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韩洪乡上舍小学 宋肖玲
经常听到有老师抱怨,为什么有的知识讲过很多遍,下次遇到还是不会,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也值得我们反思,究其原因,绝大部分是因为该生在课堂的参与度不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笔者认为一方面是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
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师对某一环节的设计,提问和追问的程度,以及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是否给学生留足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等。
如三年级数学《重叠问题》作为小学阶段的一个难点,许多教师的做法是引导或帮助学生画出集合图,找出重叠部分,借助图形列算式,可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图形的意思,为什么有的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原因是没有理解了重叠问题的实质。特级教师徐长青在执教这一课时,他首先设计了学生猜拳和抢椅子的游戏。接着,让做游戏的同学站起来,这时只有6人站起来,教师反问,不是7个人吗?还差谁?当学生说齐了,教师疑惑地问:4+3=6?这时再请呼啦圈帮忙,让猜拳和抢椅子的同学都站到呼啦圈里,学生们从刚开始离得很远到很近再到把呼啦圈拉成交叉,经历这一过程,接下来的画图和列式就水到渠成了,学生都明白了一共是3+4-1=6人,这里的1是重复了1人,徐老师这一设计有效突破了难点。
如黄爱华老师在执教《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有学生汇报:姚明2007年投球的命中率为50.7%。黄老师顺势追问:这里的50.7%是什么意思?生答:50.7%表示姚明投了100个球,进了50.7个球。这时教师没有做任何评价,而把目光转向全班,这时有学生说:怎么能用0.7个球呢?应该说是大约进了50个球,也有学生认为应用“四舍五入”法,大约进了51个球……这时,黄老师又追问:姚明是不是只投了100个球?此问一出,学生们马上陷入思考,正是黄老师的这一问,问到了学生的心坎里,也指向了百分数的实质,我们很多老师在教学时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可大多一带而过,因而顾此失彼。
其实,没有孩子不渴望知识,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先让学生想:看到课题你能想到什么,然后再让学生大胆猜测圆柱的体积与什么有关,怎样计算?你敢挑战吗?这样一来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由于学生有圆的面积的分割经验,所以马上就动手操作起来,我在教学时,学生就探索出了(1)V=S底h(2)V=S侧r÷2(3)V=πr2h(4)四个公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我们还应关注学生的语言的参与、思维的参与以及动手参与。
语言是师生、生生之间沟通交流的载体,学生说话实质是思维外化的过程,学生一节课的发言数量及质量是衡量一节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如我在教学完《通分》后问:除了教材上的方法外,你们还能想出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吗?
生1:通分子法。把两个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然后比较大小。
生2:小数比较法,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进行比较。
师: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
生3:交叉相乘法,即第一个分数的分子与第二个分数的分母相乘,第二个分数的分子与第一个分数的分母相乘,用相乘的积比较大小。例如 ,比较的大小时,6×8=48,7×7=49,因为48<49,所以
师:这里的6×8=48、7×7=49表示什么?
生:4:48表示分子与分母的乘积,49表示分母与分子的乘积。
师:为什么根据它们相乘的积48<49,就断定呢?
生4:因为……
生5:老师,48是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8倍以后的分子,49是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7倍后的分子,因为他们的分母相同,所以只要比较分子就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师:这种方法与教材上通分的方法有什么联系呢?
生6:这样做实际上就是给这两个分数通分。
师:的确是个好办法,有没有不足呢?
生7:我试了一下,用这种方法比较和较难,不像通分好。
正是因为学生积极的语言参与,才有了课堂的精彩。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课堂思维量的大小直接决定数学课堂的效益。如在复习圆柱时出了一道拓展题:张师傅要用一张长18.84dm,宽12.56dm的长方形铁皮围成一个圆柱,问:围成的圆柱体积是多少?不一会就有学生做出了答案,一种是以18,84为底面周长,12.56为高;一种是以12.56为底面周长,18.84为高,当然算出的结果也不同,这时我马上追问:为什么是同样一张铁皮围成的圆柱,它的体积大小却不同呢?怎样才能围成一个体积更大的圆柱呢?学生也产生了疑惑,马上动手操作起来,在一番动手与讨论交流后,学生终于得出了答案。所以,课堂上一定要保证学生的思维参与。
皮亚杰说:“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指尖上的。”这里强调了学生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这里的操作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这样才能相得益彰。
总之,只有教师抓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盲点”去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才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