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歌唱活动组织策略的实践研究

2015-03-17 10:51钱伟圆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音域节奏游戏

钱伟圆

摘 要:小班幼儿学习歌唱时受发声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而且无意注意占优势,很容易受情绪的影响歌唱。老师在组织幼儿歌唱活动时要选择适合小班幼儿歌唱的歌曲作品,让幼儿充分感知音乐的旋律、节奏,理解歌词内容。同时也要提高幼儿的歌唱水平,使幼儿唱准音调、节拍。歌唱活动要与游戏结合,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关键词:情感;音域;节奏;游戏

一、问题的提出

唱歌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他们在心情愉悦时常会哼哼唱唱。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对歌唱的作用和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如果首先学习歌唱,将使儿童具有多种音乐能力的准备。小班幼儿在开始阶段参与的活动中表现出很重要的特点是“吸收和感觉”。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往往只是教师自己在歌唱,幼儿更多的是注意地听,积累他们的感觉和经验。歌唱是一门艺术,包括呼吸、发声、咬字等各方面的技巧,教师在组织幼儿唱歌活动时往往会不经意地要求小朋友唱清楚歌词,音调、节奏要唱准等等,让歌唱活动变得机械、单调。幼儿也会对歌唱活动产生焦虑,失去信心和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提到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小班幼儿由于受发音能力的限制,还不善于表现,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被其他新鲜事物所吸引。我们既要提高幼儿的歌唱能力,又要在具体的歌唱活动中让幼儿有愉快的情感体验,老师作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在歌唱活动中该如何发挥作用?怎么样提高小班幼儿唱歌技能,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有情感的体验?我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我的探究历程。

二、歌唱活动对小班幼儿的意义

给小班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歌唱氛围,引导他们在歌唱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去学习,能在歌唱活动中真正地感受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激发小班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小班幼儿能够在哼哼唱唱中发现音乐的存在,在简单的歌曲中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音乐,尝试在歌唱活动中运用游戏、动作、表演,去感受节奏、韵律,从而增添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二)提高小班幼儿歌唱的能力

歌唱包括韵律、节奏、音准等音乐元素。小班幼儿喜欢唱歌,但是歌唱水平有限,当幼儿歌唱能力提高的时候,能掌握节奏、唱准音调时他们就能更加从容欢喜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来唱了。提高幼儿歌唱的自信心,他们才能真正地喜欢上歌唱活动。

(三)满足小班幼儿的情感体验

小班幼儿喜欢听成人唱歌,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动画片里的歌曲旋律去哼唱,虽然有的时候口齿不清楚,但是他们在情绪情感上的发展得到了满足。我们常常会看到小班幼儿在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时,情感很投入。

(四)促进小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小班幼儿的歌唱活动基本上以游戏、模仿为主,幼儿在学唱过程中,能帮助他们与老师,以及与其他小朋友熟悉和亲热起来。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小班幼儿歌唱活动实施策略

在带小班歌唱活动的这两年时间里,我在实践和学习中累积了一些原始的经验,在一些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真的感觉到歌唱带给幼儿情感上的满足和愉悦。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社会性的发展都有很明显的表现。根据小班幼儿歌唱的特点,我把具体的实施过程分为歌曲的选择、过程的引导和成果的呈现三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究。

(一)歌曲选择

1.情感方面——生活经验再现的歌曲

小班幼儿一直是以直观形象为主的,学习的投入性和主动性受到情绪的支配。他们对自己看到过的、生活中体验到的内容会很有兴趣。选择贴近幼儿身边生活的歌曲作为歌唱内容,幼儿能轻易体验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学会歌曲。小班幼儿的歌曲基本上都是他们生活经验的再现,也是他们情感发展的需要。

小班幼儿歌曲《小娃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麻烦好妈妈》《亲亲热热在一起》等等都是小班幼儿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再现的曲目。如,小班歌曲《亲亲热热在一起》:

情感分析:幼儿每天都接触的亲爱的爸爸和妈妈,当家里只有爸爸和自己的时候,心里总会盼望妈妈快点回来,而当只有妈妈和自己的时候也会记挂爸爸快点回来,家庭成员缺一不可,对幼儿来讲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和情感。“叮咚、叮咚”的敲门声将幼儿的情感记忆一下子呼唤出来了。在有韵律感的念白里,启发幼儿用激动、快乐的情绪来表达期盼的急切心情。这首歌曲让幼儿体验到一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感。

活动反思:当老师和幼儿一起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时,幼儿完全沉浸在家的浓浓爱意里,表现自然。在念白时我启发幼儿对妈妈(爸爸)回来时激动的情感,幼儿再一次体验盼望妈妈(爸爸)快回来的急切心理,16分音符的节奏就在幼儿的急切声中体现出来了。活动最后幼儿用家庭中其他成员来替换相应的歌词,满足个别幼儿家庭中有其他成员的情感发展需要,因为这来源于他们的生活。

2.音域方面——音域在b~b1之间的歌曲

适合的音域能帮助小班幼儿唱准音,了解幼儿歌唱音域特点,在选择歌曲和为歌曲定调时应参考幼儿的歌唱音域。将歌曲的调定在幼儿歌唱音区范围内,是对幼儿歌唱学习的一种促进。研究表明,2~3岁孩子的音域是d1~a1,4~5岁孩子的音域是d1~b1。歌唱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在“幼儿园建构课程”中是这样的:

活动组织:我在组织小朋友唱这首歌曲的时候,他们都很愿意、很喜欢唱。但是在唱到“把门开”的“门”的时候,有个别小朋友的音就有点不太沉得下来,声音就没有那么好听,音准方面在这个地方有些把持不住,整个歌唱环节就显得不是那么流畅通顺了。

活动反思:我之前教唱这首歌曲的曲调也有E调,那时候幼儿唱起歌来比现在轻松。当时我就觉得有可能是调相对低了,因为它的音域在a~a1,也就是最低音在降6,最高音在6,这不太适合小班幼儿音域范围。所以我就将这首歌曲的曲调改成1=bE,升高了一个调以后,我再次尝试让小朋友来唱一唱,结果他们的声音就比之前流畅、好听了。

3.歌词形式方面——易于幼儿记忆和动作表现

小班幼儿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幼儿活动总体上是相辅相成的,无论是说话还是歌唱,常常有动作的相伴。小班幼儿还处在语言学习的早期阶段,以动作来辅助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心理需要。如果选择歌词比较适用动作表现,则歌曲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和喜欢。比如,一些节奏明快的歌谣、诗歌,小班幼儿都可以拿来唱一唱。如,歌唱活动《小老鼠上灯台》:

作品分析:《小老鼠上灯台》是一首传统歌谣,幼儿非常喜爱。念起来朗朗上口,我在朗诵时让幼儿配合动作表演更能增加歌谣的趣味性。歌谣本身就包含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节奏时值。虽然小班幼儿不需要学习这些概念,但是通过语言和动作可以使幼儿体验、感受节拍和不同时值的节奏。在幼儿学会了歌谣以后,我再让幼儿学唱表演歌曲《小老鼠上灯台》。

活动反思:我在组织幼儿歌唱时,激发幼儿用动作来参与音乐活动的愿望,幼儿在歌唱表演的时候,牢牢地把歌词熟记了,通过自己的动作与歌词相结合起来。活动充满了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幼儿边歌唱边用动作表现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可以说幼儿用具体形象的动作完成对歌词的理解,轻松地歌唱,达到了好的歌唱效果。

(二)过程引导

1.从倾听歌曲入手——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从倾听歌曲入手,小班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要靠倾听。因为小班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和接受能力都很浅显,所以他们喜欢模仿。老师范唱歌曲时的情感、动作、音准都直接影响幼儿的歌唱。小班歌唱活动“听”很重要,他们需要有机会经常听歌曲,但每次时间都不能太长。凡要学唱的歌曲都可以让幼儿多听几遍,让他们有多次重复聆听的机会。如,小班歌曲《小乌龟爬山坡》:

倾听活动设计:分不同时间,让幼儿反复聆听歌曲。

(1)在歌唱活动中听老师歌唱。

(2)作为背景音乐在幼儿休息活动时播放。

(3)观看多媒体《小乌龟上山坡》,欣赏歌曲。

活动反思:在集体教唱活动时,因为歌唱时间短,有个别幼儿没有专注参与歌唱活动,没有学会歌唱。大多数幼儿不能完全记住歌词内容。但是在反复的聆听过程中,他们有了足够的时间去理解歌词、模仿歌曲旋律和节奏。在多次欣赏倾听以后,幼儿自然而然就会歌唱了。

2.从理解歌唱内容入手——幼儿理解歌词

老师在组织歌唱活动时,除了范唱加深幼儿对歌词的理解与记忆,还可以使用思维教育中的图形认知方法。小班幼儿的认知活动是具体形象的,我用绘画或者观看多媒体课件表达音乐形象,可以使幼儿在轻松记住这些图案的同时,理解并学唱一首歌曲。

3.从游戏情境入手——幼儿参与歌唱活动

从游戏情境设计入手,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自主探索音乐的奥秘,学习并大胆尝试用个人喜爱的方式来抒发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小班幼儿学唱的歌曲都可以结合游戏,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参加歌唱活动。

《蚂蚁搬豆》《老母鸡》《小小蛋儿把门开》《蓬蓬头》等适合小班幼儿适合歌唱表演的歌曲,都能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边唱边游戏,加深幼儿对歌曲的理解。

(三)成果呈现

1.情感呈现——我爱歌唱

元旦活动:“想唱就唱”——歌唱联欢

在元旦迎新活动中,我们班的孩子在班级里开展了一次“想唱就唱”的歌唱联欢活动。每个幼儿都参与了歌唱活动。把在幼儿园学过的歌曲,家里自己学唱的歌曲都拿来晒一晒、唱一唱。周×小朋友唱了一首《我是解放军》,声情并茂。臧××小朋友唱了《小星星》,悦×唱了一首《小雪花》,还边唱边表演,就连平时不太喜欢自我表现的林××小朋友也唱了一首《小娃娃》……大家最后一起唱了一首中英文版的《新年好》。型秀活动很成功,小朋友们也都非常快乐。

活动反思:这次集体歌唱活动,幼儿储备了很多歌曲,在平时歌唱经验的积累中,幼儿歌唱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老师平时教唱一些有难度的歌曲,一个学期下来他们无论会唱的、不会唱的,现在都能唱了。幼儿之间相互影响,把歌唱的快乐情绪一直传递下去。平时内向的或者不愿在集体面前歌唱的小朋友,都被这种轻松、愉快的歌唱气氛感染,快乐地加入了歌唱活动。

2.素质呈现——我会歌唱

家长反馈:“唱得不错”——小班欣赏《螃蟹歌》

学期中,好多家长都会询问我,昨天幼儿园是不是教了××歌了?我家孩子回来就哼哼唱唱,是不是这样唱的呀?在得到老师肯定的答复后他们自豪地夸自家孩子“唱得不错”。

活动过程:在欣赏活动《螃蟹歌》中,我把歌曲的多媒体动画播放给幼儿看,配上歌唱,幼儿认真欣赏。我还向他们介绍了这首歌的特殊发音(四川歌谣),里面“哥”念“郭”,“脚”念“绝”,这是很有代表性的地方歌谣,歌词幽默、滑稽,幼儿都被里面的歌词和动画深深吸引。但歌词很多,不容易记忆。我在欣赏活动后,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尝试让幼儿去玩一玩、唱一唱。

活动反思:我们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质,这本身是一次欣赏活动,幼儿在掌握了歌曲旋律、理解了歌词内容后,在兴趣的指引下,居然也能把歌曲唱出来。这充分证明了小班幼儿在歌唱方面,通过多种方法的指引和培养,可以逐渐建立好的音乐素质,哪怕一些难的歌曲作品,也可以让幼儿想唱就唱。

四、研究成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的发展也与其他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歌唱活动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品德和爱的情感

歌唱能表达情绪和思想感情,通过歌词旋律与歌词相结合,能促进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们教小朋友歌唱《小娃娃》《亲亲热热一家人》《好娃娃》等歌曲,幼儿真实的情感让他们体验到爱的需要,也让幼儿更关心和体贴家人。

(二)歌唱活动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歌唱活动也是节奏感的培养,是通过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来完成的。有韵律感的童谣、诗歌都是好的歌曲的原型。幼儿在优美的歌唱活动中获得了文学知识,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歌唱活动提高了幼儿的自控能力、记忆力

在歌唱活动中,老师采用多种形式带领幼儿学唱,他们的注意力得到了锻炼。幼儿总是保持兴趣、有新鲜感、不厌其烦、精力集中,在活动中锻炼了幼儿的自控能力,培养了记忆力。

(四)歌唱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

幼儿的思维能力有一个形成和发展过程,歌唱过程中,老师利用辅助教学资源,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中激发情感、活跃思想,由此促进幼儿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创造想象的能力。

让幼儿在快乐中歌唱,想唱就唱,在愉快的歌唱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探索音乐,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在轻松的气氛中激发幼儿主动努力,建立歌唱的自信心吧!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音乐发展与教育研究[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3).

[2]杨立梅.幼儿音乐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3).

[3]周革新.幼儿音乐教育的价值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2(3).

猜你喜欢
音域节奏游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YOUNG·节奏
午晤念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