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娟娟(华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思想视阈下的道德教育探析
颜娟娟
(华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道德信仰危机和道德教育的不足成效颇令人担忧。通过借鉴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德性伦理思想的理性基础、中道原则、幸福目标和友爱特征四个方面的理念精髓,思考当前道德教育如何合理运用理性德性关注人的真正需要和欲望,如何掌握道德教育情境适度地进行德性教化,如何正确诠释幸福的定义及其善德的实现,如何在当今人心冷漠、互相猜忌的社会中寻求真正的信任友爱。对这四个方面问题的探究是当前道德教育任务的关键,也为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道德教育
当前,中国已逐步融入全球化和信息化,由此带来的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也逐渐走向了多元复杂化。同时,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基本规律又导致现代人一切“向钱看”,金钱 至上,以至于将道德这一原则抛到九霄云外,变为可有可无的身外之物。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甚至怀疑、批判和否定传统的道德观念,“人们原先赖以安身立命的生命地质层突然发生了断裂、坍塌,生命存在处于无根基的悬浮、空虚状态,岌岌可危。灵魂无所安顿,精神无所慰藉,行动无所标准,未来无可预期,人们陷于形而上学的绝望”[1]P117。高兆明老师认为,“道德信仰危机指的是人们对既有道德信仰体系的怀疑、动摇乃至这种信仰体系缺失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既有信仰体系的怀疑、动摇乃至抛弃,一是新信仰体系尚未确立”[1]P105。“在这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暂时的精神真空带里,势必导致信仰的怀疑、迷失,或信仰的庸俗化。”[2]P61失去了传统道德的约束根基和价值理念的支撑,整个社会必然陷入一种精神荒漠困境,伦理规范也成为一纸空文。而当前道德教育的成效也日况愈下,其中学校道德教育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因此,我们需要运用理论的武器来培养人们卓越的道德品质。亚里士多德所著《尼各马可伦理学》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伦理学巨著,是德性伦理思想研究的奠基之作,其理念精髓具有基础性和普适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能为我们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现实启示。
(一)理性——德性的基础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灵魂可划分为理性部分和非理性部分。
其一,亚里士多德肯定了人的本性在于理性。理性是人所独有的,是人获得和实现卓越品质的根本条件。理性部分是非理性部分的指导。他还认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之处,在于人是一种有理性的动物,人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理性,人是有道德的而动物没有道德。因此,尽管理性不是人的全部特性,但它却是人性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人不可或缺的部分。亚里士多德还指出“人们所由德成善者出于三端,这三端为出生所察的天赋,日后养成的习惯,及其内在的理性”[5]P384。假若这三端出现不和谐,那么理性就无法发挥有效作用。所以应该按照理性来行为,把理性作为行为的准则。
其二,亚里士多德强调非理性部分中情感和欲望的作用。亚里士多德将道德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的灵魂三类,其中人的灵魂即理性灵魂。道德德性恰恰是针对人的动物灵魂,理智德性才是针对人的理性灵魂。人们灵魂中非理性部分的一切情欲在孩提时代就显示出来,而理性部分的辩解、思想等须等到长成后日渐发展。只有当灵魂中的情欲部分与理性部分和谐统一了才是合乎自然的。而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人若没有理性的指导,欲望就会为所欲为,做出错误的道德选择,成为了情感和欲望的奴隶。人只有合理地运用自己的理性、欲望和情感,
由此,理性是德性的基础,是拥有德性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理性是人实现自身内在和谐和表现自身优秀价值的独特卓越品性,显示了人与他物的区别,正是由于这一独特的卓越品性——理性的运用,人践行德性,实现其作为人的道德境界与完整人格。[7]P105
(二)道德教育坚持理性指导,关注人的需要和欲望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一方面,他肯定人的本性在于理性,因此进行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也必须是培养人以理性节制情欲。另一方面,只有当灵魂中的情欲部分与理性部分和谐了才是理性的,因此进行道德教育并不仅仅只是进行理智德性教育,还应注重道德德性的教育。面对欲望和理性,如果一味地纯理性教导,而不充分不考虑人的需要和欲望,那么这样一种纯理性的道德教育将是苍白无力的。因此,道德教育首先应该关注行为或情感方面的道德培养,即道德德性的培养。同时,还应注重对人的理智德性教育。所以,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应该在理性德性指导下更多地关注人的需要和欲望,培养公民最重要的美德和理性。
(一)中道——德性的原则
中道是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和价值追求,是判断善恶和衡量德性的准则。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必须发挥自己的本质属性或功能才能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而人的本性在于理性,只有遵循理性生活的人才是优秀的人,反之,则不合于理性。德性是一种品质,“如果德性也同自然一样,比任何技艺都更准确、更好,那么德性就必定是以求取适度为目的的”[8]P46。由此可知,德性是以选取中间为目的的,是一种适度。而人的意志始终面临三种精神状态:过度、不及和中间。前两者皆属于恶,只有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第三种状态——中道,才是德性,才是值得称赞的。当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中道”是一种因人而异的适度要求或状态,是一种相对的中道,不等于简单的中间或者一个数学上的平均数,即“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对于适当的人、出于适当的原因、以适当的方式感受这些感情,就既是适度的又是最好的”[8]P47。
(二)道德教育坚持中道原则,掌握具体情境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原则,并不是一种具体的原则和规范,而是一个为人们拥有德性的指向路标。因此,亚里士多德建议我们要做到“两恶相权取其轻”,要避开与中道对立较大的极端,明确危害的程度大小,善于在两者之间取其轻。其次,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只有掌握了知识,拥有知识储备和分析思辨能力,才能更好地达到中道。同时,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特别是容易使我们松懈的快乐的因素。因为我们往往在体验快乐的同时变得越来越失去公正。因此,进行道德教育把中道作为道德准则,在理性指导下,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对象不断实践,最终根据中道原则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实现德性。
(一)幸福——德性的目标
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思想的理论前提是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在于理性。同时,人的理性的发挥必须符合中道,从而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其目标又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于人来说幸福就是最终目的,就是至善。至善本身就是目的,它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成为手段,是其他一切目的的目的。[9]P29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开篇中,他就点明了人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他说“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所以有人就说,所有事物都以善为目的”[8]P3。
亚里士多德将至善认定为是幸福,“就其名称来说,大多数人有一致意见。无论是一般大众,还是那些出众的人,都会说是幸福,并且会把它理解为生活得好或做得好”[8]P9。因而,亚里士多德认为善的功能就体现在生活得好或做得好。无论人们把幸福定义为什么对他们来说都是意味着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亚里士多德又对善进行分类,“善的事物已被分为三类:一些被称为外在的善,另外的被称为灵魂的善和身体的善。在这三类善事物中,我们说,灵魂的善是最恰当意义上的、最真实的善”[8]P21。对于幸福而言,这三种善是缺一不可的。但现代人往往把财富、单纯的快乐、荣誉视为幸福。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就是人的各种功能都得到了全面的发挥,达到了优秀、卓越(arete德性)的状态。[7]P106在此基础之上,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中许多富豪终日为财富奔波,其欲望无穷尽,若把幸福归为财富,当财富与“善行”相冲突时,“善行”就变成一场作秀。将单纯的快乐看做是幸福,若快乐没有理性的指导,那终将不过是低级无味的快乐。将荣誉当做是幸福,可荣誉还要依赖其他人的意见,并非内在的自足感,而幸福则强调本身是自足的。
(二)道德教育正确实践幸福,实现善德
众所周知,当代社会赋予个人以极大的宽容,个人自由拥有很大的空间。但这也导致了社会整体的困境,即人人宁可相信自己的理性和判断,无视他人观点、看法,对于是非、善恶、美丑等基本价值判断标准、道德判断标准的认识模糊不清,对于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失去了明确的目标,甚至严重歪曲了幸福的含义,过分追求财富、荣誉、物欲这些外在浮夸的事物,让人陷入物欲横流的漩涡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最优良的善德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善德的实现,也就是善德的极致”[8]P55。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实践幸福观对现代社会中出现的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潮,对当今道德失落的现实起着一定的匡正作用。同时指明了人活着的目的是为了幸福,通过人主观的努力创造,在社会中尽其所能发挥最大的合乎德性的功能,从而实现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所以,道德教育应重视现实生活实践,要在实践行动中不断完善德性。
(一)友爱——德性的必要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八卷开篇,亚里士多德写到,“友爱是一种德性或包含一种德性。而且,它是生活最必需的东西之一。因为,即使享有所有其他的善,也没有人愿意过没有朋友的生活”[8]P227。众所皆知,任何年龄层次的人,包括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无论是幸福还是不幸的人都需要朋友来相互关心扶持帮助,从而共同分享甘甜、共度难关。而且友爱本是人的天性,动物间尚且懂得“虎毒不食子”,人类更是如此,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都是出于天性,割舍不断的。
亚里士多德将友爱分为三类:善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有用的友爱。其中,朋友间的友爱的确能带来快乐和愉悦且能提供某种好处,但快乐的友爱和有用的友爱这两种友爱方式并不是因朋友自身的品质结成的,这是很脆弱的,无法持久长存。反之,建立友爱的基础必须是彼此间的真正相互信任,不受到挑拨离间的影响,这种善的友爱才是坚不可摧,持之以恒的。因此,亚里士多德说,“友爱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高尚(高贵)的。我们称赞那些爱朋友的人,认为广交朋友是高尚(高贵)的事。我们还认为,朋友也就是好人”[8]P229。友爱是德性与幸福的联系环节,“因为,其他外在的善似乎只是我们过一种幸福的生活的单纯的手段,幸福的生活似乎只是作为手段而需要那些外在的善。而友爱则本身就是我们的幸福所自然地要作为目的而包含在内的共同生活与感情”[10]P266。总之,友爱是关乎幸福的。
(二)道德教育打破冷漠与怀疑,重塑信任友爱
当今社会,道德失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下降。社会转型时期,危机现象越来越多,或许太过热情会被认为是居心叵测;热心帮助可能被误解成为冤大头,这导致人们不敢轻易出手相助,信任感逐渐减弱,冷漠与猜忌日渐成为人们交往的习惯。
而亚里士多德相信,人本质上是社会或政治动物,一切人都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个人的繁荣和所有人的繁荣都是连在一起的。德性是人们交往的一种精神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除了物质交换的需要,还需要共同的情感体验,彼此的同情、帮助支持和信任关怀。因此,“他的德性品质保证他在实现的生活境遇中,理性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组织、个人与国家的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关系”[11]P55。从这个程度上讲,德性实质上是人与他人和社会相联系的纽带,是人际和谐的功能。“维持个人整体性的善是德性的基本特性,人类社会正是依靠德性维系了历史传统,德性的整体性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之中,它把人建立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三维坐标系统之中,使人的生活、人类社会联系成一个连续的整体。”[12]P41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后天的培养所获得的。因此,人们可以通过道德教育使得德性潜移默化地变成内心特有的自我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具备社会需求的良好的品质和品格,社会与他人也会真诚地接纳他。
终上所述,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思想指出了人是具有理性的,具有追求德性和实现德性的能力。同时,人会根据他所需要以及想要达到的目的而进行适度地道德选择判断,即遵从中道原则,选择具体合适的情境。而“德性”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完成的,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友爱就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因为友爱是人的德性培养的社会必要属性,是关乎着幸福的。亚里士多德致力于德性的研究,希望人们能够通过德性的教化养成有德性的行为,并使德性趋于完善。因此,道德教育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显得更加任重道远,通过道德教育中德性的教化来实现“善德的极致”。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思想的理性基础、中道原则、幸福目标和友爱特征四个理念精髓,为当前的道德教育工作指明了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塑造人们合乎德性的理想人格和正确的幸福观,激励人们通过后天的实践教化实现德性完善,推动人际和谐、社会稳定风气的养成,从而使我们不断摒弃人性消极和丑恶的一面,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这既是人性的内在本质要求,也是适应当代社会环境的必然趋势。
[1]高兆明,李萍.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秩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J].浙江社会科学, 2001,(l).
[3]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7卷) [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杨豹.理性、中道与幸福——探讨亚里士多德的道德选择理论[J].伦理学研究,2007,(5).
[8]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9]顾园园.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浙江财经学院硕士论文,2009.
[10]廖申白.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11]金生兹.德性与教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12]李兰芬,王国银.德性伦理:人类的自我关怀[J].哲学动态, 2005,(12).
(责任编校:王晚霞)
B12
A
1673-2219(2015)07-0086-03
2015-05-10
颜娟娟(1985-),女,福建晋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因此,人通过理性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获得关于实践的理解,并且控制着自己的欲望和情感,选择善的生活。“每一种东西所特有的,对于那种东西就自然是最好的和最愉快的;因此,对于人,符合于理性的生活就是最好和最愉快的,因为理性比任何其他的东西更加是人。”[6]P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