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静
(湖南理工学院 外语学院,湖南 岳阳414006)
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EFL)即英语作为外语。英语阅读是直接接触英语,及时获取各种信息,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途径。阅读理解的本质就是解读语篇所蕴涵的语义的总和。读、写关系密切。大量的阅读是学会写作的首要前提。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包括自上而下(Top-downmode)与自下而上(Bottom-upmode)的教学法影响下,我国学生英语作文中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篇章组织能力方面最为突出。如:结构混乱,重点不突出;论述迂回(approach by indirection);内容单薄,衔接不当;缺乏逻辑性,有论断(assertion)而无论据(proof)等等。[1]那么要想成为一位成功的写作者,应该从那些方面来提高呢?
现代英语写作教学理论强调读写结合为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篇章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以及认知语用学等交叉学科的兴起,对阅读的本质和理解过程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Rumelhart的“交互理论”和Stanovich的“层次模式”(合称为语篇交互-层次理论)对阅读教学的提高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语篇问题。
外语专业的精读课教学中常用的是“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mode),该模式受语法翻译理论影响,依赖语法分析来理解语义,过分注重句法结构,从单字讲解入手,逐步扩大到短语、句子和篇章的含义剖析。该模式培养的结果往往是阅读者对所读材料的内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虽然对这个语篇中的字、词完全认识,但对整个语篇的语言内在逻辑结构和篇章结构模糊不清,达不到对篇章整体的准确理解。传统的阅读课多采用“自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以受认知心理学影响的“图式理论”为基础,从篇章的整体即自上而下来逐步探讨篇章的主题思想、关键句子的意思和重要词汇的认知。自上而下的篇章分析法比自下而上模式虽然进步了不少,开始从宏观篇章的角度对语篇进行分析研究,但这种模式虽然强调了通过使用上下文线索或背景知识等各种阅读策略来进行上层信息的预测,但却忽略了对单词、词语及语法形式等下层信息快速而准确的辨认,读者若没有相关充足的背景知识的话,那么预测将是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
Rumelhart与Stanovich的的交互-层次阅读模式认为阅读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各层信息交互处理的互动过程。Stanovich认为,如果阅读者对词的辨认速度慢或者辨认不出,但如果他/她具有充足的文章背景知识,那么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可以弥补他/她在的辨认上的不足;反过来,如果阅读者对文章话题了解不足但却熟知篇章中的词汇,那么他/她可以从词的辨认开始来理解篇章,主要依靠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2]也就是说,在Rumelhart与Stanovich的交互-层次理论中,不论信息结构层次的高低,任何一个层次的信息都可以不断地与其它层次进行交流,在此意义上这种模式是交互性的;当阅读者的某个信息不足时,他/她可以依靠其它的信息来源,在此意义上这种模式就是互补性的。
阅读是对语篇进行解码从而理解深层意义的过程,而写作正好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即写作者将要表达的意义进行编码组织成语篇的过程。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写作者应具有读者意识,要意识到读者将如何判断语篇的连贯性。另外,写作者应该对阅读解码过程有一定的了解,这种知识能够帮助他/她更有效的编码。
英汉篇章类型、主位-述位推进模式、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性、以及足够的共享知识等都是写作者应该了解的阅读解码知识,如果在英语精读或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篇章的角度来了解这些阅读解码知识的话,那么我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一些语篇组织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解决。
对我国大学生的英语篇章思维模式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篇章思维模式与英美本族人不同,带有隐伏型思维模式的特点,即,阐述时不从主题入手,而是用各方面的情况和问题给以明示或暗示,最后才归位到主题”[3]。通过英汉篇章类型对比,可以看出:
(1)叙事型文体图式:a.开始叙述故事前往往有个梗概;b.走向(orient),确定时间、地点、人物和情景等;c.叙述过程,一般是过去时,按照时间顺序介绍;d.一个任意的结尾,正式示意叙述终结了;e.各种形式的评估。指出叙述的角度和对它的而理解。[4]
(2)议论型文体图式包含三个层次:微观命题(m icro-proposal)、宏观命题(macro-proposal)和顶层结构(top-level structure)。微观命题是议论文的次要观点,是宏观命题的扩展或说明;宏观命题是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它们构成议论文的核心内容;顶层结构是议论文的整体组织原则,体现了文章内容最基本的逻辑关系。[5]
(3)科技文体图式:报告的目的—对研究提出建议—介绍研究步骤—叙述结果—显示图表—说明目的。
了解了不同体裁的语篇特点有助于对该类体裁文章的理解。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摸索出一定的规律,这样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和目的。
语篇衔接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它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语法手段(如照应、替代、省略等)和词汇手段(如复现关系、同现关系)的使用,都可以表现结果上的粘着性,即结构上的衔接。衔接是语篇有形网络。连贯指的是语篇中语义的关联,连贯存在于语篇的底层,通过逻辑推理来达到语义连接;它是语篇的无形网络。[5]汉语是意合性语言,英语是形合性语言。汉民族注重文章意义和内在关系。另外,汉字结构没有形态变化;汉语中没有关系词、连接词,介词的数量也很少,这样汉语只能靠实词本身的意义和语序来表达意义。但英语是葡萄式语言,无论是词语连成句子,还是短语连接成句,或是分词连接成句,连接词、关系词以及介词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受汉语负迁移影响,中国学生的文章里句与句之间,意义层面之间经常缺乏必要的连接,不符合英文的习惯。
例1.考生原文:Spring is coming next semester.The weatherw ill be so wonderful.Ithink it is an enjoyable thing to watch the Arts Festival performances in the open air.(2005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一考生作文)[6]在此段落中,都是简单句,显得单调,句与句之间缺乏内在逻辑连接,英语句子读起来其意义是不连贯的。加上一些关系词,整个段落就不一样:Since the festival w ill be held next spring,a wonderful season,I think it is an enjoyable thing to watch the Arts Festival performances in theopen air.
例2.My idea i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society.It(1)should involve some operas or stage plays which are w rote and performed by themselves(2).Compared w ith the passed solos,they can benefit to us college studentsmore.It(3)develops our sense of cooperation.And from editing the plays,we(4)use our brains to create and it improves our(5)imaginary power.At the same time,these operas and stage plays give us(6)new feeling and attract the audience(7).It(8)should involve some arts works that are collected by students themselves….(2005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一考生作文,话题为:My ideaof the Arts Festival)[6]
例3.My idea i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society.First,the festival(1)should involve some operas or stage plays which are w rote and performed by the students themselves(2).Compared w ith the passed solos,they can benefit to us college studentsmore.The festival develops(3)our sense of cooperation.And from editing the plays,we(4)use our brains to create and it improves our(5)imaginary power.At the same time,these operas and stage plays give the audience(6)new feeling and attract them(7).Second,the festival(8)should involve some arts works that are collected by students themselves….
例2和例3表达的信息基本一致,但例3中给出了一些衔接手段:连接词(first,second…)和更加清晰的代词衔接手段。如例2中It(1)前面一句没有先行词,应该为“the festival”。Themselves(2)无法从此段的上文中找到先行词,实际应该指“the students themselves”。It(3)的错误同it(1).上文的themselves(2)(学生自编自导剧目)使用的是第三人称,而此处we(4)和our(5)却转换成了第一人称(我们自己编写剧本,可以增强想象力),出现人称任意转化的错误。Us(6)和the audience(7)从语义上来说应该同指观众,却用了不同人称且出现在不同的谓语后门,会使读者误认为两类人,产生歧义。It(8)的错误同It(1).根据层次交互阅读模式,如果阅读者不熟悉背景知识,那么对上层信息预测就会有困难,这时,阅读者可以通过语义信息也就是下层信息(例3中的斜体词为阅读者提供了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等额外的语义信息)来处理上层信息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看出例3的连贯性比例2要强。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认为一个句子从功能的角度可以分为主位和述位。主位是一句话的开端,它所载的信息是已知信息(也就是旧信息);述位在主位之后,是围绕主位逐步展开的部分,承载的是新信息。语篇是由两个或以上的有意义的句子构成,这时,主位和述位,也就是是新旧信息之间会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这种联系和变化就叫做推进。随着各句主位述位的向前推进,整个语篇逐步展开,直至形成一个能表达完整意义的语篇。[7]
例4.(1)They found that themobile phone’s individuality and privacy gave texters the ability to express awhole new out personality.(2)Texters were likely to report that their family would be surprised if they were to read their texts.(3)This suggests that texting allowed texters to presenta self-image that differed from the one fam iliar to those who knew them well.
按照语句出现的先后,一句一句切分主位和述位。从例2中可以读到“(1)……手机的个性化和隐私性让发短信的人可以有能力表达一个全新的个性”,然后按照这个顺序理清作者的思路,知道作者说“(2)……如果他们的家人读到他们的短信会觉得很惊讶”……其后,作者表达的是“(3)……短信会给人不一样的形象……”,根据新旧信息的推进,,到语篇结束的时候,我们就能知道作者所想表达什么样的观点。
我们大脑中已有的百科知识是一个无比复杂的网络系统。阅读一篇文章时,通常会先从词、句、段落等语言形式上进行字面理解,同时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使新输入的信息与原有的世界知识结合并重新构建新的信息。“阅读者和写作者的共享知识在阅读过程中给阅读者提供了一个‘鸟瞰式视角’(即自上而下)来激活信息处理,帮助阅读者对文章信息进行预测。”[8]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与写作者的共享知识如果不匹配,或者差距过大,阅读过程中的信息处理就越困难。因此,对于写作者来说,他/她所写的文章应尽可能提供充足的信息,以便激活阅读者与写作者之间尽可能多的共享知识。
例5.In the early morning,I am easily annoyed by my brother.I have to shut the ice-covered windows.A white tornado of dandruff sw irls around the room.A mass of smoke hoversnear the door.No wonder Ifindmy sisterannoying.
例6.In the early morning,I am easily annoyed by my brother.Iam irritated each time Ihave to shut the ice-w indows thatmy brother insists on opening it every night,even during the frozen cold w inter.A disgusting white tornado sw irling around the room showsme thathis offensive dandruff problem is still in full force.A choking massof stale smoke from John’s pack-a–day habit hovers near the door.No wonder I find my brother annoying.
例5中,主题句“In the early morning,I am easily annoyed bymy brother.”之后的三个句子分别简单描述了三个事实。而例6具体解释了这三个事实和主题句之间的因果关系,充足的信息激活了阅读者和写作者之间共享的逻辑推理知识(因果关系)。另外,例6中使用了更多的词汇衔接手段(主要为同义词性关系)。其中斜体字(annoyed,irritated,disgusting,offensive,choking,stale,annoying)与段落关键词“annoyed”互为同义词性关系。这些衔接手段都为阅读者提供了充足的语义信息,有利于阅读中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保持了语义层面的语篇连贯性。
中国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着不少篇章组织问题。Rumelhart的“交互理论”和Stanovich的“层次模式”(合称为语篇交互-层次理论)对阅读的本质和过程的研究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通过对英汉篇章类型、主位-述位推进、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性、以及足够的共享知识等的研究,交互-层次阅读模式所揭示的阅读心理过程对语篇连贯写作方法的启示有:(1)了解不同体裁的语篇图式,有助于写作者明确写作的目的和方法;(2)写作者可以使用不同的衔接手段为阅读者提供足够的下层信息,便于阅读者进行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3)写作者通过新旧信息的推进,有助于阅读者获得语篇信息连贯的思路;(4)写作者在写作中应多应用多种方式以便提供充足的信息来激活阅读者与写作者的共享知识,有助于读者对信息进行预测,从而进行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这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有助于不同层面的信息处理互动和互补,是阅读理解和写作达到语篇连贯和统一的必要条件。
[1]余泽超.篇章模式与英语写作教学:《大学英语》教材(全新版)对我们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2,(4):75-78.
[2]Stanovich,K.E.Toward in interactive–compensatorymodel of individualdifferences in the deveiopmentofreading fluency[J].Reading Reasearch Quarterly,1980,(16).
[3]刘岗.语篇教学的纠错思维[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2).
[4]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5]邹启明,童冰.英语论述文顶层结构与中国学生的阅读记忆[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
[6]刘芹.TEM 4写作与阅读理解[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7]达芸.论语篇分析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0).
[8]NuttalC.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M].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td,1982:7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