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教仪站 陈福川
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创设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学生进行轻松、开放、主动的学习搭建了平台。特别是在新一轮课堂结构改革中,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将会使小学数学课堂大放异彩。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内容抽象,概念严谨又枯燥,没有生活情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创设出鲜活的情境,展示背景,说明来龙去脉,说明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觉得数学变得可亲近了,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新知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成功的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很高。
通过多媒体技术创造出来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引人注目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教学难题。根据教学的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现于屏幕上,那声音,那图像,带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
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全面,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讲给全班同学听,然后让学生从多媒体课件中了解基本的天文知识,最后用多媒体演示:茫茫的宇宙中,有无数的星座和天体在运行,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同时自身也在旋转……
在使用多媒体演示课件的同时老师配上适当的解说,学生耳闻目睹后,自然而然就明白了地球在围绕太阳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转,分别称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于是就有了平年和闰年之分,也就有了一个特殊的二月份。多媒体课件形、声、色、光等相互组合,生动形象,使学生既观看到奇异的天文现象,又对学习《年、月、日》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深刻理解这一知识。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从心理上避免单纯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感,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怡然的心情,在和谐、有趣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快乐地学习新知识。
一堂课是否成功往往看老师对重难点的处理是否恰当,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处理好教学重难点呢?由于多媒体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静与动、快与慢、整与散、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换,生动地再现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克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扩大了学生的认知时空,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通过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典型的、具体的经验和感性材料,突出观察点,揭示现象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减少思辨的困难。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正确率。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虽然提供了实验方法,但实验过程复杂、难以操作,且费力费时,学生也不容易理解。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用红色曲线表示圆的周长,用蓝色线段表示半径,用黄色表示面积部分,多层次地将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4份、8份、16份、32份……使学生一眼就直观的感受到:一个圆分成很多扇形;等分的份数越多,小扇形就越接近于等腰三角形,围成的那条封闭曲线就越接近于直线。在出示的过程中,还可以启发学生:怎样把圆转化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让学生分组剪拼,学生剪拼出的图案多种多样。由这个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巧用多媒体演示课件,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优化了教学过程,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活用多媒体技术生动直观、变静为动、图文声并茂、虚拟现实、放大细节、拟真等特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最优化。
例如,在教学“9加几”这个知识点时,“凑十法”是学习重点。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设计以下教学导入:先出示16个图形的图(左边9个,右边7个),让学生利用已经学会的知识列出算式,再利用动画效果,将7个圆中的1个圆移到9个圆这一边,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用怎么样的方法算最好。最后,学生自己总结出了“凑十”的方法。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把知识的内在联系展示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线索,并引导学生展开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最终获得了知识,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并提高了技能。这样活灵活现的教学模式,所收到的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的教具运用,并不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真正的形象化、具体化,而信息技术却可以使数学概念真正活起来。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的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气氛活跃。
比如,在学习了《2的乘法口诀》后,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设计许多智慧花。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一朵花,每朵花都能进入一个练习,当学生做对时,就会跳出一只小猴子,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反之,小猴子就会说:别灰心,再试试。学生们为了争得小猴的夸奖,都积极动脑,认真计算。当计算正确,得到小猴子的夸奖后,学生就会兴奋不已,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当然,多媒体技术不是万能的,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这堂课是否有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必要?在使用时应选择哪种课件?什么时候展示?如何展示?这些都要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亦要考虑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手段的优劣,尽量做到优劣互补,才能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使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朝着更科学、更先进、更完善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