节气等;他们日常的生活用品也基本上都是取自耕织,民族信仰中有各种农业神。再比如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环境与汉族存在较大差异,他们靠骑马游猎为生,其经济基础是畜牧业,因此其季节的划分并不需要那么细致,而是以草青和马肥为标志;游牧民族日常生活所需也基本上都是取自牛马等牲畜,因此他们的信仰主要是马、牛、狼等一些草原上常见的动物。
多大山与深谷是朝鲜自然环境的突出特点,生活在这种自然环境下的民族,其经济必然要以渔猎为主,以鸟兽的孕乳时间来划分季节。如此一来,就容易产生对禽鸟的崇拜,自然容易形成卵生神话。我国东部地区丘陵密布、植被茂盛,因此在古代也多盛行卵生神话。关于卵生神话的地域性特征,学者们其实是早有充分认识与研究的。朝鲜的卵生神话,自然也是符合这一地域性特征的。此外,与之相毗邻的一些民族,如乌桓和弁辰,他们有着相近的自然环境,并已产生了一定的鸟崇拜,导致了卵生神话盛行,对朝鲜的卵生神话亦有一定影响。
如乌桓族在日常生活中就有“俗识鸟兽孕乳,时以四节,耕种常用布谷鸣为候”[5]的习俗,弁辰族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以大鸟羽送死,其意欲使死者飞扬”[6]的习俗。从现有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朝鲜在这一时期也已形成了一定的鸟崇拜。
有史书记载,在朝鲜,但凡有些地位的人,都会用鸟的羽毛插在帽子上,而插羽的位置以及所插羽毛的种类,可以彰显出主人的身份地位情况:头著折风,其形如弁,旁插鸟羽,贵贱有差。[7]丈夫衣同袖衫、大口裤、白韦带、黄革履。其冠曰骨苏,多以紫罗为之,杂以金银为饰。其有官品者,又插二鸟羽于其上,以显异之。[8]人皆皮冠,使人加插鸟羽。[9]人皆头著折风,形如弁,士人加插二鸟羽。[10]王服五采,以白罗制冠,革带皆金扣。大臣青罗冠,次绛罗,珥两鸟羽,金银杂扣,衫筒袖,裤大口,白韦带,黄革履。庶人衣褐,戴弁。[11]在这样的习俗中,卵生神话是极易孽生的。
2.社会环境存游女赘婿之风。
卵生神话,多产生在母系氏族社会,可谓是“有母无父”的时代产物。朝鲜风俗好淫,男女多相奔诱,一种赘婿风俗与此淫风亦相伴而生,这点在《三国志》《北史》《隋书》《资治通鉴》等史书中皆有记载与反映。
据《三国志》记载:其民喜歌舞,国中邑落,暮夜男女群聚,相就歌戏……其俗作婚姻,言语已定,女家作小屋于大屋后,名婿屋,婿暮至女家户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如是者再三,女父母乃听使就小屋宿,傍顿钱帛,至生子已长大,乃将妇归家。其俗淫。男女已嫁娶,便稍作送终之衣。[12]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赘婿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即女方的条件比男方优越,女性在择偶方面握有充分的主动权。等到俩人的孩子长大成人,丈夫才有权利带妻子回自己的家中。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如果夫妻二人未有生育或是孩子还未长大成人,在这种情况下丈夫被妻子抛弃,那么孩子一定是归女方所有。其实,这一假设是可以得到证实的,在我国上古时期就早有这种风俗,如《诗经·我行其野》描写的就是赘婿被其妻无情抛弃。
当时还有一种游女风俗盛行,这与朝鲜风俗好淫不无关系,而这种“夫无常人”的婚姻状态也会导致很多孩子只知道自己的母亲,并不认识自己的父亲。
如《北史》中就有如下一段记载:性多诡伏,言辞鄙秽,不简亲疏。父子同川而浴,共室而寝……风俗尚淫,不以为愧,俗多游女,夫无常人,夜则男女群聚而戏,无有贵贱之节。有婚嫁,取男女相悦即为之。男家送猪酒而已,无财聘之礼。或有受财者,人共耻之,以为卖婢。[13]
《隋书》中也有相似的记载:性多诡伏。父子同川而浴,共室而寝。妇人淫奔,俗多游女。有婚嫁者,取男女相悦然,即为之,男家送猪酒而已,无财聘之礼。或有受财者,人共耻之。[14]
《资治通鉴》一书记载了唐使陈大德前往高句丽出使时,遇到了很多被俘后留居于此的隋兵,这些隋兵向陈大德说道:家在某郡,隋末从军,没于高丽,高丽妻以游女,与高丽错居,殆将半矣。[15]连如此众多的被俘隋兵尚能全部在游女中找到妻子,足以证明游女数量之庞大。
二卵生神话深层崇拜剖析
在朝鲜的上古时期,很多民族信仰与风俗都和禽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史料与考古学发现及民俗研究中,朝鲜鸟崇拜的现象比比皆是:朝鲜半岛北方居民鸟夷人,用鸟名作为官名,半岛南方居民马韩人举行“苏涂”仪式诠释对鸟的崇拜,辰韩人在矩形葬礼时有“为尸体戴上鸟的翅膀”的习俗;都充分阐释了朝鲜人将鸟禽视为神圣、崇高的象征意义。纵览朝鲜的卵生神话,不难发现,其鸟崇拜思想是可以分为南北两大区域的。南方主要是指南海的沿岸平原,而北方则主要是指渤海湾的沿海平原;与之形成对应,南方崇拜的鸟类主要是喜鹊和鸡,北方崇拜的鸟类则主要是苍鹰、信鸽、布谷鸟等其他鸟类。
朝鲜南方崇拜喜鹊和鸡,好以二者作为图腾,这点在新罗神话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三国遗事》中有一段《脱解神话》,讲述的是有一只载有鸟蛋的船停在了鸡林东侧的阿珍浦口,然后有数不胜数的喜鹊飞到这只船上,由它们孵蛋,最终生出了脱解。时人从喜鹊的“鹊”字中,截取了左半边的“昔”字作为脱解的姓。由此可见,他们是视喜鹊为一种吉祥之鸟、聪睿之鸟的。此外,朝鲜的民俗里还有“喜鹊叫,贵人到”的俚语,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对喜鹊的喜爱之情。而这一则神话故事,同样可以用来说明朝鲜人对鸡的崇拜。生下脱解的地方,原先叫做始林,仅仅是因为有鸡在此鸣叫,故改名为鸡林,甚至改国号为鸡林。其实,朝鲜人对鸡的崇拜,实则是一种对鸟的崇拜的变种,归根结底还是鸟崇拜。
朝鲜人崇拜鸟,甚至把鸟作为一种图腾,实际上反映出他们对天神的崇拜,因为他们是将鸟视作天神派来的使者,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依旧模糊不清。而图腾崇拜恰恰就是一种最早的原始人类所信奉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往往会和祖先崇拜联系在一起,氏族的图腾既是这个氏族的保护神,同时也可以充当这个氏族的始祖神。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的死亡率远远高于出生率,人们对于生殖生育能力的期望值非常高,这也是新石器时代的先民怀有虔诚生殖崇拜的根本原因。禽鸟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且男性生殖器官的外形与之相似,从而衍生出人类对于男性生殖的某种崇拜。这一方面是源于当时的人类已经认识到男性生殖器官的功能,另一方面则是由当时游女之风盛行、时人不识其父所导致。因为人类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知道性交与女性受孕之间的关系,所以早期的生殖崇拜都是针对于女性的生育能力。直到后来,人们发现没有经历性交的女性是无法受孕生育的,进而逐渐关注并发觉了男性所特有的生殖能力。这一机能的被普遍认知,则让有着种族繁衍使命的人类开始加以深深地崇拜。再加上鸟的“卵”和男性的“卵”形状相似,禽鸟的头颈部也与男性的生殖器官形状相似,于是“男阴义”与“鸟卵义”逐渐形成了对应关系。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的理解日益加深,对自身能力的认知也不断深化。人类逐渐知晓了生育的过程与奥秘,知道了自己的祖先是人,而不是禽鸟或其他动物,于是产生了祖先崇拜,但与此同时,原先的图腾依旧为人类所信奉,由此又衍生出崇拜人鸟合一的形象。这种崇拜既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的崇拜,也反映出人类对自己祖先的崇拜,这是一种观念的外现,表达了人类的认识——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再往后,神话崇拜中的鸟元素日益减少、终至消失殆尽,这一“鸟——人鸟合一——人”的过程,体现了人类思维与认知的愈发成熟,人类已经意识到,自己或是祖先们以前所崇拜的对象是不准确的,于是他们在后来的神话中逐步地加以纠正。
以此反观朝鲜的卵生神话,其神话人物的母亲一般都是明确的,但父亲却很模糊,一般统称为国王或是大帝等。从这一点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卵生文化和天降文化原先是相互融合的关系,但后来天降文化日益发达,压倒了较为落后的卵生文化。而天降神话的产生是和父系制的确立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的,从天降神话的内容与形式中,我们都可以窥见父系制以及该历史时期的一些社会现象。在百济神话和高句丽神话中,母亲只是一个桥梁,其作用仅仅局限在将上帝之子送往人间,这一点是需要我们倍加注意的。这是因为天降神话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虽然也是源于一种超自然的精灵崇拜,但它受到了萨满教的影响,而萨满教就是在原始共同体瓦解前后发展起来的。在朝鲜人类学的发展史中,母系制是贯穿于整个旧石器时代的,甚至是在新石器时代、乃至青铜器时代,都有其残留的影子。所以,图腾崇拜是于旧石器时代发展起来的,朝鲜的卵生神话反映的则恰好是朝鲜族人由母系氏族时期向父系氏族时期过渡的这一历史阶段。
三结论
神话是一个民族发展初期的写照,每一个民族自有的神话都能体现出原始人类在生活上与心理上的某些共性特征。在原始人类的眼中,天地和人类一样,也会有生老病死;在他们的原始思维中,人和自然则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因此,原始人类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生命、有性别,甚至是有灵魂的。而“卵”,作为一种超自然的生殖能力的象征,广泛出现在神话中,说明原始人类将之视为万物的起源,这是符合其原始思维特征的。由此可见,原始人类在对万物的起源进行思索时,已经发现了禽鸟类等卵生动物的繁殖方式,并且直接从中获得启发。但他们当时没有物种的概念,不可能认识到禽鸟的卵只能生禽鸟,他们觉得卵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生物都是从这些卵里生出的。然后他们以原始思维进行推广,就得出了“卵是一切生命之源”的结论,并且热衷于以“卵生”来阐释物种的产生,所以出现了大量的卵生神话。朝鲜卵生神话因其特有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其他卵生神话与始祖神话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它们提供了很多新鲜养分。而当时毗邻地的相近民风,更是促进了卵生神话在东北亚地区的泛滥。
注释
[1]《隋书》卷八一《高丽传》。
[2]《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序》注引《博物志》。
[3]《水经注疏》卷八“济水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段熙仲点校本,第786-788页。
[4]姜维东,《高句丽淫风析源》,《博物馆研究》,2001年第1期。
[5]《三国志》卷三〇《乌桓传》注引《魏略》。
[6]《三国志》卷三〇《弁辰传》。
[7]《魏书》卷一〇〇《高句丽传》。
[8]《周书》卷四九《高丽传》。
[9]《隋书》卷八一《高丽传》。
[10]《北史》卷九四《高丽传》。
[11]《新唐书》卷二二〇《高丽传》。
[12]《三国志》卷三〇《魏志·东夷·高句丽传》。
[13]《北史》卷九四《高句丽传》。
[14]《隋书》卷八一《东夷传·高丽传》。
[15]《资治通鉴》卷一九六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八月条。
参考文献
[1]叶舒宪.神话意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黄任远.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3]陈勤建.中国鸟文化[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6.
[4]萧兵.中国文化的精英——太阳英雄神话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5]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6]高福进.太阳崇拜与太阳神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关捷.东北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
[8]杨军.高句丽民族与国家的形成和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9](芬兰)E.A.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全三册)[M]. 李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0]秋浦.萨满教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1]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12]马晓京.图腾柱文化象征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3]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4](苏)海通..图腾崇拜[M]. 何星亮,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5]罗景沫.韩国的神话研究[M].韩国:教文社,1993.
[16]李福揆.夫余、高句丽建国神话研究[M].韩国:集文堂,1998.
[17]金烈圭.韩国神话与巫俗研究[M].韩国:一潮阁,1977.
On Transmutation of Myth of Oviparity in Korean Legend
Lei Ting
(North Korea-South Korea School of Science,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0, China)
Key words:Korea; myth of oviparity; birds-adoring; custom
Class No.:I312.077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