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与对策研究——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

2015-03-18 03:51胡美玲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咸宁市咸宁温泉

□ 胡美玲 陈 静

一、咸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咸宁地处鄂南,是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交汇之地,文化遗存丰富,同时也是一座新兴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其东临赣北,南及潇湘,西望荆楚,北依武汉。境内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现辖咸安区、赤壁市、嘉鱼县、崇阳县、通城县,在全国享有“桂花之乡”、“温泉之乡”、“茶叶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等美誉。

(一)从产业层次来看。

1.核心层。主要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十二五”以来,咸宁市逐年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据咸宁市统计局数据: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广播电视电影业为1.31亿元,文化艺术业为4.80亿元,新闻出版业发展速度最快,2012年实现增加值0.26亿元。目前全市共有群艺馆7个,博物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演出放映场所12处,艺术学校1所,艺术研究所1个,电影公司7个,专业剧团7个,另有占地1.8万平方米的咸宁印刷工业园,占地8,000平方米的图书超市。

2.外围层。主要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咸宁市目前共有文化服务业企业658家。2012年咸宁市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增长比重最大的行业是游览景区管理,这也是咸宁市文化服务业的支柱行业。咸宁市已初步形成以生态文化旅游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3.相关层。这一层次主要包括文化用品、设备的生产与销售。2013年文化产业初步核查数据显示,全市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926家。目前造纸、包装、印刷行业仍占咸宁市文化产品制造业企业的大多数。同时新增了艺术陶瓷、电子产品、灯饰等制造业企业,扩大了咸宁市文化产品制造业的行业覆盖范围。而文化产品批零业中70.63%的企业为零售业,行业主要分布在从事家电的批发和销售。

(二)从产业格局来看。咸宁市目前主要形成了文化旅游业、报业、文娱演艺业、广播影视业、印刷业、文博业、动漫游戏业、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产品零售业等一批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目前,优势文化产业格局日益显现:文化旅游业优势明显,地域文化内蕴深厚,温泉休闲文化颇具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影视产业、新闻出版产业、印刷产业、网络媒体势头正强。2012年全市共有限上文化服务业单位43家,实现增加值为4.34亿元,占全部限上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2.75%,比上年增长9.4%。

(三)从文化品牌来看。近年来,咸宁市大力实施文化品牌战略,重点打造几大品牌,使这些品牌成为展现咸宁靓丽城市形象的响亮名片,对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1.温泉文化。温泉休闲文化当属咸宁文化产业最响亮的一个品牌,近年来咸宁市对温泉休闲文化的定位从单一的疗养的物化享受提升到满足消费文化,形成集养生、休闲、美容、旅游、商务为一体的高端温泉休闲产业。加上政府对温泉文化的大力推广,通过整合和策划,“中国咸宁温泉文化国际旅游节”、“美在咸宁——中国温泉之都”摄影大赛、“中国温泉之都——魅力咸宁”锦绣山水缤纷游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咸宁温泉文化的内涵,提升了咸宁旅游文化的内涵和品味。

2.三国文化。2007年,咸宁市委作出“突破性发展旅游产业”的决策,决定打造“三国赤壁故地,中国温泉之都”旅游品牌,建设“华中旅游名城”。近年来,通过纵横扩展三国文化,政府投资3.1亿元扩建赤壁风景区,新建三国雕塑园、三国城、古战场恢复区等项目,另赤壁市新建湖北风情赤壁度假村,嘉鱼县挖掘二乔文化,赋予三国文化更深的蕴涵。

3.非物质文化遗产。咸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有湖北龙山文化遗址饶家岭文化、辛店积淀的茶马古道文化、以商代铜鼓为代表的青铜文化等,目前已有崇阳县提琴戏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有山鼓、脚盆鼓、呜嘟、拍打舞、《双合莲》等九项入选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整理和挖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咸宁特色文化主骨架。

二、咸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同许多地方文化产业一样,纵然咸宁市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在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时依然有较多的瓶颈限制,本文主要从行业布局、产品培育、文化挖掘、市场开拓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行业布局方面。咸宁市各县市区情况不同,总体来说,赤壁市最为发达,发展速度也最为迅速。通山县最低。据湖北省统计局报道,2012年赤壁市产业单位增加值最高,达到4.71亿元,占全市37.49%,通山仅为0.77亿元,占全市6.15%。在文化制造业这块,咸安最高,为2.85亿元;文化批零业则嘉鱼县最高,为0.30亿元;文化服务业方面依然是赤壁最高,为2.14亿元。区域间存在着较明显的差距。

(二)产品培育方面。通过培育文化产品品牌,促进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行业共识。但对于整个咸宁市文化产业来说,产品品牌的培育度依然处在一个较低水平。截止到目前为止,咸宁市品牌发展数量少、质量差的现状不容乐观。除温泉品牌,三国品牌等在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外,咸宁市的竹文化品牌、茶叶文化品牌等还需要大力培育,尤其是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报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等。

(三)文化挖掘方面。对文化的挖掘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咸宁市一些有识之士很早就开始致力于对咸宁本土文化的挖掘,但从总体来说速度较慢、力度不大。这主要是由于咸宁市长期以来对促进文化建设缺乏长远的战略目光和过硬的具体措施。除此之外,各级单位在资金、队伍等方面的因素,制约着本市文化发掘和传承保护工作的开展。

(四)市场开拓方面。文化市场是连接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纽带,开拓文化市场就是要扩展文化市场的供求规模和地域范围。一般是通过开发文化产业项目、培育文化消费群体、开拓国际文化市场等途径以满足文化消费者的需求。咸宁市在市场开拓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市场范围较窄,仅局限于武汉周边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和文娱服务设施薄弱,旅游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等级和规模有限;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旅游营销力度小,采用宣传方式陈旧,对年轻人群吸引力较小,消费群体较为单一。

三、咸宁市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一)整合文化资源,打造生态文化特色品牌。赤壁市应重塑三国赤壁,并依托陆水湖、借助民俗文化与古道茶城打造魅力赤壁;崇阳县可将区域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打造“商周天府、生态崇阳”;通城可通过挖掘瑶族文化并结合地域资源,展现“茶叶之乡”、“建筑之乡”、“天然药库”、“鄂南明珠”;通山可以九宫山为主打产品,在现有基础上完善项目的建设和推广。嘉鱼可以现代治水文化为主,配合相关产品,谋求发展。将特色资源变成特色产业,各项目齐头并进,形成文化产业一条龙。

(二)完善机制,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府支持、重点开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在政策、法律、机制方面予以支持,并进行财政投入,对一些重点项目开发和基础设施性项目给予适度投资。

2.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办好温泉节、打造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刘家桥古民居和中华桂花之乡等精品项目,努力打造更多精品。

3.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相结合。通过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建立长效机制,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二者相得益彰。

(三)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延伸文化产业链。咸宁市要充分利用好当地的桂花、苎麻、茶叶、楠竹等资源,研发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产品。除了生产基本产品,还应加大力度研发新产品,并在包装上多下功夫,力求品种齐全、品质优良,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四)加强区域合作,扩宽市场渠道。发展地方文化产业除了坚持突出区域特色、避免区域间的同质竞争之外,还应加强区域合作,扩展市场渠道。咸宁市便利的交通使得其在发展地方文化产业时有着独特的优势,咸宁应加强与武汉城市圈内城市、长江中下游城市的合作。逐步建立统筹区域文化的良性协调和互动机制,实现经济的共同繁荣。加强政策引导,合力宣传,真正做到互推产品、互推线路、互送客源、并宣传和引导相关主题活动,开展市场互动,拓宽市场渠道,提高咸宁市的知名度,实现共赢。

(五)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专业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的竞争实质上是文化产业人才的竞争。地方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才是关键。根据市场需求,建设一支高素质、宽视野、敢创新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并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将教学、科研与生产结合起来,将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统一起来。培养既具有理论知识武装又具有实践操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同时在培养中注重营造鼓励创新、激发创意的氛围,注重对文化产业人才“创意”的培养。

[1]胡慧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6~67

[2]方旭.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析——以咸宁市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3,3:91~93

[3]咸宁市统计局.咸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思考[EB/OL].湖北省统计局网站,2013-12-12

猜你喜欢
咸宁市咸宁温泉
KAI BEPPU温泉酒店
大踏步前进!华扬2021年销售增长50%,单品增长超100%,咸宁新产业园即将投产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涌泉相报!湖北咸宁驰援河北
工友艺苑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简介
铭湖温泉
铭湖温泉
露天温泉
叶挺独立团奇袭汀泗桥占领咸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