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佳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苏联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然而小资产阶级思想并未退出历史舞台,干部普遍缺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做好经济工作的本领甚至官僚主义现象严重,这一切严重影响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俄共(布)自身的发展以及俄共(布)执政党在苏维埃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列宁为了使“重心转移到挑选人才、检查实际执行情况上去”,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这些工作产生了相应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成为了列宁党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我国加强党的建设、干部选拔、配置、监督实践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列宁认为,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成千上万的干部,挑选干部“必须非常谨慎地、考虑周到地、熟悉情况地利用我们社会制度中真正的精华”,“力求尽量慎重耐心地去考验和识别真正的组织家,即具有清醒头脑和实际才干的人,他们既忠实于社会主义,又善于不声不响地使很多人在苏维埃组织范围内坚定地、同心协力地工作。只有这样的人,经过多次考验,让他们从担负简单的任务进而担负最困难的任务,然后才应提拔到领导国民劳动和领导管理工作的负责岗位上来。”不能任用那些追求地位的人,宁可数量少一些,但要质量好一些。所以列宁一直坚持着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即根据政治、业务和道德品质总的情况来选拔干部,在谈到如何改组工农检察院时曾指出:“应该把工农检察院的职员减到三四百个,这些职员都要经过特别的审查,看他们是否忠诚,是否了解我们国家机关的情形,同时还要经过特别考试看他们是否知道科学的组织一般劳动的原理,特别是科学的组织管理工作和行政工作等等原理。”此外,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剖析、自我改造。他认为,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生产力,单靠战争年代的军长、旅长、团长,以及拿武器的战士是无法解决的。要靠每个党员干部用专门知识来完成,这样才能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能解决全部政策基础的经济任务。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党员干部既强调了对政治素养、忠诚度也即所谓“德”的要求,又强调了对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也即所谓“才”的要求。列宁的干部选拔标准具有普遍性意义,根据政治、业务和道德品质等情况来选拔干部,是无产阶级政党干部政策的主要方针,也决定着干部政策的基本特点。
从工人阶级队伍中提拔人才来担任领导工作,是无产阶级政党干部政策的一项始终不渝的原则。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不仅给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物质条件,也造就了新的社会力量,资本把大批工人集中到城市、企业中,大机器生产的连续性和精密的加工,使工人形成了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同时工人阶级在同资本主义斗争的实践过程中,他们的政治成熟程度以及教育水平和专业知识的不断提高,这一切为无产阶级政党从工人阶级队伍中选拔与培养干部的工作提供了基本前提。在列宁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开始有计划地从工农群众中选拔具备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并把他们安排到需要的岗位上去。1919年,在县级粮食委员会中工人已占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人数,但列宁对此仍不满意,提出应努力让工人占三分之二的比例。这样,截至1921年3月党的十大召开,工人已在管理机关中占有60%的人数。
列宁认为劳动妇女中蕴藏着大批人才,在《伟大的创举》中指出:“毫无疑问,女工和农妇中间的组织人才比我们知道的要多许多倍,她们善于举办有很多工作者、有更多消费者参加的实际事业,而没有自命不凡的‘知识分子’或幼稚的‘共产党员’所常‘患’的那些毛病:爱讲空话,无事忙,好争吵,空谈计划,体系等。”在《论苏维埃共和国女工运动的任务》中指出:“我们追求社会主义理想,要为社会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在这方面,妇女有十分广阔的工作场所。”总之,列宁认为妇女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她们应当是一支积极的力量,在劳动人民中她们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在一系列工业生产部门和社会生活领域占据多数。她们应当同男人一样接受教育,享有同等权利。她们完全可以同男人一样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政治素养,广泛参与社会和国家的管理。如果不能创造条件发挥妇女的聪明才智,就不能保证真正的自由,更不能说建成了彻底的社会主义,“就连完备而稳固的民主制度也无从谈起。”同时,列宁也大胆提拔、任用青年担任领导干部。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指出,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重任必将由青年来承担。正是源于这一认识,列宁深入下层,大胆起用新人,投身于革命实践活动。革命战争年代,列宁鼓励青年参加红军,吸收青年扩大党组织。到和平战争年代,列宁更是要求全党在青年中汲取新的力量投身于经济建设工作。列宁大胆地将妇女和青年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促进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但同时对于妇女干部的选拔,应该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于长远,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女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和提拔,一方面是同继承老一辈的领导经验和社会管理经验联系起来的,不是机械地重复这些经验,而是在新的更完善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经验。另一方面,青年干部思想解放,敢于创新,要对青年干部充分信任、热情关心,严格要求,放手使用。
为了把每个工作人员放在合适位置上,列宁采取具有民主性质的选拔方法,即所有的领导机构都通过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大会、例会选举产生,而各级苏维埃代表则是由选民直接选举而成。列宁曾指出:“全党必须系统地、逐步地和坚定不移地为中央机关培养称职的人,对每一个准备担任这种高级职称的候选人的全部情况了如指掌,甚至了解他们的个人特点,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他们的成功和‘失败’。”这说明,党的领导干部必须通过选举的方法产生,候选人必须把自己的全部情况公开,担当职务的人必须在政治素养、能力、经验等方面都符合该职务提出的一切要求。只有在选拔和提升干部时更加充分运用选举原则,全面考虑公众舆论和党员和人民的建议,提高集体制和责任制的情况下,共产党的干部政策才能完善。
列宁认为,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的考察和评价是从严治党、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保证。他指出,党所有领导干部都向有关党组织报告自己的工作情况,听取其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自觉地接受党组织和其他党员的监察和评价。相关党组织要全面考察判断某位领导干部能否胜任工作,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所承担职务所提出的要求。为了对党的领导干部实行有效的监督,实现对领导干部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考察评价,列宁亲自领导并建立了党内监督机构——监察委员会,并赋予该机构以极大的权利和极高的地位,直接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其目的就在于最终做到“绝对了解情况并使各项事务严格按照规定办事”,来保证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来推进党的集体领导和民主作风建设。经常、系统地考察干部,全面地评价干部的活动,是无产阶级政党干部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考察和评价的方法应该以一种科学的态度、以同群众的相互关系为基础,认真深入地考察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质、道德素养、专业能力、工作成果、廉洁自律等,这样才能正确对干部进行提拔、配置、培养和教育以及必要的调动,才能保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1]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第33卷
[2]王春刚.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矛盾分析及应对之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