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娟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十分强的学科,在小学的教学中数学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数学对完善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对数学的很多理解都需要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十分重要。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缺乏形象思维教育的体现
1.缺乏对形象思维的教学重视
在数学教育中,有很多的教师都处于长期对形象思维的教育的不重视状态之中。他们其中的一些教师认为形象思维教育应该算是一种低级的思维模式,不符合数学抽象思维的模式的特点。形象思维只是在开始帮助建立数学思维时起着辅助性的作用,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形象思维就没必要再被应用。这样的思维是对形象思维认识不全面的一种看法,因为形象思维除了部分教师所认为的基础性特点外,还有一项重要性的特点。形象性思维很大程度上主导着课堂活力问题。缺乏形象性思维的教学,往往使教学内容变得枯燥无趣。
2.缺乏形象性思维的训练
我国目前教学的一个重大,且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的创造力不高。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发展在创造力的表现上极度匮乏。究其原因,与教师的教学缺乏形象性的思维的训练有着很大程度的关系。传统的数学教学,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指导单纯的记住数学公式,然后按照公式生搬硬套。这样的过程中缺乏了有效的形象思维的过程,学生很难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在日常的教育中,教师在训练过程中,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了抽象思维的能力的训练上,学生极度缺乏形象思维的训练。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性思维的具体方法
1.创设合理的情境和气氛,帮助学生学习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根本还是在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努力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一个发展的温床而不被扼杀。教师要在课堂中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敢于大胆提问,提出自己的构想和解题的思路。同时,教师还应该增强学生的思维度,让学生探索多方面的思路去解决问题。通过教师课堂上的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有所发展。
2.延迟评价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还是学生参与的重要过程。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还没有完整地表述出来,教师就给予了打断予以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不利于学生进行想象的形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论是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还是知识的讲解,都要腾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给学生留有想象的时间,让他们运用自己的创新力延迟评价。比如,笔者在进行难题的教学时,一般都会在题目给出之后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思考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再互相交流。在交流之后继续发展完善自己的思维。通过这种方式,把本身应该直接讲解的难题让给了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形象性的思维方法。
3.通过建立直观性的教学引导学生想象
形象性思维建立的重要途径就是想象。在现代心理学中,一个人获得的表象的东西可以被人有选择地存储,也可以被人有选择地加工。形象思维的想象过程就是学生对所学的表象进行加工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想象力的加工,学的东西也就更深刻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建立不同事物的联系,让学生学会联想、想象地记忆。甚至为了达到联想的效果,可以通过列举或者展示生活中的实物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想象的记忆。在具体、形象的理解之后,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中。有效学习的同时又解决了高度抽象性与形象思维的矛盾,让两种思维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在笔者进行圆的性质的教学时,我就列举了太阳、杯底等一系列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圆形事物,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实物来发现圆的性质。学生一方面能够在生活实际中有所接触,另一方面又是自己总结得到的答案,对这一数学概念的掌握自然就更加深刻。
4.通过好的习题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培养学生的解题计算能力有着共同之处,就是都需要通过练习才能够达到熟练应用的效果。并且解题的过程就是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思维与解题的时间是相关联的。要想检验思维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直接方法就是加强训练。所以,教师要重视习题训练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能够调动学生形象思维的练习题。虽然课本中有一定量的数学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但是这些不一定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课本中的练习题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很难做到针对性,因此,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教学的进度以及内容进行一定的习题内容的补充设计或者进行一定的修改调整。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十分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困难。但是,只要教师在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的基础之上增加形象性思维的能力的培养,就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同时也增强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