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鹏飞,杨瑞华
(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重庆 408000)
新课标下改进中职卫校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黄鹏飞,杨瑞华
(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重庆 408000)
国家教育部2014年颁发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强调以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导向,深入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最低要求,再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探索走出中职数学教学困境的策略和方法,从而获得中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具体改进措施。
新课标;中职卫校;数学;教学模式
随着国家教育部2014年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发,对各类职业院校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就中职学校特别是像我校这种中职卫生学校来说,为了适应新课标的变化和要求,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组织教职员工对新课标进行学习和研究,各学科教研组将制订适应新课标的教学方案,并准备在2015级学生中正式采用。下面就新课标结合中职卫生学校数学教学模式改进与创新方面进行探讨。
旧课标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数学课主要是为专业课学习而服务的,处于从属地位。由于教材与专业内容联系少、学时被严重压缩、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差等原因,数学未能有效体现出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反而陷入教学两难的恶性循环之中。许多教育专家和教师不断呼吁领导要重视、教材要改进、观念要转变、学生兴趣要激发等,但都未落到实处。
新课标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强调以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导向,重新定位了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语文、数学、体育、公共艺术等课程的地位明显得到了很大提升。
深入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最低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探索走出中职数学教学困境的策略和方法,并提出实施方案。作为医药卫生类的中职学校,我校经过研究决定,主要从以下方面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3.1 围绕新课标,在思想上重新定位中职数学
新课标增加了数学的学时,达到甚至超过了一些专业课的学时数,教师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并且配合学校对学生宣传高职高考政策,让学生也意识到数学对于升学考试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3.2 针对中职学生升学和就业两条途径,采取分层次教学
中职学生毕业后有升学和就业两种选择,因此,采取分班分层次教学是满足学生需求的重要方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根据这一要求,中职数学的最佳教学安排应为两年,周学时计划为两学时。第一学年,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目标定位;第二学年,根据学生第一学年的数学考核成绩及自己的意愿,按专业进行高考定向班及普通班的分班分层次教学,明确各自的教学目标及任务。
3.3 建立中职数学重难点微课资源库,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和空间
数学的学习对中职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由于中职学校通常数学课都在第一、二学年,有的甚至只在第一学年开设,学生在经过第三年的实习后,对很多知识都已遗忘,报名参加对口高职考试的学生希望教师辅导的愿望非常强烈。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愿望,学校可组织有经验的数学教师建设完善的针对数学高职高考重难点的校园网络微课库,让学生在课内课外或校内校外都能随时随地自主学习。重复学习可增加熟练度,微课的学习方式非常适合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对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及考试成绩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3.4 围绕对口高职高考,协调好实习和高考培训之间的关系
实习是为了就业,考试培训是为了升学,两者在时间和目标上都不同,有的学校为了应对高职高考,缩短参加高职高考学生的实习实训时间,甚至取消了这部分学生的顶岗实习而要求其回校参加高职高考复习,这明显违背了实训制度的要求。并且学生回校复习会明显增大学校在教学、学生食宿方面的资金投入和压力。我校通过国家示范校建设,拟采用的“1.5+1+0.5”人才培养模式是利用最后半学年让实习学生回校总结、进行考前复习,使高考复习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但究竟采取何种更为有效的方式,尚待进一步探讨。
G420
A
1671-1246(2015)14-0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