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野下的《茵纳斯弗利岛》

2015-03-18 03:51丁雪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纳斯弗利叶芝

□ 丁雪艳

一、引言

威廉·巴特勒·叶芝,爱尔兰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生著作颇丰,他的作品受到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神秘主义的影响,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叶芝早期诗歌受浪漫主义的影响,作品大多取自爱尔兰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同时追述如诗如画的往昔。《茵纳斯弗利岛》是叶芝早期诗歌的代表作,诗作表现了作者对美丽田园生活的向往,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厌弃,具有鲜明的唯美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本文则力图通过生态批评的视角,对作品进行分析,深入挖掘作品中的生态意蕴。

生态批评是“在生态主义、特别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批评”[1],生态批评关注自然,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于现代化的种种弊端进行深刻揭露与批判,期盼人与自然实现真正的和谐。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茵纳斯弗利岛》的生态意识,关注点不再仅仅是作者所表现的浪漫唯美的情怀,而是挖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相信这对于我们解读叶芝诗歌作品会带来更多的启示。

二、《茵纳斯弗利岛》中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叶芝创作《茵纳斯弗利岛》受到梭罗《瓦尔登湖》的影响,《瓦尔登湖》中有这样的描述“那时我住在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城里瓦尔登湖边有片树林,我在那儿亲手搭了个小屋,方圆一英里内没有任何邻居。我用自己的双手劳作,自食其力。”叶芝在《茵纳斯弗利岛》中也呈现出这样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并且生机勃勃的图画:清晨,薄雾飘散在茵纳斯弗利岛上,伴随着四周蟋蟀窸窣的叫声,“我”从自己动手搭建的泥巴屋里醒来,开始了一天的悠闲生活,在房前种上几行芸豆,在野花烂漫处造一排蜂巢,养上一群蜜蜂。到了正午,太阳冲破云雾的遮挡,阳光洒落在这座湖岛上,放眼望去一片紫光。黄昏时分,在天边那片红霞的映衬下,飞舞的红雀展开它们美丽的翅膀,自由飞翔。夜晚,皎洁的月光洒落在这座湖岛上,仿佛披上了一层的银光,在这宁静安详的夜里,结束一天忙碌生活的“我”就这样沉沉睡去。

诗中所描绘的生活,是叶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想的解读,是与现实截然不同的一种和谐关系。叶芝所处的时代恰逢爱尔兰由农业时代转向工业时代,工业文明在带来社会的飞速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的掠夺与破坏也日益加重。轰隆隆的机器声仿佛是一边在生产着文明的成果,一边在宣誓着人类对自己所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绝对主导权,人类是这片土地绝对的主人,人类随心所欲地从自然中获取所需要的东西,自然仅仅是人类的附属物。与工业文明相伴而行的是环境恶化以及生态危机,人类所享受的工业文明成果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文明带来社会现代化的同时,却使得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然而,叶芝在《茵纳斯弗利岛》中却表达了与“人类中心主义”完全不同的生态观,他试图打破人与自然相对立的状态,努力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叶芝笔下的茵纳斯弗利岛是一个充满着和谐的世外桃源,“我”生活在这座岛上,不是为了征服也不是为了掠夺,“我”和岛上的其它生物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我”将自己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由此可以看出,《茵纳斯弗利岛》是叶芝和谐共生生态观的缩影,在这首诗中他倾注了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三、《茵纳斯弗利岛》中的生态忧患意识

茵纳斯弗利岛是传说中位于爱尔兰西部的一个幽静而美丽的湖岛,叶芝以此为题创作的这部诗歌,表达自己对工业文明的厌弃,对田园牧歌的向往,更深层次上,诗人用这个现实并不存在的湖岛表现某种忧患意识。

诗人在诗歌的第三节使用“公路”、“灰色的人行道”,这两个意象与诗歌第一、二节的诗意场景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了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失和”的紧张关系。工业文明带来了种种伟大的变革,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既不需要向原始社会那样仰仗自然赐予自己生存所需要的食物,也不需要向农业社会那样祈求自然赏赐自己风调雨顺的年景,工业文明带来的技术进步使人类似乎无所不能。工业社会的崛起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人对自然的亵渎,人们抛下了对自然朴素的崇敬之感,人与自然的关系到达了从未有过的紧张境地。人类创造了工业文明,以高楼大厦取代了泥巴房,宽阔平坦的公路代替了杂草丛生的农间小道,耸立的大厦挡住了人类向未来眺望的视野,平坦的公路只能带给人们一片无际的灰色场景。工业社会带来了文明,却将人圈禁在用“文明”围起的狭小的圈子里,人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距离变得如此遥远。工业文明改变了世界,它带来了人类前所未有的繁荣,也改变了自然、人类、社会的和谐关系,它的繁荣以牺牲自然为前提,以人的异化为代价,社会如果一直以这种不和谐的状态向前发展的话,我们只有如叶芝这般,从传说中发掘人类的世外桃源,只能以想象的方式追忆曾经的美好时光,如此看来,《茵纳斯弗利岛》表现出了一种精神上的生态忧患意识。

四、《茵纳斯弗利岛》所蕴含的对未来和谐共生生态蓝图的希望

《茵纳斯弗利岛》寄寓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思想,也蕴含着某种深层的生态忧患意识,更重要的作品无时无刻都在表达叶芝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无限向往。诗作的最后一节,喊出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思,无论“我”是在“车行道或是灰暗的人行道”上,“我”的心灵深处总能听见“日日夜夜拍打湖滨”的“水声”。在这里,“车行道或是灰暗的人行道”就意指工业文明之下的城市,而拍打湖滨的“水声”则指代自然。生活在工业文明之中的人类,已经从最初对工业社会所带来的所谓的“文明”的追捧中苏醒,开始审视自己身处的环境,审视工业文明前进中对自然的掠夺与破坏,同时反思人类自身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总是在蓦然领悟理想与现实的差别之时,才学会重新定位自己。社会的进步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但是当这种进步是以牺牲未来的福祉为代价时,就需要重新思考该何去何从。《茵纳斯弗利岛》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没有迷失于工业社会所带来的种种的“福祉”,仍然执着找寻人类生存的净土,传达着希冀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生的理性之光。当工业文明还在轰轰烈烈进行之时,当工业社会还在不停地为了创造人类财富,而肆意破坏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之时,“我”的内心深处依然听见茵纳斯弗利岛湖边的水声,这同诗中多次出现的“我就要动身走了”一样,是一种姿态,是黑暗之中的一簇希望之光。社会还在不停止地向前发展,环境危机与生态危机依然严峻,但是我们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追求并没有停止,正如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种执着的追求正是《茵纳斯弗利岛》所蕴含的对未来和谐共生生态蓝图的希望。

五、结语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茵纳斯弗利岛》,从中挖掘出了许多新的内涵。作者在作品中所寄予的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的向往,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厌弃,以及所蕴含生态忧患意识和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蓝图的希望,将唤起我们追求社会健康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努力。

[1]鲁枢元.生态批评:界定与任务[J].文学评论,2009

[1]亨利·大卫·梭罗;林志豪译.瓦尔登湖[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纳斯弗利叶芝
简单的纳斯
比弗利山丘庭院
《威弗利》的地点记忆与政治想象
借驴
借驴
感谢女神的不嫁之恩
杰克·吉伦哈尔比弗利山庄不够味
在爱尔兰,追寻叶芝的英魂
我是骑者 策马向爱
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