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幼儿园 周爱静
“交往是儿童发展的桥梁”,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社会交往和活动的能力。幼儿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担负起社会责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等,取决于幼儿期的生活积累和受教育的状况。幼儿阶段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力和交往能力。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在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获得的,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形式,营造了宽松、自然的活动氛围,是幼儿在与环境、同伴、教师的交往中获得一些健康的社会认知,产生交往的意识,学习交往的方法,掌握交往的技能,使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得以发展。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与同伴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
要使区域活动顺利开展,就需要注意规则的建立,规则不是限制人的自由,而是保护人的自由。我们如何保证每位幼儿的自由,并发挥到最大呢?那就是制定规则。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参与制定规则的积极性,让幼儿参与到区域规则的制定当中,由幼儿共同制定的规则,在执行时会使幼儿更乐意接受并遵守。活动区规则意识的建立与培养帮助幼儿了解活动规则的意义,适时调整自己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幼儿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交往行为的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经常会发生幼儿之间意见不统一或产生矛盾冲突,这时他们往往喜欢求助老师来解决问题,这种过于依赖老师的行为不利于幼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让幼儿逐渐形成勇于面对问题,引导并鼓励幼儿尝试着去解决幼儿之间的问题,对自行解决了问题的幼儿要加以表扬。如在阅读区中,天欣和安安同时拿到了喜欢已久的《丽塔和鳄鱼去散步》这本书,两人各握书的一角争执不下,这时坐在一旁的孟宇扬想了想对他们说:“你们这样可不行,不如你们猜拳决定吧。”这一办法得到了天欣和安安的同意,就这样争执许久的矛盾轻松得以平复。这是一次幼儿间产生纠纷,然后幼儿间自发地解决问题的事例。在这里孟宇扬充当了小老师的角色,起到了关键作用。作为老师,我及时肯定了她的做法并加以推广。
《指南》中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引导”。要鼓励幼儿主动去帮助别人,同时对于获得帮助的幼儿要及时向其致谢,融洽幼儿间的感情,增加相互交往的机会。如我班的大宝是一位活泼好动的男孩子,虽然活泼,但却不善与人交往,自我控制能力较低,常常因为各种原因攻击别人,其他幼儿尤其是小女孩,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在一次美工区活动中,大宝无意中帮桐桐捡起了掉在地上的橡皮泥,桐桐接过橡皮泥时似乎还不太习惯大宝做的好事(平时总攻击他人)并没有向大宝道谢,这时我及时引导桐桐向大宝道谢,大宝听到道谢后非常高兴。于是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大宝总在找机会帮助别人,其他小朋友也主动邀请他加入活动。大宝之所以后来好事一件接着一件地做,是因为自己得到了他人的肯定,自我价值初步体现,在行为上得以改变,其他幼儿接纳了他,增进了大宝与小朋友之间的相互交往。
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已习得一些交往语言,老师在游戏中要适时引导提醒幼儿进行迁移,有助于促进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如在益智区中,大宇和炎焱都想玩拼图的活动,炎炎抢先一步拿到了拼图,高兴地玩了起来。大宇因为没有拿到而要求炎炎让他玩一会儿,炎炎肯定不会同意,大宇连问了两次都被拒绝了。正在他想离开益智区时,我建议他在请求别人时一定要用礼貌的语言和他商量。于是大宇对炎炎说:“炎炎,我能和你一起玩拼图吗?”炎炎没有同意。大宇用寻求帮助的眼神看着我,我让他再试一试,于是大宇对炎炎说:“请你拼完后能让我玩吗?”炎炎欣然同意了。在炎炎将拼图交到大宇手中时,大宇还不忘对炎炎说了一句“谢谢”。引导幼儿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多使用礼貌用语,这样会使幼儿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毅力的同时,大大增强幼儿与同伴的交往水平。
每个幼儿都是与人不同的个体,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对每个孩子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自始至终以鼓励、欣赏的态度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留意捕捉能力差的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如在美工区活动的尧尧,平时动手能力不太强,但这次她却在认真地做着一块饼干,这时发现她把那块形状不规则的饼干放在自己的衣袖上的花纹下压着玩,我刚想制止,却发现她举着那块印有花纹的饼干在向旁边的孩子炫耀,这时我走上前去,让她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表扬她爱动脑,肯定了她的创作成果,同时也提出这样做会把自己的袖子弄脏,能不能想出别的更好的办法,这样一来,她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商量开了,用积插玩具、小积木、动物印章等,边商量边动起手来了,她的积极性更高了,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成就感,又激发了孩子交往的兴趣。
总之,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培养的,幼儿并非生来就知道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教师要帮幼儿学习如何与人接触交往,逐渐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并能初步根据社会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发展交往能力。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活动,它为幼儿提供了学习区域游戏由于自身的特点,在幼儿的社会交往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教师在注重区域游戏的同时,更应做反思,尽可能弥补区域游戏的不足,最大限度的开发区域游戏的教育功能,不仅使幼儿的社会化得到发展,而且推动幼儿自身的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