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与创新型城市建设

2015-03-17 22:59马黎明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创新型战略体系

马黎明

(济南社会科学院,山东 济南 250099)

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与创新型城市建设

马黎明

(济南社会科学院,山东 济南 250099)

国家创新战略注重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在纵向上涉及到国家创新的战略布局与区域及城市创新的彼此呼应,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国家创新战略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实现路径。针对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面临的现实难点,今后一个时期创新型城市建设应全力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集聚、科技金融结合、科技体制改革六大创新工程,实现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辐射能力的新突破。

国家创新战略;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创新工程

国家创新战略是在国家层面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所形成的战略谋划与部署,它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内容,以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为目的。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一方面需要借助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组织等主体的协同创新;另一方面又需要通过城市创新来加以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是落实国家创新战略、打造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和实现路径。对国家创新战略的研究和推进,必须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做出探讨,从城市创新的角度回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内涵,把握自主创新的本质要求和战略要点。

一、国家创新战略的理论溯源与美国实践

(一)从创新理论到国家创新体系研究

国家创新战略是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相关联的战略谋划。而无论是国家创新战略,还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实践,最初都是源于创新理论——一种关于经济发展的新理论的提出。

1.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创新是一个内涵极为宽泛的概念,但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解释,仍然是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意义。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是系统阐述创新概念的第一人。1912年,熊彼特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从经济发展的意义上阐述了创新的真实内涵和意义,提出了他的经济发展理论——创新理论。按照熊彼特的解释,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某种“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5种情况:(1)引进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性;(2)采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征服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因此,在熊彼特看来,“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创新区别于技术发明,创新是把现成的技术革新引入经济组织,形成新的经济能力的过程。这也就表明,熊彼特始终是从经济发展的意义上来阐述创新及其意义的,在他看来,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的过程,或者说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就是这种不断创新的结果①[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孔伟艳等译,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

从上述创新的五种情况来看,熊彼特对创新的解释,从一开始所具有的就是一种超越经济运行本身的更宽泛的研究视角。关于这一点,熊彼特指出:“社会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的事实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经济学家们研究的经济问题,只不过是运用抽象的方法,从繁杂的社会过程中找到其中的经济事实而已……经济学研究的每一个问题都不是纯粹的经济事实,它还包括其他方面,有时这些方面甚至更为重要”*[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孔伟艳等译,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由此也就表明,在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伊始,他所理解的创新就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关乎到一系列创新要素并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经济与社会革新过程,创新是作为一种体系而存在的。

之后的研究者将熊彼特对创新的解释进一步做了概括,从而提出了创新的五种形态,即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与制度创新,这实际上也就是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这样一种研究视角和理论体系,为其后创新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本轮廓。

2.从创新理论到国家创新体系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理论界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重新给予了关注,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深化和发展。基于对创新理论的深化,1987年,弗里曼(C.Freeman)正式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Innovation System)概念。弗里曼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的各种创新机构所组成的网络,这些创新机构的活动最终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美]Freeman Christoper.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performance: lesson from japan.Print Publishers,1987.。弗里曼还进一步分析了国家创新系统的作用机制,认为政府政策的制定与作用、企业及其研发机构的创新能力及其创新作用、相关教育与培训机构的作用、一个国家的产业构成等,往往会从各自不同的意义上影响到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和国家创新能力的形成。

弗里曼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认识,是基于对日本经济的分析而提出的。他认为日本的技术创新是一种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辅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体系化创新机制。由此,他认为国家在推动一国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人类历史上技术领先的那些国家,大都与国家层面的创新体系建设有关,从英国、德国再到美国和日本,它们在技术创新上彼此追赶和超越,既体现了技术创新的作用,也反映了国家创新系统变革与进步的作用。

1993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尔森(R. Nelson)对国家创新体系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更完整的认识和界定。他认为, 现代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有机作用系统,在创新活动组织层面上,涉及到各种制度因素和技术创新行为的交互作用,创新机构建设则涉及到大学和研究机构、相关政府机构等不同的创新组织。他同时指出,国家之间在产业组合上的差异,也将影响到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美]G·多西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钟学以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在此,纳尔逊一方面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做了更完整的界定,同时也指出了产业组合对于一国创新体系建设的影响,是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更透彻的认识和把握。

(二)西方推进国家创新战略的情况:以美国为例

理论总是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更新,并借助与实践的交互作用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实际上,早在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提出之前,西方国家围绕技术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实践已经相继展开。二战结束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考虑将技术创新纳入到国家战略的体系框架中。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已经将技术创新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技术创新战略成为西方国家构建和强化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李含琳:《西方世界国家战略的历史演变及启示》,《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在这一方面,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及对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尤其具有典型意义。

1.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

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家之一。在过去100多年里,美国不仅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对英国的技术追赶与超越,而且也成为全球创新的绝对领先者。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很具有个案解剖意义。

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构架完整而富有活力的创新系统,这个创新系统主要由以下创新主体构成:①企业。企业是美国实现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在美国,不仅绝大多数企业都有内设的研发机构,而且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的占比都很高,企业科技人员占全国科技人员的比重高达60%—70%,研发资金占全国研发投入的比重也占到了70%左右;②大学。正如美国是一个注重创新的国家一样,美国的大学也十分注重创新,大学不仅是知识传播的承担者,也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它们通常承担着80%的基础研究工作;*杨东德、滕兴华:《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创新战略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③联邦科研机构。这是一些以科学研究为使命的机构,它们主要承担一些关乎国家创新使命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机构在美国国家创新体系中通常居于核心位置,起到了整合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成果的作用,它们同时也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桥梁和纽带*黄海洋、李建强:《美国共性技术研发机构的发展经验与启示——NIST的发展经验及其在美国技术创新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科学管理研究》2011年第1期。;④非营利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主要是指各种私人非赢利研究所或公司,像著名的斯坦福研究所、兰德公司等,这些研究机构虽然数量不多,但它们通常是其他研究机构的有益补充,有时其承担的研究项目往往对于推动国家创新起到了关键作用;⑤各级政府。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都是基于一系列创新政策来展开的,这些政策通常由各级政府来制定。这也就表明,政府作为创新主体的主要职责就是制定各种创新政策,以此来引导企业的创新发展,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打造更有利的创新环境;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美国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十分发达,主要有各种技术转让机构、咨询和评估机构等,另外,一些政策研究机构、风险投资公司等也承担着相应的中介服务功能,这些机构通常是连接国家创新系统、促成创新产出的桥梁和通道。

2.美国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要点

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背后,是整个国家创新战略的不断升级。总体来看,美国对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把握了两个核心要点:

(1)对国家创新战略的目标方向的把握。美国是一个富有创新传统的国家,一直以来,美国以保持国家的创新领先地位作为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目标,着重强调两大目标要求:一是强调国家要在关键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在新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早在二战时期,出于国家竞争战略的需要,美国就实施了著名的“曼哈顿工程”,以此使美国占据了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 美国政府围绕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战略,抢占全球知识经济制高点,并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新的腾飞阶段。所有这些目标安排和战略布局,不仅保持了美国在技术创新上的领先地位,也为构建国家综合竞争优势奠定了基础。二是确保创新投入的持续增长,包括R&D 投入、创新人才的培养等。美国的R&D 投入一直是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国家之一,2009年,美国政府发布了新一轮的创新战略部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为了恢复美国基础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要加大R&D 投入,研发投资要占到美国GDP 的3%,研发税收减免要永久化。

(2)战略举措的有效跟进和更新。纵观美国对创新战略的推进,以下战略举措的实施十分关键:一是不断推进国家创新政策的完善和更新。技术创新是瞬息万变的事情,创新政策只有紧紧跟踪创新进程,才能起到激励创新的作用。美国历来十分重视对国家创新政策的更新和完善,尤其是它们的税收和政府采购政策、风险投资政策,极好地起到了鼓励创新的作用;二是对基础研究给予充分尊重和支持。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头,企业能否获得更多新的创新机会,很大程度上要看其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在这一方面,美国也投入了大量经费支持。在美国,通常有73%的企业申请的科学基础专利来自政府支持的基础研究;三是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美国非常重视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所涉及的法律制度不仅数量多,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四是以优厚的移民政策吸引全球科技精英。优厚的移民政策是美国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政策工具,在美国,拥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有38%出生在外国。美国围绕创新体系建设所形成的这些战略举措,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推进国家创新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启示。

二、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及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布局要求

(一)国家创新战略的演进过程及各阶段的布局特征

我国的国家创新战略是在前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基础上逐步演化而来的。具体来说,国家创新战略的酝酿和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建国以后到90年代中期,科技发展与技术创新要素储备阶段

建国以后,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技术现代化的需要,我国于1956年编制了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63年,又编制了第二个规划《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成为推动新时期科技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之后,我国又编制了《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提出要贯彻“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并强调要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技术体系。

改革开放以前的科技发展主要以增强新中国的科技实力、服务现代化建设为目的,科学技术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手段是采用行政计划调节来实现对科技资源的配置。

2.1995年至2005年,科技发展战略向国家创新战略转型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科技发展首先经历了一个以技术引进与世界领先技术对接的阶段。进入90年以后,自主创新越来越受到中央高层的关注,1995年,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必须在科技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些论述表明技术创新已经进入决策者的视野,成为中央高层谋划新一轮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坐标。这个时期的科技创新已经被纳入到国家改革与发展的大局中,成为推进国家振兴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助推器,同时也开启了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向国家创新战略的转型。

总体来看,1995年至2005年,是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向国家创新战略实现转型的阶段,这种战略转型主要体现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技术创新对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对综合国力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推进技术进步的体制与机制逐渐从行政计划为主,转向经济杠杆、行政计划、法律规范等机制有机结合的阶段;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和价值日益显现出来,技术创新更加富有活力。

3.2006年以来,全面推进国家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

2006年1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从国家战略布局的高度系统阐述了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完整内涵。胡锦涛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强调“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些关于科技发展的总方针和战略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央决策层对自主创新战略的全新估价和布局安排,关于自主创新内涵的界定,更是成为全面谋划和推进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指导方针。

之后,随着国家创新战略的深入实施,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谋划,更多朝着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方向演进。2010年,科技部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是国家经济产出最重要的基地,是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集聚地……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显然,这里关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布局,已经包含更多关于区域创新和城市创新的要求,而无论是创新型城市建设,还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都构成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层次,就此所形成的布局规划和具体安排,也就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战略提供了更完整的框架和战略实施方向。

总之,经过近20年的积累和演变,我国的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国家创新战略。一是更加注重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这个体系在横向上主要涉及到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各级政府组织;在纵向上,则涉及到国家创新层面的战略布局与区域及城市创新层面的彼此呼应,城市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环节和战略实施载体。二是更加注重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强调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以及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引导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三是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强调要建立新的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这些特征表明,我国的国家创新战略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战略布局水平,必将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步入快车道。

(二)国家创新战略实施背景下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布局要求

1.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宏观背景和内在依据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切入点和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中心环节,它对于我国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进国家创新战略必然要求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以此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建设创新型城市也是城市实现自我转型与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实际上,二次大战结束以后,许多西方国家的主要城市都面临着产业老化、经济不景气、城市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城市衰退,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西方城市开始考虑依托城市创新推动城市产业更新、实现城市转型发展。它们的探索表明,随着城市经济结构和功能由传统产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由制造转向研发、由生产转向服务,城市作为创新中心的功能在明显增强,尤其是中心城市正日益成为信息、技术、品牌、知识、人才等创新资源的载体和聚集地。由此,创新也越来越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并成为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显然,创新型城市建设不仅是宏观上部署和布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城市实现自我更新、实现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2.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进程及现阶段的任务目标

我国早在2004年就确定将合肥作为首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并就城市层面的科技体制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政策建设等展开探索和实践。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由此,在地方层面上就陆续掀起了推进城市自主创新的热潮,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各地城市发展的共识。2010年,为了更好地引导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国家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国内20 个城市作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根据这个指导意见,创新型城市及创新型城市建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要求。

首先,该意见对“创新型城市”做了明确界定,指出“创新型城市是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城市”。这里对创新型城市的界定,既强调了创新型城市在技术创新与引领方面的特定要求,也突出了创新型城市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创新带动方面的意义,是全面理解和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

其次,该意见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任务要求做了说明。强调创新型城市建设应坚持突出自主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强调各具特色、体现总体布局、加强协同支持等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必须着力落实的八个方面的任务目标,以此来引导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序展开。

为了更好地引导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科技部还研究制订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监测评价指标(试行)》。该指标体系涉及到创新投入、企业创新、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惠民、创新环境等6个一级指标和25个具体监测指标,这一指标体系的提出,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更为清晰的导向原则和创建标准,也为各地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尽管我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已经在政策设计和具体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来看,创新型城市建设仍面临一些问题和不足,包括科技投入体系有待健全、投入能力有待提升问题,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创新平台建设滞后、产学研合作层次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低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在城市创新的具体实践中进一步做出探索,寻找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三、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要点

我国目前正处于结构转换、发展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根据创新型城市建设在国家创新战略实施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真正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培育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市发展新亮点,推进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必须谋划好城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瞄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对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通过大幅度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极化驱动效应,辐射带动更大区域发展。

按照这一要求,创新型城市建设应紧紧围绕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这个核心,以推进科技与经济高度融合为主线,以产业创新、资源集聚、成果转化和体制改革为重点,全力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集聚、科技金融结合和科技体制改革六大创新工程,努力实现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辐射能力的新突破。

(一)加快产业创新,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创新型城市必然是一定区域范围内自主创新的核心,应具有极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产业创新发展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着需求不足、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等突出问题,产业创新的核心环节就是要将最新科技发展融入产业政策之中,推动各类科技创新与产业领域互相融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从世界范围看,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制造业正在经历一个“再工业化”的过程,全球范围的生产网络也在掀起重构大潮,后发国家和地区则纷纷努力寻求从加工贸易向自主创新的升级,以新能源、大数据、3D打印、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等为代表,新的技术和商业实践在国家和地区之间快速扩散,后发国家获得了产业创新和跨越发展的宝贵契机。在这一背景下,城市产业创新既要立足已有基础推动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做大规模,又要抓住新工业革命的机遇,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以创新精神培育和打造新的城市创新点、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市发展新亮点,努力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分工协作中占据有利地位。为此,城市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关键是要围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服务业结构优化以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三大主线,制定新的产业创新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路线图,加大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优质高效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能够带动区域科学发展的产业创新高地。

(二)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是建设创新型城市、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目前,各级城市已成为我国企业的集聚地,尤其是各类创新型企业在城市的集聚,支撑起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带动我国产业创新发展中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国真正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还是太少,技术上能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许多城市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周期过长,成长速度缓慢,导致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呈现出了规模实力不强、发展不稳定的状态。因此,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必须全力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下大力气实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突破。一是要总结推广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已有经验,以培育各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为核心,深入实施领军企业计划、“小巨人”计划、“金种子”计划,努力形成梯次完备、互促互动的企业创新主体力量。二是要大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进一步鼓励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方面应着力提升现有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档次,支持企业建设技术研究院,牵头组织高校院所共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共建各类研发机构,强化企业和市场对高校院所技术创新源头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要推动有条件的大企业和骨干企业走出国门,建立海外研发机构,融入全球研发体系;同时吸引境外科技人才,就地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逐步建立和形成稳定的企业研发投入增长机制。要认真执行落实好国家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同时科学制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各类评价指标,整合优化有关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申请专利、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等自主创新行为的奖励和扶持力度。

(三)推动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平台包括知识创新平台、技术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主要类型,它们集聚了高校、院所、企业、政府等优质创新资源,是推进区域自主创新的基础性、关键性环节。目前,我国各类城市尤其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拥有各类高校数量、推进产学研合作、科技公共研发平台以及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具备较好的基础,今后应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结构,构建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模式,积极推动政府、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新兴产业领域联合建立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开放运行模式和共享使用制度,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享和信息报送制度,推进公共服务平台、高校院所的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努力打破科技创新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状况,促进科技成果资产化和产业化;进一步完善科技投融资平台、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完善区域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重点帮助广大中小企业解决科技人才缺乏、科研设备不足等问题,破解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融资瓶颈,减少创新与创业的成本,加速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一步加快各类产业技术联盟、产业基地、特色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创新平台引领和带动科技进步与产业创新的作用,着力实现科技拉动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四)加大创新人才聚引力度,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集聚高地

人才要素是自主创新的能动主体,在整个创新要素支撑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与创新高地建设的要求以及满足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条件相比,我国大多数城市目前仍然存在高端人才紧缺、人才载体建设滞后、人才培育引进政策不配套、体制机制和服务环境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今后一个时期,创新型城市建设必须进一步确立“人才第一资源”观念,按照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立足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科学制定人才规划,明确高层次人才培育引进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注重构建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将城市打造成聚集各类创新精英的人才高地。

(五)推动金融科技融合,提升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特征,新技术如果没有金融资本的参与,就难以迅速成长并实现产业化,也就不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将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逐步推动和开展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方面的科技金融服务,这是中央在新时期对科技工作与金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战略部署,这对于加速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及产业化,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将具有重要意义。但总体来看,在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科技与金融结合仍然存在许多困难,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今后我们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政府规划,大力实施金融科技融合工程,以加大对自主创新的信贷支持、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和发展创业投资为重点,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强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六)优化创新环境,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创新环境既包括科技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等硬件环境,又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创新文化等软环境,也包括参与区域和国际合作的外部环境。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大多数城市基础设施条件都已经获得了极大提升,在城市空间拓展、产业园区建设、科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强创新的软环境建设,坚持把改善软环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要高度重视总体设计、统筹规划以及相关政策与制度的制定,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氛围,最终建立起体现科技创新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创新环境系统,为推进科技创新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优良的环境保障。

总之,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与创新型城市建设是紧密相连的,国家创新战略构成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宏观背景,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实现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载体和路径。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既要体现国家创新战略的总体布局要求,也要反映城市的具体实践特征。要认真总结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创新实践,不断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深化,在城市层面上推动国家创新战略的深入实施。

(责任编辑:陆影)

2015-05-10

马黎明(1959—),男,济南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F293

A

1003-4145[2015]09-0154-07

猜你喜欢
创新型战略体系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战略
战略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