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显波
摘 要: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各种体育项目逐渐趋向大众化,尤其羽毛球运动更是受到了热烈欢迎,所以现如今各种院校将羽毛球运动归为体育课程之中,而且是从小学生开始抓起,羽毛球运动不管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安全方面都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并且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很大帮助。
关键词:训练方法;体育课程;羽毛球教学 一、分析当前小学生羽毛球课程出现的问题
当前,国家和社会对于小学生的身体健康高度重视,小学生羽毛球训练对于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各种小学院校在小学生羽毛球课程方面做得也很到位,场地、器材方面也非常符合国家标准,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阻碍着小学生羽毛球能力的提升。首先,在师资力量方面,很多小学院校指导羽毛球课程教师都不是专业出身,他们很多是靠着书本知识或者网上信息来练习自己的羽毛球,这就呈现出技术不规范、动作不到位的情况,而在这种情况下教导出来的小学生是可想而知的,他们在学习到一定程度上无法再进步,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羽毛球水平;其次,在训练效率方面,虽然很多教师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去练习羽毛球、在指导学生羽毛球训练上也讲究少说多练的方法,但由于课堂氛围过于严肃,在这基础上学生和教师的压力放大,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自然而然地疏远,这就导致了学生的羽毛球水平停滞不前,呈现出一种事倍功半的效果,达不到理想的训练值;最后,在训练计划方面,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虽然很有活力,但在身体素质方面大有不同,对于学校来说,他们无法针对每一位学生制订出合适的训练计划,可能还会有很多学校忽视了训练计划这点,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训练效果不平衡,差距过大,致使一些有羽毛球天赋的小学生也无法得到正常的训练,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小学生羽毛球训练方法
1.培养小学生的羽毛球兴趣
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生在羽毛球训练方面的效果,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兴趣,经过研究实验得出只有在有兴趣的前提下才能认真努力地去做一件事,小学生的思维和身体正处在十分活跃的阶段,作为指导教师要组织些与羽毛球训练有关的活动或者比赛,激起他们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这样才能为今后的羽毛球训练做好基础,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参加那些活动的同时还可以强身健体,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2.全面提高教师羽毛球技术水平
学校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首先学校要努力加强内部建设,提高该课程指导教师的羽毛球专业性。鼓励教师多参加相关羽毛球方面的培训,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羽毛球技术和战术水平,也可以在日后教导学生的时候少走弯路。其次,学校要多请些在羽毛球方面有所造诣的人前来校内指导或授课,并对此提出宝贵的建议,这样可以更快、更直观地帮助学生羽毛球技术有效提高。
3.强化小学生身体素质
当下的小学生多是在温室里长大,再加上年龄较小,所以在身体素质方面会较差,而羽毛球作为对身体要求方面较高的一项运动,训练方面会很有难度,但如果运动负荷过大会对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和生活学习造成影响,为了防止这种失误的发生,教师首先要了解强化学生体能的重要性,其次平时多组织些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活动,比如:跳短绳、拔河比赛、田径等。
4.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羽毛球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体育项目,在教师和学生默契配合下才能让训练结果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轻松的训练氛围可以使学生没有心理压力,能更集中于羽毛球的练习中,对于教师来说,要在表达方式上富有亲和力,让学生对教师有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平时主动与学生亲近、多与学生一起玩耍,这样能够更快了解小学生的性格脾气,对制订训练方案提供条件,所以说为了有最佳的训练效果,除了有良好的训练方法外,还应加强与学生的亲密度。
5.做好周全的训练计划
作为小学生羽毛球课程的指导教师来说,应针对各种类型的小学生制订出合适、科学规范的训练计划,在这种有条理的训练方案下能使小学生更快地投入到羽毛球的训练中,有利于小学生羽毛球技术的提升和运动水平的提高,为他们的未来打下结实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素质越来越高,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上极度重视,而健康的身体是学生可以认真学习的基础。兴趣浓厚、入门简单、安全度较高的羽毛球运动越来越受到小学生的喜爱,因此,各类小学院校都将羽毛球训练加入到体育课程中,但该项运动还存在着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生在羽毛球训练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相应做出了解决方法,从而希望未来的小学生不但在羽毛球方面可以有很大的进步,也希望他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1]雷刚.中小学羽毛球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 2009(24).
[2]张燕.论提高羽毛球训练水平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4).
[3]仲彩虹.例谈暗示法在少儿羽毛球训练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9(42).
[4]李国萍.少儿羽毛球训练中的多球练习[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