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晓娜
(陇东学院 教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人际助益品性发展的可行性及培养途径探析
黎晓娜
(陇东学院 教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人际助益品性是指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促进成长的关系。从人际助益品性发展的理论渊源、人际助益品性培养途径及其可行性等角度进行理论阐述,力争激发个体发展亲密的人际关系,促进个体的人格健全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人际助益品性; 人格; 亲密关系
人类心理疾病发展到严重的程度,会以两种形式表现于外在行为上: 一种是自伤、自残,更有甚者是自杀;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残害他人。跳楼、投江、喝农药等自杀事件屡见不鲜,如,美国大学生尤金侵害其室友,食其部分肢体;中国留学生林俊被杀害且被食其部分尸体,此类事件也多诸见报。这些人怎么了?心理学研究得出人的心理疾病产生的一个显著特征:情感的障碍,他们以极其残忍的手段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时候,内心缺乏痛苦的体验。个体生活、工作过程中过多体验生活事件,长期积累情绪,又缺乏外界良性的人际关系的援助,一旦到达无法自我调节的程度,各种异常的行为就有可能产生;个体若想拥有健全的人格,需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体在生活实践中积极发展人际助益品性,帮助自己和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人际助益品性概念的界定尚无现有文献,作者将其界定为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促进成长的关系。作者提倡发展人际助益品性,建立亲密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为个体的健康和社会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罗杰斯的人本主义
罗杰斯认为,助益品性的关系是一种促进成长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实施者一方有明确的心理意向,促进对方的成长、发展、成熟、身心机能改善和提高生活的适应性。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医患关系等不仅是简单的人际关系,都应该发展成为一种助益品性关系。罗杰斯提出:“促进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知识与技能,不在于课程设置与规划,不在于他们的教学设备,不在于图书资料的丰富与健全,虽然其中某一方面可能在某一时刻可以被用来作为教学的丰富资源,但是他们不足以是促进教与学的关键之所在,促进教与学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的某些品质。”[1]也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助益品性的培养和发展激发了师生亲密的人际关系,促进了学生人格和心理的成长。
罗杰斯认为咨询师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是“非指导性的”,这对发展人际关系富有启发意义,父母、教师等首先做到真诚、信任、始终如一、表里统一。首先,父母、教师等对儿童真诚以待,不戴任何虚假面具,儿童在自身体验和自我意识之间发展相一致。在此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就比较放松、消除防御心理,儿童的人格就会在这样一种轻松的环境中发生积极的变化。其次,父母或教师态度积极,无条件地接纳、欣赏、关心、温暖、尊重儿童,按照孩子的本来面目接纳他,既能接纳他的优点和积极情绪,也能接纳他的缺点和消极情绪。第三,父母或教师要达到共情理解,即把自己的身份、角色、价值观搁置一边,进到儿童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感受,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最后,父母或教师尽量将儿童从外在评价的威胁中解脱出来。这种良好的助益品性的人际关系才能真正的促进儿童的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即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从儿童成长的需求层面来讲,儿童成长的安全、归属、爱和尊重等一系列的基本需要若能从其生活周围的人际关系中得到适当的满足,即个体在一个温暖、轻松的理想的助益品性的人际环境中成长,个体内心无疑是和谐的健康的。
(三)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是对传统的“一元智能”观的强有力挑战,尤其是教师对学生评价颇感困惑之时,他的理论无疑会给我们诸多启示:智力的内涵丰富多彩,是多维度多层面的概念,过度单一的对智力的评价损害了个体的心理健康。因此,多元智能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多元文化中成长的个体的心理健全的发展,不是让儿童生活在自己的狭小的成长空间里。杜威也认为教育要促进学生与更广阔的社会发生联系,在这种多元的评价体系中发展多种人际互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成长人际关系网络,积极发展助益品性的人际关系来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
(四)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1950年出版《童年期与社会》一书,提出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理论,认为自我在人格中的作用是建立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个体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的积极品性分别为:信任感、自主性、主动性、勤奋感、角色统一、亲密感、繁殖感、完善感。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这八个阶段的任何一阶段心理的积极品性的发展与培养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的人际关系,而亲密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助益品性关系。
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而在诸多关系中,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恋爱关系、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是个体健康健全成长必不可少,它们之间具有共同的品质:人际助益品性,即促进个体积极成长的品质,在这种关系中一方有意或无意的协助对方发展其积极的人格品质,促进对方的成长、发展、成熟、身心机能改善和提高生活的适应性。
(一)建立婴幼儿期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指家庭中父母与自己子女之间的关系,它具有不可替代性、亲密性和助益性。其中助益性也称助益品性,父母与孩子在生活中通过促进成长来协助儿童,提高其社会适应性。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及子女对父母爱的回馈,这是一切家庭关系的核心。弗洛伊德认为,亲子关系的异常,导致孩子心理创伤,最终导致孩子人格异常,并认为,“儿童四、五岁时形成的生活风格,则取决于早期的生活条件及家庭、社会环境”[2],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更强调母亲的作用,认为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为第一种社会关系,是影响孩子合作能力、发展亲密情感的最重要的因素,阿勒德曾经说过:“只要母子关系是扭曲的,我们通常就会在儿童中发现某种程度的社会缺陷。”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可以没有“当官”的爹,但不能没有“讨饭”的娘。因此,亲子关系的建立是培养儿童早期助益品性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正是以此为基础,儿童才有成长的愿望和可能。可以说,没有良性的亲子关系,要发展儿童的助益品性的人际关系,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儿童期的同伴接纳与认同
埃里克森在其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中提出,青少年主要的心理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而同伴关系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伴关系能够提高社会支持和尝试不同社会角色的机会,帮助青少年顺利渡过“合法延缓期”[3]。儿童青少年通过同伴之间的交往向内积蓄成长的力量,提高其归属感与认同感。高质量的同伴关系能够积极预防各种儿童心理障碍、心理困扰形成及心理疾病的产生,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儿童获得安全感和亲密感的重要源泉;儿童之间的平等互惠、深入的沟通与交流、积极的心理理解与接纳、相似的心理发展任务与体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共同话题,从而促使他们逐渐明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的可能性。关于青少年疏离感与同伴接纳关系研究发现,高疏离感的青少年可以通过同伴中寻求精神慰藉,获得归属感等来缓解内心的紧张和焦虑[4]。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有亲密朋友的成人比孤独童年期的成人有更高的自尊,更能够保持亲密的人际关系。
(三)成年早期的恋爱关系
恋爱关系是指相互承认且正在进行的相互交往。恋爱的过程其实也是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青春期以后,出现了异性间强烈的吸引,喜欢与爱慕的感情会在某一异性身上产生,随之而来的是渴望与之恋爱,建立起异性间的亲密关系。恋爱关系赋予个体特殊的心理意义,一是亲密关系给当事人以归属感和爱的满足,双方体会到被接纳、被关心、照顾、体贴、理解。在此关系中,既爱别人,也得到别人的爱;二是亲密关系使人感受到自我价值感,恋人的语言充满了欣赏和赞美。爱的关系使他们得以满足青春期所期待的来自他人的肯定和接纳,也是自我认同的一部分,进一步体现为亲密的爱恋关系。
(四)在校期间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因“教”“学”而存在的主体间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和学习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师生关系建立在教师借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5],师生之间因“教”与“学”而相互依存;“教”不仅指“教学”、“教育”,“学”也不仅指“学习知识”、“养成德行”,还有亲密感情的激发与培养之意。如果说“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揭示了师生关系的属性,那么其助益品性则是根本性品质,这一品质源于教师被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学生本身的身心发展与成长的需要,更源于师生关系本身所具有的向学生倾斜的非对称性。 正是这种助益品性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成熟,提高学生应对生活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人体机能。
[1] 郑雪.人格心理学[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2][美]卡尔·R·罗杰斯.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M].李孟潮,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Erikson. E. H.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M].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1968.
[4]Lacourse, E., Villenenve, M., Clacs, M.. Theoretical structure of adolescent alienation: A multigroup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J]. Adolescence,2003,38(52):639~650.
[5]S·拉塞克,G·维迪鲁.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马胜利,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095-4654(2015)03-0041-03
2014-11-25
C912.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