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金融系,辽宁 沈阳 110122)
二元金融结构,也就是金融二元性。这个理论是麦金农在1973年提出的。他认为,金融抑制现象在发展中国家是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的通常表现是市场分割,因此,“二元”状态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趋势。这种“二元”趋势体现的主要特征是:
我国的金融二元分割状态是:在全国城镇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有组织的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国银行及分支机构构成的庞大金融网络;在农村存在的有限的、小规模的、传统的和落后的金融组织。[1]
我国长期以来对大量小企业及农户的资金供给持歧视态度,有限的资金被政府直接信贷配给的方式流向了公营部门及少数大企业,从而催生出一些非正规金融机构,它们往往以高利率贷款,解决乡镇企业及农户的资金饥渴问题。
我国城市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差异从居民个人获取贷款的状况看,差异很大。在城市,居民可以用自己的房产等资产作抵押获取一定的贷款支持;而在农村,农民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很难,得到贷款支持的比率很低。城乡差异不仅体现于此,目前从两大领域金融的风险程度、经营环境、规模、管理能力和水平、发展的结构和效率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2]
我国二元金融结构典型体现在农村。在广大的农村有以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代表的正规金融组织机构,也有以民间借贷为代表的非正规金融组织机构。尽管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随着改革的深入已在农村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仍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3]
近些年,高利贷、私人钱庄、当铺、和会、农村合作基金会及地下票据市场等非正规金融组织泛滥,扰乱了我国宏观策略上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布局,形成了严重的城乡金融二元结构。因非正规金融组织的融资速度快、提供服务的费用低、资金价格的弹性大,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经济多元化需要,在一定层面解决了农民对金融的特殊需求,但相对于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说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正规金融也以渐进的方式不断提高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4]
由于我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偏重支持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加上金融资源的有限性,在金融制度安排上体现出对农村金融的抑制,导致了农村金融发展落后、农村资金严重流失。结果导致城乡差异越来越大,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全面持续发展。[5]
农村金融的脆弱、资金匮乏、信贷市场失灵等问题,使得农村更贫困,农村借债主体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农村陷入贫穷循环的状态。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我国国有银行在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导向下将历史上设立的县以下的机构网点进行了撤并缩减,一些金融机构逐渐地撤出了农村地区,农村金融体系萎缩。不仅如此,商业银行从农村吸纳的资金还产生了倒流的现象。农村金融的脆弱,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发展速度缓慢又限制了农村金融体系的扩展。[6]
美国农业发达,农村金融制度是复合信用型模式。其模式的特点是资金渠道多,金融体系相对其他国家比较完备。首先,政策性、合作性金融与农业保险体系相互配合,共同发展,通过政府补贴、增加农业贷款和农业生产社会化等各种渠道,为农村注入了充足的资金,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的发展;其次,有政府提供财税和政策性扶持,政府农贷机构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财政的拨款或借款;最后,完备的法制是美国农村金融运行的必要保障,农村金融运作有法可依,市场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可以减少行政干预。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模式堪称世界合作金融的成功典范。政府充分利用了民间零散而力量薄弱的互助性合作组织,将其重新构建升级,最终形成了力量强大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日本合作金融分为三个层次:农户入股参加日本农业协同工会(简称农协),农协入股参加信用合作联合会,信用合作联合会入股组成农林中央金库。农协系统的三级金融机构在经济上是上下级的关系,行政上也不是绝对服从,各级金融机构独立核算、独立管理机制,确保了整个组织的高效运行。
孟加拉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于1983年正式成立,1983年资产规模为499万美元,至2012年资产规模扩大到197 382万美元,成为拥有2 500多家分支机构的庞大金融集团。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了尤努斯和他所创办的格莱珉银行。格莱珉银行的模式属于典型的“福利主义小额信贷”,在经营过程中能持续盈利,并逐渐扩大规模,但该银行以扶贫和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其主要特征如下:第一,客户定位明确。立志于为穷人服务,并且主要是农村的贫困妇女。第二,组织结构严密。自身组织机构由总行、分行、支行和营业所四级构成,每一级机构都有明确的职能。第三,实施风险基金管理。格莱珉银行成立初期的资金由创办人自行注入,在发展过程中,银行的顾客定期存入定额乡村中心风险基金,以达到有效地控制现金流和防范风险的目的。第四,灵活信贷管理。根据贷款人的不同贷款需求和还款能力,对利率定价、贷款额度、期限及还款方式等进行更为灵活的配置,满足农村市场多元化的金融需求。第五,鼓励来自同一村庄的相同收入来源的穷人群体组成借贷小组,互帮互助。
由于农业的先天弱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种种问题,在农村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在2003年以来的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政府对农村信用社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得到改善,政府对涉农金融机构在多方面提供了很多政策优惠和财税补贴,并通过农业保险费财政补贴的方式降低金融成本,可以说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在未来要继续执行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共同作用的方针,对农村金融实行正向财政激励,并对农村金融进行政策性扶持。要逐步实现农村金融发展推动力的转换,政府财政支持可以推动这一时期的金融改革,但不会持续成为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政府的资金注入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但在中长期,要构建市场平台和法律制度,加强公司治理,控制不良资产率,依靠市场机制实现可持续的盈利才是未来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过程中要采用渐进原则,稳步推动。[7]
从美国、日本等国家农村金融的发展历史看,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体系中有长期性的激励、引导作用。最初各国仅仅把政策性银行当作政府机关的一个部门,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单纯的政府运作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需要在资本市场上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建议从政府运作方式转为公司运作方式,在治理结构的设置上建立董事会与管理层、执行者与监督者等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框架,使政府干预成本最小化,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内部治理建设。金融自由化后,通常会伴随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呈爆发性增长,这些新型中小金融机构大多自身治理体制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引发的金融危机,新兴的中小金融机构往往会大规模倒闭。中小金融机构要想在农村地区长足发展,必须从公司内部治理上下功夫。在金融服务的操作层面,注重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开发更多的信贷品种;培养和建立企业文化,如可以借鉴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服务穷人”的理念,增强企业软实力;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股权结构;突出员工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实行信息披露制度。
目前,新型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实现了农村金融市场的适度竞争,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应在未来继续大力发展。同时,引导正常范围内的民间融资在阳光下运行,依法保护借贷双方的正当权益。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逐步对民间金融进行引导和规范,减少风险。对农村金融组织的创立适当放宽金融市场准入标准。目前社会资金参与而产生的多种所有制农村金融组织,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8]
要进一步推广农业保险,保障我国农民的收入。我国要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一种商业性质与政策性组合的保险体系,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补偿灾害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要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的弱质性,为农村金融向市场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9]
要建设完备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修补法律漏洞,让农村金融活动有法可依。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及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完善,让农户在有资金需求时可以抵押贷款,促进资金流转。同时,通过土地使用权证券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拓宽起到积极作用。合作制金融机构应继续深化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加快业务转型,增强服务功能,提高盈利能力,增强内部积累,积极与地方政府配合,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通常有良好的市场化激励与约束,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就能实现持续发展,但必须以资本市场体系发达、法律机制健全为背景。在具体实践中,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商业化的股份制为主;在经济较落后地区,支农任务较重,以政策性金融为主。
总之,要建设股份制、合作制、政策性、多种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体系。合作制、股份制、政策性银行同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子系统,在公司结构、发展导向上略有不同,但其功能和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三农”,三者之间不是竞争替代关系,而是协同合作的关系,各司其职,共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10]
虽然在宏观上金融机构整体偏好分布于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但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中小金融机构比大型金融机构分布比例高,大型垄断性金融机构往往在农村缺少竞争优势,这也是2003年以来商业银行整体缩小在农村经营网点的深层次原因。由于中小金融机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程度较低,层级结构较少,能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所以中小金融机构在农村经营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地缘优势,改善信息不对称现象。同时,较低的市场集中度更有利于农户和小企业获得较为优惠利率的贷款。
[1]江源,谢家智.我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形成机制的区域差异——基于变截距模型的影响因素研究[J].财经研究,2013,(7).
[2]汪长明.从“他者”到“群我”: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融入问题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3).
[3]陈斌开,林毅夫.发展战略、城市化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社会科学,2013,(4).
[4]许月丽,张忠根.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与经济二元转型:促进抑或抑制?[J].财经研究,2013,(4).
[5]刘华军,鲍振,杨骞.中国农业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及其分布动态演进——基于Dagum基尼系数分解与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3,(3).
[6]胡宗义,李鹏.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我国31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3,(2).
[7]李启航,陈国富.法律制度对财产性收入影响作用的城乡差异——基于布罗代尔钟罩的法经济学思考[J].财经研究,2013,(3).
[8]匡远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要素收入流的一个解释[J].农业经济问题,2013,(2).
[9]胡宗义,刘亦文,唐李伟.低碳经济背景下碳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研究[J].统计研究,2013,(2).
[10]刘中杰.论我国农村融资担保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