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娟,段晓彦,王进礼,杨 帆
救援官兵战斗应激反应心理干预工作模式的建构
张月娟1,段晓彦2,王进礼1,杨 帆1
灾难救援已成为武警部队一项重要的非战争军事任务。突发的高风险、高强度的救援任务会使官兵产生应激反应,甚至发生应激障碍。心理干预是救援官兵应激障碍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在预防、缓解、治疗应激反应及障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专业性作用。本研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救援官兵心理服务的实践工作经验,在“大干预”概念下,提出“两结合、三阶段的综合心理干预工作模式”,即预防性心理干预与反应性心理干预相结合、心理治疗性干预与教育发展性干预相结合的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三阶段干预模式,并对每个阶段的干预目标、内容及策略方法进行了探讨。
应激反应;心理干预;工作模式;救援官兵
美国国防部(1999)将军人在战争或者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经历了压力事件而产生的期待性的、预测性的、情感性的、智能上的、身体上的或行为上的反应统称为战斗应激反应(combat stress reactions, CRRs)[1]。与战争相比,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参战官兵所完成的任务性质不同,客观的任务条件,以及参战官兵所面临的威胁和压力不同,所以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官兵出现的应激反应具有不同的特点,相应的心理干预工作模式也有不同。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到雅安、岷县、鲁甸地震等,武警部队均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害现场实施救援。突发的高风险高强度的救援任务会使官兵处于心理应激状态,产生应激反应。研究救援官兵的应激反应状况、特点,并以此制定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建构心理干预工作模式,对减少非战斗减员,提高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本研究在对救援官兵应激反应心理干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救援官兵心理服务的实践工作经验,对救援官兵应激反应的心理干预工作模式做一探讨。
救援官兵面对惨烈的灾难场面和艰巨的救援任务,产生应激反应是一种自然的普遍的和正常的心身反应[2]。研究表明,救援官兵应激反应表现为急性应激反应和延迟性应激反应。
1.1 急性应激反应 救援官兵普遍的急性应激反应表现在情绪、认知、行为,以及生理等诸多方面。情绪反应包括心情压抑、恐惧、焦虑、自责感、无力感、紧张易怒等;认知方面可表现为闯入性回忆、难以做决定,记忆、注意减退、疑惑等;行为方面表现为少语、回避谈论灾难场景、动作变形、孤僻、警觉等;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慌、头昏、食欲减退、胃肠功能紊乱、肌肉紧张疼痛、身体疲惫、易惊醒、噩梦、失眠等[3,4]。李权超等[5]研究表明,官兵感到身心最疲劳的时间是救灾第4~6天,至救灾第3周后,严重应激反应的官兵比例下降为9.3%。王进礼等[6]研究表明,85%的救援官兵在救灾10 d后心理应激反应得到缓解。崔红等[7]通过对救援官兵的质性访谈表明,多数官兵报告应激症状在1~3周内缓解或消失。但也有一定比例的官兵应激症状比较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出现急性应激障碍。
冯正直等[8]对752名汶川地震早期救援官兵执行任务1周内进行调查,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为15.0%。李玲等[9]对首批进入汶川地震中心映秀镇参加灾区现场救治的147 名军队医务人员进行评估,诊断为急性应激障碍的有21人,占14.3%。王志忠等[10]对225名汶川抗震救灾官兵进行调查,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为14.1%。官兵急性应激障碍表现最多的具体症状包括: 强烈的心理痛苦烦恼、反复闯入性痛苦性回忆、噩梦、睡眠障碍、创伤事件场景的重现、兴趣下降、烦躁不安和易怒、过度机警状态等。可见,救援官兵急性应激反应普遍,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较高。
1.2 延迟性应激反应 军队心理工作者在救援任务后不同时间点对救援官兵延迟性应激反应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平时。王焕林等[11]对执行地震救援任务6个月后的军人整群分层抽样1056人进行调查,PTSD患病率为5.97%。胡光涛等[12]于汶川地震1周年时,随机抽取16个调查单位覆盖汶川地震各任务区救援部队共1176名救援官兵作为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救援官兵PTSD现患率为3.45%。宋端铱等[13]对470名地震救援军人连续随访 2 年的研究结果显示,救援任务6个月时点确诊PTSD 患者 35 例,患病率为 3.42%, 其中 56.25%在24 个月仍未痊愈; 24个月时点随访,PTSD 患病率为 2.13%,其中90%为6 个月时已确诊PTSD患者,这样的研究结果表明,PTSD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自然缓解率低。
综上可见,无论是急性应激障碍还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均在灾难救援任务中有一定比例的发生,不仅会为官兵本身带来痛苦,且严重削弱部队战斗力。研究表明,心理干预是救援官兵应激障碍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在缓解和消除应激反应,预防和治疗应激障碍,增强心理机能,促进官兵心理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专业性作用[14,15]。近几年部队心理学工作者依据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干预实践经验,提出并实践了许多心理干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总体来说,尚缺乏整体系统的工作模式,为使救援官兵应激反应心理干预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探讨提炼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建构科学规范的心理干预工作模式十分重要。
心理干预以预防和减轻救援官兵的战斗应激反应,防止和降低应激障碍的发生,保障官兵的心身健康,同时增强官兵的心理功能,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成长,提升战斗力为根本目标。据此,笔者以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借鉴积极心理学看待应激和创伤的视角和应对策略,结合部队特点及我们的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两结合、三阶段的综合心理干预工作模式”,即预防性心理干预和反应性心理干预相结合、心理治疗性干预与教育发展性干预相结合的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三阶段干预模式[16,17]。这种工作模式将心理干预的概念进行了扩展性理解,在“大干预”概念下,重视应激后干预的同时,更加强事前预防性干预,所以不仅包含了任务中干预,还包含了任务前干预;在重视缓解应激症状,治疗应激障碍的同时,更重视从积极的角度,进行心理成长取向的干预,所以干预延伸到了任务后阶段;并且,在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干预目标、内容及策略方法。
2.1 任务前心理干预 任务前包括平时工作训练以及接到任务命令到达救援现场前的时间段。此阶段心理干预的根本目标在于预防,通过心理教育、心理辅导以及心理训练等策略方法使官兵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健全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应对应激抵御危机的能力,预防和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
此阶段工作内容和方法包括组建由部队心理医生、部队精神科医生、部队心理骨干等人员组成的心理应激干预小组。心理应激干预小组要制定官兵救援心理应激干预预案;定期举办心理教育讲座,为官兵教授心理卫生知识,传授心理自我调节方法,对官兵提出的心理问题解惑答疑,增强官兵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以及面对心理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为官兵进行团体心理训练,诸如以认识和接纳自我、人际关系与交往、归属和凝聚、团队协作、挫折与应对等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训练都能够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起到预防战斗应激的作用;加强平时的救援情景模拟训练。救援情景模拟训练是一种心身适应性训练,可使官兵认识救援情景,体验救援任务下需要承受的生理和心理负荷,提高官兵对救援任务的身心适应性,从而降低实战恐惧,降低实战应激反应程度。
当灾难发生,部队接到救援任务命令后到达救援现场前,见缝插针的心理工作也是重要的。如对救援官兵进行心理应激常识及应对应激的自我调节方法等教育;在允许的范围内对执行的任务向官兵进行说明,让官兵了解任务的特点和要求,以及为完成任务部队所具有的条件和保障,以增加他们对任务的理解和控制感;对官兵进行使命感、责任感、不畏艰难、团结协作等教育,以激发官兵的战斗精神,战斗精神是救援官兵认识、情感和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支配和影响官兵完成战斗任务的巨大精神力量。
2.2 任务中心理干预 任务中是指官兵在救援现场执行救援任务。此阶段心理干预的目标在于通过心理评估、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策略方法为官兵提供心理支持、缓解官兵救援战斗应激反应,识别并处理应激障碍,减少非战斗性减员,提高救援战斗力。
2.2.1 干预原则 根据应激理论以及心理干预的目标,此阶段的心理干预应遵循以下原则[18-20]:第一,及时性原则。心理干预应即刻、及早、就近,以有效缓解官兵的应激反应强度,并有效防止应激反应的持续和慢性化。第二,正常化原则。对官兵的应激反应不要轻易武断贴疾病标签,应持“正常反应”的理念,并把这样的理念传达给救援官兵,以增强官兵的自我效能和自我调控感,充分调动自身的力量应对应激反应。第三,分层干预原则。官兵执行的救援任务不同,个体素质不同,应激反应也存在个体差异。通过心理评估依据上述差异将救援官兵分成不同的群体,分别采用更针对更有效的干预方法,提高心理干预的效率。第四,综合性原则。多种干预方法综合使用,以提高干预效果。如心理教育、心理训练、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等相结合,心理干预和生理干预相结合等。第五,积极赋义原则。在“共情”救援官兵的痛苦的同时,要充分关注和挖掘其言语和行为中积极的力量和闪光点,并予以强化,不仅注重缓解消极的应激反应,同时更要引导官兵认知应激的积极的一面,认知从痛苦中产生的积极变化,把应激当成心理历练的契机,从而获得心理的成长。第六,心理评估与心理干预相结合原则。心理评估是心理干预的重要环节,心理评估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所以心理评估一定要与心理干预相结合,评估仅仅实施心理评估,可能会对处于应激状态的官兵造成二次伤害。
2.2.2 干预技术 任务中心理干预是在任务现场这种特殊的情境和阶段里进行的工作,这就要求干预方法有确实的理论基础且简便有效。
2.2.2.1 支持性技术 给予心理支持是救援心理干预最基本最首要的工作内容。尊重、共情、倾听等心理咨询基本技术,都会为救援官兵提供心理支持,缓解应激反应。尊重是对应激反应官兵无条件接纳和爱护的态度。尊重意味着接纳官兵身上出现的所有应激反应,接纳他的情绪表达,相信他有内在的正性资源,具有自愈的能力等。共情是要站在救援官兵的角度去体会和理解其想法以及情绪感受,并给与反馈,准确的共情会使官兵感到被理解,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倾听是指全神贯注地听官兵的诉说,通过言语和身体姿态等非言语行为向官兵传达“我在很有兴趣地听你诉说,我能理解和接纳你”的信息。仅仅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就会有效促进官兵的情绪表达,释放他的压抑和困惑。另外,和谐凝聚的团队氛围,战友间的协同作战,分享分担,相互信任和鼓励等都会使官兵产生支持感和力量感来应对应激反应。为官兵提供充足规律的饮食、饮水、减少过度持续疲劳作业,定时轮班换岗,保证有效休息和睡眠、保证洗澡等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措施,也是对官兵减少应激反应,提高战斗力的有效支持。
2.2.2.2 稳定化技术 稳定化技术旨在帮助出现明显应激反应的救援官兵学会建立内心的稳定性,寻找内在的正性资源,增加自身的控制感,从而增强自身应对应激反应的能力。“蝴蝶拍”、放松训练、安全岛技术,以及保险箱技术都是常用的稳定化技术[20]。
2.2.2.3 团体心理活动 团体心理活动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和指导的一种心理干预方法。它以活动为载体,成员参与其中,相互作用,在这样的过程中观察、体验、感悟、思考、分享、学习,获得成长。相对于一对一的个别心理干预方法,团体心理活动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对救援官兵的心理干预中,通过设计不同目标主题的团体心理活动,可使官兵疏泄负性情绪,释放紧张和压力;分享应对应激自我调节的方法,相互鼓励和支持,获得积极能量,提高抗挫折能力;可使战友间关系更加紧密和谐,增强对团队的归属感,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2.2.2.4 严重事件应激汇报技术 严重事件应激汇报技术(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CISD),是Mitchell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针对应激事件救援工作者的团体干预方法,后经完善并广泛应用于经历各种创伤的人群[21]。CISD是一个指导性、支持性、结构化的团体进程,分介绍、事实描述、想法、反应、症状面对、指导、重新出发等七步进行。通过在支持性环境下进行情绪表达和宣泄,具有相同经历的成员间更易相互理解和支持;成员间许多相似的想法、感受和情绪的分享,会使成员认识到自己的反应是大多数人都会出现,是对非正常情景的正常反应,这样可减轻成员对自己反应的焦虑恐惧和自责等;通过相互交流应对方法还会使成员获得间接经验,学习新的应对策略。CISD可用于救援官兵应激反应的干预。要注意的是, CISD适用于小的同质性官兵团体,应激反应发生后尽早实施,团体的指导者应是心理干预专业人员。
2.2.2.5 认知调整 救援官兵对救援任务以及在救援中发生的事件的看法、判断以及评价等认知是决定其应激反应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其采取的应对方式。救援官兵诸如内疚、自责、挫败,以及愤怒等负性情绪反应与他们过于绝对、片面或夸大等不合理的认知方式不无关系。所以在心理干预中,干预者要善于通过与官兵的交谈和行为观察等,搞清楚那些引发官兵负性情绪的事件到底对他意味着什么,他对这些事件的影响是如何看的,他的观点是符合实际的还是偏差的,是否存在消极的自我否定的成分等等,认知调整技术就是通过帮助官兵识别出负性情绪背后的不合理的想法和观念,加以纠正和调整,引导官兵学会更切合实际的、更灵活的、更全面的、更积极的认知和评价事件以及自己的应对资源,学会选择积极的应对策略和有效的应对技巧,从而改变自己的负性情绪,提高应对能力。在认知治疗方法中,Ellis提出的合理情绪治疗技术在心理救援中被广泛采用。
2.2.2.6 心理评估技术 心理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客观准确了解救援官兵的应激反应状况,以便根据应激反应的差异状况进行分层的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救援中心理评估的方法包括对官兵的行为观察、集体晤谈、对基层带兵干部及骨干进行线索调查、以及使用针对评估应激反应的简便易行的心理问卷实施团体调查等。灵活使用上述各种心理评估方法一是了解救援官兵心理应激的程度和一些共同的问题,二是找出应激程度较高,需要重点心理干预的个体[22]。
以上各种心理干预技术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结合起来进行,方法的选择要依据分层干预和综合性干预的原则,即对处于不同应激状态的官兵采用不同的更具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方法。
2.3 任务后心理干预 任务后是指官兵完成救援任务回撤营区。此阶段心理干预的目标在于通过心理评估和诊断、心理咨询和治疗,追踪创伤后应激障碍;通过心理教育激发官兵积极潜能,促进官兵心理成长。
救援任务完成并不意味着心理干预的结束,任务后干预是整个干预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灾难救援带来的应激反应以及心理影响并不一定在短时间内就完全消除,有些官兵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存在如身心疲劳、紧张焦虑、抑郁烦恼以及睡眠紊乱等问题,还有官兵可能表现出持续警觉紧张、创伤情境的反复闪回以及退缩回避等PTSD的症状。从另外一个角度,广大官兵执行救援任务以及在应对应激反应的过程中,酝酿了积极的变化,身心得到了历练,表现出心理的成长。所以,任务后心理干预应依据痛苦和成长共存的事实,干预的内容应着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少数官兵PTSD的追踪评估和干预;另一方面为面向广大官兵的以心理成长为导向的教育。
2.3.1 PTSD的追踪评估和干预 救援任务后,PTSD在救援官兵中存在一定的发生率。PTSD病程多迁延,自然恢复率较低,给官兵造成心理痛苦。所以救援官兵PTSD的追踪评估和干预是任务后心理干预中的重要内容。
采用团体筛检和临床个别诊断的方法,确定PTSD的官兵,采用生物、心理和社会等综合方法进行干预。针对PTSD的症状可适当采用药物治疗;为患者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对其重建安全感和健康恢复是非常有用的,心理治疗更为重要。认知行为治疗被证明是有效的。眼动脱敏再加工技术(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EMDR)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新方法。该技术对于改善PTSD患者的侵入性记忆想象、消极的自我暗示、躯体的焦虑反应等症状十分有效[23]。
2.3.2 以成长为导向的心理教育 积极心理学认为,应激或创伤对个体的影响不局限于负性的或病理性结果,更应关注其引发心理成长的积极结果。“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的概念代表了这一积极观点。这个概念是由Tedeschi和Calhoun[24]1996年正式提出并使用的,他们将创伤后成长定义为在与具有创伤性质的事件或情境进行抗争后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有关官兵救援的实践和研究一致显示,官兵执行救援任务均有不同程度的自我觉知到的积极变化,即创伤后成长,尤其体现在人际关系和个体力量等方面,例如感觉与战友的关系更加亲密了,对人们美好的一面有了更深刻的领悟,更愿意帮助别人,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更珍惜每一天的生活,对自己生命的价值有了更多的欣赏等;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比想象中的更坚强,从而有了更多的因发现自己的潜能带来的自信感等[25]。
执行高应激的救援任务是官兵成长的契机,正所谓战斗中成长。救援官兵在救援现场目睹伤亡,废墟以及幸存者悲伤,可能产生恐惧、闪回、噩梦等负性应激反应,但同时也触发对生命的同情和珍惜及助人的动机和责任感;在与战友并肩作战,共同面对生命威胁,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官兵们更能体验到同甘共苦的战友情、体验到个人对团队的依靠以及团队给予的安全感和力量;在克服自己的恐惧等负性体验、超负荷持续作业的过程中以及救援任务的成功完成,官兵也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从未发现的自己的坚强以及巨大的潜能,从而产生自信感。
可见,心理成长是官兵执行任务后的更普遍的心理结果。在任务后心理干预中,要强化创伤后成长的理念,并把这种理念传达给广大救援官兵。可以通过心理教育或团体心理活动的干预方法,充分关注和挖掘官兵感受到和表现出的积极变化,指导官兵主动认知从应激中发生的积极变化,并把这种积极变化视为一种历练,一种“获益”,成为成长和发展,提升战斗力的心理资源。
综上所述,救援官兵战斗应激心理干预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关乎官兵身心健康,关乎部队战斗力。建构综合性的心理干预工作模式将有利于心理干预工作的科学规范和切实有效。
[1] Kennedy C H, Zillmer E A, 贺岭峰,等.军事心理学[M]. 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9-180.
[2] Guo Y J, Chen C H, Lu M L,etal.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mong professional and non-professional rescuers involved in an earthquake in Taiwan [J].Psychiatry Res,2014,127(1-2):35-41.
[3] 朱 霞,杨业兵,张华军,等. 重大军事任务下军人急性应激反应特点[J]. 心理科学,2011,34(5):1269-1273.
[4] 张月娟,王进礼,杨 帆,等. 官兵救援心理应激反应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9(10):949-532.
[5] 李权超, 陈星伟, 杨 阳, 等. 震灾救援官兵心理应激变化规律及启示[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23(5):62-67.
[6] 王进礼,张月娟,赵春云,等. 官兵地震救援心理应激反应状况的调查分析[J]. 武警医学,2009,20(3):209-212.
[7] 崔 红,牛 晟,顾克胜, 等. 重大灾难救援人员心理应激状况的质性研究[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13(2):25-27.
[8] 冯正直,杨国愉,李 敏,等. 汶川地震早期救援官兵心理应激特点及相关因素[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0,28(1):1397-1398.
[9] 李 玲,王延江,于瑞英,等. 汶川地震早期军队救援医务人员的心理应激状况[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9):671-672.
[10] 王志忠,王晓兵,王晓霞,等. 抗震救灾部队官兵急性心理应激障碍调查[J]. 人民军医,2009,52(9):557-558.
[11] 王焕林,过 伟. 中国汶川地震一线救援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C]. 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9: 619.
[12] 胡光涛,李学成,李 敏,等. 汶川地震1周年救援官兵心理应激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6):607-610.
[13] 宋瑞铱,顾克胜,杨 征,等. 汶川地震救援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两年随访及影响因素分析[J]. 军事医学,2011,35(8):573-577.
[14] 宋梓祥,李光耀,李 宁,等.抗震救灾对救援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干预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1):54-55.
[15] 甘景梨,张东卫,赵兰民,等.心理行为干预对抗震救灾官兵心身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4):403-405.
[16] James R K, Gillil B E,高申春,等. 危机干预策略[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0-17.
[17] Shochet I M, Shakespeare-Finch J, Craig C,etal.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moting Resilient Officers (PRO) Program [J]. Traumatology, 2011, 17: 43-51.[18] 胡光涛,宋 航,龙冬梅. 地震救援中军人心理应激障碍的预测和早期干预[J]. 西南国防医药,2014,24(1):105-106.
[19] 杨国愉,戴 琴,冯正直,等. 地震救援军人整合心理干预模式初探[J].中国健康教育, 2011,27(5): 383-386.
[20] 李德运,张建新. 灾变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M].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11:59-82.
[21] 倪春林,桑志芹. 严重事故应激汇报的效果[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4):289-293.
[22] 张月娟,郝立君,段丽萨,等. 灾难救援中的心理评估[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7):408-411.
[23] 单 敬,田 宝,冯孟哲. 眼动脱敏再加工与自我状态疗法在创伤障碍性疾病治疗中的整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3): 250-252.
[24] Tedeschi R G,Calhoun L G. The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J]. J Trauma Stress, 1996, 9:455- 471.
[25] 张月娟,王进礼,赵 蕴,等. 424名武警官兵救援创伤后成长状况的调查分析[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8):744-746.
(2015-02-04收稿 2015-03-24修回)
(责任编辑 梁秋野)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odel of combat stress reactions soldiers engaged in rescue
ZHANG Yuejuan1, DUAN Xiaoyan2, WANG Jinli1, and YANG Fan1.
1.Military Psychology Section; 2.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 Logistics University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Tianjin 300309, China
Disaster rescue has become a major non-war military task for PAPF. Soldiers may develop stress reactions, and even stress-related disorders under unexpected risk and hard rescue task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s a protective factor plays a vital professional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tress-related disorders. Depending on the literatur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 of psychological rescue, we developed a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odel of “two combinations and three stages”. The “two combinations” refers to combining preventive with reactive interventions, and combining therapeutic with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The “three stages” refers to before, amidst, and after rescue tasks. The aims, contents, and methods in the each intervention stage have been discussed.
stress react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work model; rescue soldiers
张月娟,博士,教授,E-mail:zhangyuejuan1026@126.com
300309 天津,武警后勤学院:1.军事心理学教研室,2.科研部
R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