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伊宁县第四中学 王 英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可借此领悟文章的深邃内蕴,培养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美育是中学教学体系和培养目标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科固有的教育内容。美育能够升华人的感情,把美育纳入语文课堂是有必要的。作为承担着语文教育重要使命的语文教师,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得到熏陶,以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初步具备创造美的能力,在审美感知中获得美,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始终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而将美育与语文教学联接在一起的媒介是文学作品,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都是精美的文学作品。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同样一篇文章,有些同学觉得美不胜收,风光无限,能够欣赏到其中的情趣和美;而有的同学则望文兴叹,一无所见,根本感受不到美。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充分运用教材,挖掘每篇课文中的“美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呢?
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和美育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是同一体中的两个方面,美育是感性的,是潜移默化而作用于人的一种感化,美育是愉快的,不用强制和勉强。而是心甘情愿、乐而忘返的。如果我们很好地利用语文教学和美育的关系将会提高学生的素质,因为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语文教学进行美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为我们知道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学如果离开对美欣赏的能力,字、词、句、章的知识就失去了表情达意的作用。人物形象、意境画面就成了概念化的空架。若不具备对美的鉴赏能力,又怎能用语言表现美,又怎么领悟语言的优美。手法的高低、形象的丰瘠,情趣的雅俗?缺乏创造美的能力,又怎能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去表现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语文教学离不开读,新课程理念更是要求语文教学要遵循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美感,使学生感受到作品的意境和课文主人翁的语言美、行为美和心灵美。我在教学《春》时,便采用了自由读、指名读、轮读等形式,使学生在不同的朗读声中感受春天的美,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一般地说,情感低沉、缠绵柔缓的文章宜采用个别读,从而体会节奏的阴柔美;热烈的文字则宜采取集体诵读,从而体会节奏的奔放美。教师应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的内容、陶冶情感的作用。这就在朗读课文中不自觉的渗透着。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美”的思想内容,都寄寓着一种审美情感。在教学中应尽量启发学生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获得审美的感悟。一篇篇文情并茂的课文正是我们渗透审美教育的契机。如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山水相映之美。有山无水则无趣,有水无山又乏味。山水相伴相映,则神采焕然,情味盎然。这里水流迤逦,清明澄澈。峰高水清,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相映成趣。 我们则可以带领学生去品读“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些文句,也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入、见“等词进行品味。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这里“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还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众彩纷呈,熠熠耀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两岸犹如悬着两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且倒影入清流,景象则更为绚丽动人。这就是通过分析作品的自然景物引导学生欣赏美。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前面写了四时俱备的常景,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早晨,先是白雾缭绕,继而是如絮如带,再而是似烟似缕,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飞鸟归林,猿猴息树,山色苍茫,这时原来潜游水底的鱼飞跃而出,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作者观察极细,笔致极纤,把握了事物特征,描摹山水情态,使人目随笔转,情偕意迁,晨景热烈欢跃,暮象清静幽寂,给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晓雾将歇山川之美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其四,动静相衬之美。客观景物不会单调划一,散文写法也切忌呆板凝滞。这可以通过阅读与理解文本,引导学生感悟美。
我们引导学生感受美的方式很多,可以从字词、语言、结构、意境、整体等方面欣赏美、感受美。
如,《紫藤萝瀑布》中“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作者抓住盛开的紫藤光影明暗不一的特点,利用视觉上的错觉,把静止的花写成流动的瀑布,并且在欢笑,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语言生动。
生成美感,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语文教学中分析意境总是把作者所描绘的景象再现出来,创设“人在画中,意在画中”的情境,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意境,从而体味并感受美,语文教学中分析文章的精妙结构,也要顺着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去赏析和品味,使学生从精妙的构思过程中去领悟作者所寄寓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再则,语文教师以情感人,运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将文学作品中的美感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慢,抑扬顿挫,传神的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领悟形象,意境中蕴含的种种美感,这一切不是靠说教灌输去实现的,而是通过感染,熏陶,形象诱导来完成的,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艺术趣味和思想感情,这正是语文美育的美丽之所在。
随着中学语文教改的深入,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二者相互离不开,语文教学离开美育则“贫血”,美育离开语文则“空”。美育与语文教学这一课题愈来愈受到广泛的重视,这是时代发展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自身发展的重要,重视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充分发挥着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将会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气,改善教学中的枯燥、呆板。让学生感到语文课其实是一种艺术的熏陶,一种美的享受。让他们更爱语文,更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