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泰日学校 屠张婷
所谓的数学课堂引入环节是指在讲解新知识或数学教学活动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其中的情景导入,就是教师创造有关的场景,把学生带到创造的情景中去,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情景导入,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活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的能力发展。但并不是任何的情景导入都适用于所有的学生,若不能对症下药,则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如何使得情景导入环节有效,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就需要教师的不断钻研与改善。
那么,怎样的情景被引入课堂才有效?翻看初中上教版的数学教材,教材中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情景,教师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发挥这些情景应有的教学功能,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教材所提供的情景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生。针对我所任教的学生现状,不能照本宣科地运用书本上的引入问题而不做丝毫的改动,要针对现在我们的学生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设计出更具有针对性、合理的情景。下面,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实践与感悟,谈谈自己的三点看法。
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景之中学,是我们数学教师所追求的。对于乡镇学校的学生来说,有的情景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但若超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他们的感受往往就会停留在表层。因此在情景导入问题的设置上,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出发,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六年级第一学期2.7 分数与小数互化的第一课时中,有这样的一个情景导入问题:在宇宙中,水星、火星、月球的直径分别约是地球直径的你能比较它们直径的大小吗?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这三个分数的比较,学生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我通过比较三个分数,引出我本节课要学习分数小数的互化。同时,因为分数数字太大的原因,若要验证化小数比较的过程,既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又让学生觉得分数化小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必要。
基于这些考虑后,我对教材的情景导入问题做了如下改编:在宇宙中,水星、火星、月球的直径分别约是地球直径的,你能比较它们直径的大小吗?经过改编之后,题目的难度降低了,同时因为存在分数与小数,学生就可以选择将小数化成分数再比较或将分数化成小数直接比较两种方法,通过学生的体验,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的优势,自然而然地就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情景导入的思考问题难度比较大,并且对于乡镇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没有相应的经历接触。若在课堂中导入这样的情景,哪怕配合上图片,对于他们来说,要直接理解并进行一定的探索思考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导入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改编,并且借助一些额外的道具来帮助学生理解,将情景导入的难度降低,帮助学生在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探索新知。
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来说,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伙伴关系,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之外,情景导入环节更是个非常好的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及做好德育教育的环节。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就能使学生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的目的。
如在六年级第二学期8.3长方体棱与棱的位置关系的认识这一堂课中,学生对于在立体中存在的位置关系比较难理解,认为比较抽象。教师在上课时往往要借助许多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同学理解体会。因此我编写了一个情景问题,并且配合多媒体中的动画演示,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这三种位置关系的异同:问题1.老师开车上街,开到一个十字路口,遇到一个横闯红灯的孩子,立刻急刹车。如果不刹车有没有可能会相撞?如果将老师行驶的路线看作直线AB,将孩子走的路线看作直线CD,什么时候会相撞?归纳:如果直线AB与直线CD在同一平面内,具有唯一公共点,那么称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相交,点O称为直线AB与直线CD的交点。问题2.老师的车子贴着马路中间的白线笔直行驶,对面有一辆车也是贴着白线笔直行驶,两车会不会相撞?为什么?归纳:如果直线AB与直线CD在同一平面内,但没有公共点,那么称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平行。问题3.老师开车到高架上,有一辆火车从我的正下方横穿而过,会不会相撞?为什么?归纳:如果直线AB与直线CD既不平行,也不相交,那么称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异面。
通过多媒体上与问题情景配合的相关动画演示,以及适当的标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被带动起来了,同时从多媒体的图片上,学生也可以很容易地从“会不会相撞”这个问题上联想到两条直线有没有交点,从而理解相交与平行这两种位置关系。对于最难的异面这一种位置关系,也因为生动的情景描述与图片结合,变得容易理解了。随后,再让学生在教室中找出有平行、相交、异面关系的直线,学生也能立刻融会贯通了。
总之,情景导入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当然,在我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在注重教学生活化,创设情景进行教学的同时,不能忽略了数学的本质。不管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景,核心是蕴含其中的数学问题。课堂上如果过分强调生活化情景的创设,会使数学课变成“生活常识课”。情景导入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的目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积累出发,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把握新的知识。
情景导入环节想要成功,想要具备有效性,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充分地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生学情,精心地设计,合理地运用,动态地生成,只有这样,以情景为起点的数学学习才能有效地展开,才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效果并使我们的数学教学锦上添花,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