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俊成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637002)
蔡元培是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数次赴德、法研究文学、哲学、美学,亲身体味文艺复兴后的科学精神及文学思潮,这些都为他致力于鼎新封建教育而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1916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京大学,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于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他好似一个掌舵者将中国文化教育“从封建专制时代逐步摆渡到民主自由时代”。
蔡元培一生最伟大的功绩就是将北京大学从一所封建学校变革为具有世界性的一所高端现代化大学,其一生最辉煌的时光也是在北京大学度过的。在北京大学的六年时间里,蔡元培不仅对北京大学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对中国近代文学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1.为除时弊,笃定宗旨。科举积习的流弊,晚晴末世的颓风,深深侵染了这所处在历代帝都的北京大学。学风不正校纪就必定松弛,诚心求学者寥寥无几,热衷功名利禄的人却趋之若鹜。蔡元培以为欲要救其弊,关键是将大学打造为“纯粹研究学术之机关”。蔡元培在发表就职演讲时特别强调:“大学乃研究高深学问之地,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应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1]这番讲话,将学术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与他民国元年在此所作演说的精神实质完全相同。
2.教员聘任,惟重学术。蔡元培重视教师在学术上的造诣,将陈独秀、胡适等一批有着不同思想文化的学者聘为教员。海内的名流硕学和后起之秀聚集于北大,很快便形成了一种崇尚学术的良好氛围,极大地激发起了青年学生的求知兴趣,衰败的学风为之改变。
3.创办刊物,学术争鸣。广播新知,营造学术园地。蔡元培在北大的第一年,便创办了《北京大学日刊》。《日刊》成为西方思想的桥梁、北大师生了解异域新知的门户,成为反映他们思想变化的一面明镜。师生发表学术论文,引发论辩,活跃校内氛围。
4.营造新风,惟重学术。蔡元培要求各学科建立相关的研究所,专业教师和高年级学生配合钻研学术热点问题并组织各类学术型研究团体,开展多种学术活动。最早创立且一直开展的是国学研究所,其中的小说科是由胡适、刘半农、周作人和两名学生构成。他们定期举行学术讨论,据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分别作了《论短篇小说》、《日本近代小说的发展》等专题报告。
对某些立意别致、方法独特的开放式学术专著,蔡元培极其欣赏,热心推荐,并曾先后为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黄有昌《罗马法》、徐宝璜《新闻学大意》等书撰写序言,帮助青年学者快速成长。
1.思潮兼容并包。(1)新文化阵地,批判传统。《新青年》杂志北迁后,便成为北大的同人刊物。一批崇尚科学与民主,誓言更新中国文化的激进学者围绕此刊物,倡行白话文,创作自由体新诗,传扬西方学说,抨击封建礼教,批判孔孟传统,痛诋“选学妖孽、桐城谬种”,在全国知识界涌动起巨大波澜,形成辛亥以后意识形态领域内除旧布新的强劲激流。(2)西学东渐,批判现实。罗家伦、傅斯年等提议发起成立“新潮社”,发表《新潮》月刊,此月刊专门介绍西洋学界的近代思潮,批判学术及社会上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其中,俞平伯、杨振声等一大批学生加入进来,他们以文学评论、诗歌、小说等不同形式,与《新青年》紧密结合,颇有“青胜于蓝”之势。(3)文化传承,国粹坚守。视中华文化为最高价值的刘师培、黄侃、陈汉章等国学教员,对《新青年》一派的激越高论大为不满,他们商议续编清末明初曾风行一时的《国粹学报》和《国粹丛刊》,作为护卫古学的阵地。在北大,种种不同的思想主张、学术观点可以各行其道,反映了蔡元培秉持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和方针。差异学派的共存,各式学术观点的自在探讨,使学生可以较宽泛的认知教员中不同学派的观念,不局限于一己之私、一家之辞。
2.学术研究之兼容并包。在北京大学的教授中就囊括了学术上的不同门派,如史学方面,有疑古派的代表钱玄同、胡适等;有信古派的著名人物陈汉章、黄侃等;也有今文学派的崔适,古文学派的刘师培等等,堪称包容各派于一校。[2]
兼容并包,推动时代和学术进步,影响深远。蔡元培不赞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同时又引导新思潮自由发展,使其有利无害。因此,要让中西两种文化接触、融合,急需实行“兼容并包”。就学术文化而言,蔡多次表明:学术的派系是相对而言的,而不是界限分明的,亦非永不相容的。纵然有对立观点的产生,也应该作出准确的判断以及合理的解释,避免混战。“兼容并包”为旧学提供了求得更新发展的可能性,为新学开辟了立足和张扬的空间,这就使中国学术思想界出现了争奇斗艳、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每一次思想文化的百家争鸣都为人才涌流思想创新和文化建设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优越环境。五四之前方兴未艾的新文化运动,带着历史的启蒙使命,由实行“兼容并包”的北京大学为发源地,在九州大地所泛滥开来,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学术文化风气由此为之改变。
蔡元培研究兴趣相当广泛,在中西学术方面涉猎很多,由哲学而伦理学、而美学,是蔡元培生平治学的基本轨迹。蔡元培在研治学术方面,有着十分明显的特点。第一,其治学大体是为其教育实践供给理论依据和养分,不论是伦理学的译著,还是美学的介绍和美育的倡导,均与近代中国教育的更新发展息息相关。第二,着意追求使中西学术文化之精华合于一体,在学术观念上无中西优劣之抽象评判,但取各自合理成分而融合之。
1.中西比较视野下,填补学术研究领域空白。蔡元培发现自古伦理观念自称发达的中国,竟没有一部伦理学史,宋代以后,中国的哲学思想便渐趋僵化,到了清代,基本无哲学思辨可言。于是他决定动手编写《中国伦理学史》。
2.中西合璧、多元视野下的学术著作影响深远。《中国伦理学史》简明概略地介绍了中国历代伦理思想家的生平和学说,将相同时代的思想家进行比较和联系。它同时也是一部开发性著作,它以近代西方伦理学观点为主导,对中国两千余年的思想史进行了整理和论述,成为清末民初中国新文化建设中一件颇有意义的工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部著作是中国伦理学研究方面的唯一成果并且是学校伦理教学的参考用书。
3.忧思时代,致力于普及哲学教育。(1)面向大众。在20世纪之初,西洋哲学在中国还属于新兴之学,即便是在开新较早的上海学界,对于哲学概念、学说及其相互关系都处于一知半解的朦胧状态。蔡元培认为,要使国人较为全面的了解西方哲学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一部相对严谨又通俗的入门书是十分必要的,他适时地做了这项工作。他写的《哲学要领》一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哲学的基本理念、学术类别、研究方法及派别体系,从古希腊哲学家的学说到近世欧洲哲学的各种理论,均作论列,书中尤其详细描述了归纳法、类推法、演绎法和辩证法的各自特点,对学习和研究西洋哲学颇有助力。(2)面向学者、学生。民国时期,蔡元培编译了两本哲学导论性书籍作为师范学校的教科书,一本是《哲学大纲》,另外一本书为《简易哲学纲要》。在《简易哲学纲要》一书的“自序”中,他告诫到“初学哲学的人,最忌的是显存成见,以为某事某事,早已不成问题。又最忌的是知道了一派的学说,就奉为金科玉律,以为什么问题,都可以照他的说法去解决,其余的学说都可以置之不顾了。”[3]蔡元培不得不被视为中国哲学方面的开创性人物。
1.由美学入美育。蔡元培在广泛涉猎西方哲学过程中写过不少文章。他认为美学具有陶冶心灵,净化社会的作用。他在教育生涯中力倡美育,对美学进行学习、认知、理解、转化这一过程,最终通过美学来致力于对大众的感化——美育。可以说,他的美学研究从最初就带有社会功利的动机。
2.多方倡导美育的努力。不论是民国元年首次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还是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伊始即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鲜明主张,甚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大声疾呼文化运动需要美育,都不同程度地对学界产生了影响。
3.力倡美育,开风气之先。蔡元培堪称中国近代美育之父,他曾表示:“美育者,孑民在德国受有极深之印象,而愿全力以提倡之者也。”[4]蔡元培认为,要想使当时的人们从混沌的状态中走出,就必须“扩充其知识,高尚其道德,纯洁其品性”[5]。
4.美育是站在科学基础上的睿智。蔡先生倡导以美育作为桥梁,实施科学救国、美术救国的教育信念。他提出,“文化进步的国民,既然实施科学教育,尤其要普及美术教育”[6]。蔡元培提到的“美术”,不仅是指纯粹的美术学科,而是一个艺术范畴。科学与美育,在他眼中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两个支点,美育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更是科学进步的原动力。“德先生”和“赛先生”是“五四”时期的热门话题,也是对教育提出的两大课题,科学在拯救社会“贫、病、愚”的同时会加剧人们对欲望的渴求,导致道德沦丧。因此他说“世之重道德者,无不赖乎美术及科学,如车之有两轮,鸟之有两翼也”[7]。他提倡在重视科学的同时,必须重视美育,以加强人们道德的培养。
他大力地推行科学教育,又在不断地撰写文章,发表演讲,设立艺术院校,开展美育活动。由于蔡元培的大力倡导,美育观念在中国人的教育观念中已占据了一个位置。
蔡元培在著述方面有一本书曾引起学术界特别关注,以至于还引发了一场大论战,蔡先生还由此得到了“旧红学家索隐派”的称号,这部书就是《石头记索隐》。
1.研究新法。蔡元培作为学界名人,对于《红楼梦》也是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他从事《红楼梦》疏证的研究有十余年。他的《石头记索隐》采用对比的方法,广泛引用史籍记载,把小说的情节与史实作充分对比,指出《红楼梦》实为康熙朝政治小说,女人都指为汉人,男子皆指满人,书中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皆可还原为为朝中真正人物,他还举出若干条小说情节与康熙朝相关联的地方,来辅证自己的观点。此书写作之目的实为吊明之亡,揭清之失。他甚至断定贾府是伪朝,其为贬斥清廷之意。
2.引发胡适争鸣。此书出版四年之后,胡适也推出了他的《红楼梦考证》,该书从《红楼梦》本身出发,系统的考证了作者、家世、版本等,认为该书是曹雪芹的自传,他在书中尖锐地评判旧红学,他指出蔡元培不去考证《红楼梦》的作者、时代、版本,却收罗很多不相干的零碎史料来附会《红楼梦》里的情节。
蔡元培与胡适的这场争论,有的人称其为一场震撼全国的论战,从他们的来回争论中的确反映了我国近代在红学研究领域内新与旧两种学派的意见对立,其影响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还在发生着作用。
3.学术争鸣,包容异见。从这场论战中可看出胡适等后辈对他们向来尊敬的蔡先生进行了尖锐地批评,展现了后辈学者的进取精神和更新意识,而蔡元培不以自己德高望重,作出一副高处不胜寒的姿态,而是平心静气的与其论争,充分显示了蔡元培在学术工作上的认真与负责。
人们不会忘记蔡元培在中国文学的中期发展阶段所做的种种努力,没有忘记他的奠基性工作。他对于中国文学日后的发展和提高是不可想象的。而他,通过对哲学研究领域空白的填补,对科学教育下美育的新倡,以及在国学领域中的尝试创新,这些多元的努力,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他对于学术和教育,或者带来了开创,或者影响新变,或者就是变革本身。而这些,正是他对“注重学术”“兼容并包”之一理念的自觉实践。
作为校长而言,蔡元培对中国大学教育有深远的影响。即使到了今天,对于中国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来讲,蔡元培仍然是一座高峰,可望而不可即。在记载着近现代大学发展的文献中,仔细翻阅会发现,现代大学发展初期的孕育过程当中,对一所大学基本制度的创立与风格的形成,大学校长在这方面每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没有一位中国的校长能够像蔡元培那样,对一个国度的大学梦想、观念和制度爆发出了如此重大且长远的影响,以至于这么久以来中国现代大学的同义词、大学制度改革的符号就等同于蔡元培。
蔡先生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能够数次辞去北京大学校长却不失革新与发展中华大学教育之志。他的真正意向是要创建一所吻合其观念的大学,如果北大校长的职位和他的原则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他的做法就是摒弃前者而选择后者。
[1]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EB/OL].http://baike.baidu.com.
[2]梁柱.蔡元培的学术观及其大学课程建设思想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2004,(3).
[3]蔡元培.简易哲学纲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4]郭建荣.蔡元培美育思想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2008,(4).
[5]王玉生.试论蔡元培德育实施的培育与方法[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
[6]卢善庆.简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J].厦门大学学报,1980,(3).
[7]崔志海.蔡元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角色再探讨[J].史学月刊,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