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及世界格局中的中国音乐剧研究

2015-03-17 20:13张宏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音乐剧创作艺术

张宏伟

(淮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0)

亚洲及世界格局中的中国音乐剧研究

张宏伟

(淮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0)

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国家将中国音乐剧放在了亚洲乃至世界格局之中,中国音乐剧的市场、创作以及表演形式,都在全世界的目光中树立了清醒的自我定位,通过将华夏情结与时尚气息相互交融进行精心创作,在立足原创的基础上进行表演教学和培养人才,产生一大批新的剧目,并且形成了相对活跃和繁荣的音乐剧市场。就我们国家当前的音乐剧市场而言,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硬件过硬,而软件相对疲软。但是相信只要我们做好剧本的创作和音乐剧制作人优良培育这两个环节,21世纪的中国音乐剧必将在亚洲乃至全世界大放异彩,而且也将会对世界音乐剧、音乐剧产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中国;音乐剧;世纪格局;研究

我们华夏祖先创造了一种中华名族独有的戏剧形式——戏曲,这与当今的音乐剧在艺术元素构成和整体音乐形态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中国人具有吸纳百川的特性,在20世纪初的时候就接触到了西方的音乐剧形式,从此之后开启了我们中国式音乐剧的探索之路。对于中国艺术家创造中国式音乐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之后又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新的作品,但是到了40年代,由于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我们国家本土的音乐剧朝着适合国情的方向发展,致使努力将西方音乐剧本土化的愿望落空。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后,中断了接近40年的中国音乐剧历史被续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本土的音乐剧在演出、创作、国外剧目的引进、表演教学以及商业化的运作上有了空前的繁荣。

一、中国音乐剧做出历史性抉择:以我为主,效仿欧美

改革开放后创造的经济与文化环境,使中国音乐家和观众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宽。首先,中国艺术家接触最早的就是美国百老汇的音乐剧,随后,英国的“四大名剧”也纷纷来到中国,这时,日本的四季剧团通过与中央戏剧学院合作的形式也来到了中国市场。这种局面使我们获得了与世界各国音乐剧进行零距离接触的绝佳机会,并且也为我们国家音乐剧走上亚洲和世界格局带来了思考,我们应该是效仿欧美国家的音乐剧还是舍远求近效仿日本的音乐剧?

通过3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国家的音乐剧还是以自我为主,效仿欧美。就是以美国的百老汇和英国伦敦的音乐剧为自己的老师,通过对这些音乐剧经典曲目的模仿、剧场体验、教学研究,来领悟音乐剧的真谛,并以此来进行创作和制作。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坚持以我为主,根据中国的国情和观众的需要,来创作本土的音乐剧。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是有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1.欧美的音乐剧艺术发展相对较成熟

百余年来,欧美一直是音乐剧艺术的发源地和创作中心,音乐剧产业商业运作最为成熟,它在世界的影响力和领头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同样对于日本的音乐剧来说,也是效仿欧美为主,因此欧美音乐剧是中日两国共同的老师。由于地缘阻隔不在成为信息障碍,我们只有把学习音乐剧的眼光,越过日本,拜美国百老汇和英国伦敦的音乐剧为老师,才能学到纯粹的音乐剧,才能学到音乐剧的精髓。

2.日本本土原创音乐剧质量较低

我们对于日本音乐剧的了解,大致是通过中央戏剧学院与日本四季剧团合作演出的剧目来了解的,但是这些剧目大都是以照搬欧美音乐剧为主,以日本本土的音乐剧创作为辅,这就导致了音乐剧在艺术表演成就和创作质量较低,这也是我们为何舍弃日本音乐剧的原因之一。

3.生搬硬套会剧脱离观众的支持和滋养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与西方的音乐剧保持密切的联系,但是我们国家是不同的,我们一直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数十年来,中国的观众与西方的文化基本上完全隔绝,我们不可能把欧美的音乐剧直接搬到舞台上进行表演,作为中国音乐剧发展的基石,如果这样,无疑会因长期文化隔膜而使刚刚起步的中国音乐剧市场一开始就丧失了观众的支持和滋养,从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源泉和基础。

4.中国人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创造天性

我们国家的华夏文明,一开始就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更有以自我为主的天性,对于中国的音乐剧更是这样。我们之所以走以自我为主,效仿欧美,将欧美的音乐剧形式采用“拿来主义”并进行消化,最后用中国的故事情节,描写中国人物,抒发中国式情感,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们强烈的自我表现和创造天性来决定的。

二、中国音乐剧的创作原则:时尚与传统兼具,多种风格并存

中国本土的音乐剧创作,要遵循一定的创作原则,就是时尚与传统兼具,多种风格并存。追求时尚的气息来展现现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风貌,能够将中国的本土音乐剧形式从艺术形态和观念上与传统的戏曲形式区别开来;与传统兼具追求华夏情结,可以彰显我们国家音乐剧的东方神韵和中国风格,能够将我们国家的音乐剧与西方欧美国家的音乐剧进行区别。在30年的音乐剧创作历程中,在遵循时尚与传统兼具的原则下,中国的音乐剧渐渐形成了三种风格:都市化风格、乡土化风格和综合化风格。这三种风格相互映衬,各具特点。

1.都市化风格

所谓的都市化风格简单来说,就是用国际流行的音乐剧形式来演绎当下现代人的都市生活。具体来说,这种国家化的风格就是在综合艺术思维创作和舞台组合模式上尽可能的向欧美音乐剧靠拢,在题材的选择上一般是以现代都市生活为主,音乐、舞蹈的表现与风格的追求尽量流行化和时尚化,与我们中国传统的艺术创作形式没有特别明显的联系,在二度创作上是以通俗唱法和生活化的表演为主。这种风格形式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作品,比如《芳草心》、《搭错车》、《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以及后来的《夜半歌魂》等,这些作品在不同程度上都展现了都市化风格的倾向。

2.乡土化风格

所谓的乡土化风格简单来说,就是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时尚化,构建一种现代新型的歌舞剧新形势,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进行时尚化二度创作。这种乡土化的风格,敢于借鉴欧美音乐剧的艺术创作思维、舞台创作形式以及一切可用的综合性手法,对不同的剧种以及具有丰富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和舞蹈进行现代化时尚化的改造,将传统艺术改造为现代艺术,以适应当下中国人的审美观念。这种乡土化的风格出现时间相对较晚,一般是在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代表的剧目有安徽的黄梅音乐喜剧《秋千架》,云南的花灯歌舞剧《小河淌水》等。

3.综合化风格

所谓的综合化风格,就是在艺术思维、表现手法、音乐舞蹈素材处理方面广泛吸收欧美音乐剧和我们国家传统的艺术经验,根据剧目的要求和创作需要进行灵活的嫁接,因此这种风格是兼具都市化和乡土化风格的,代表剧目主要有《中国蝴蝶》、《桂林故事》等。

从整体来看,中国音乐剧的这三种风格都稍显稚嫩,在艺术上都不够成熟和精致,所以在国内的市场和观众的认可度较低。

三、中国音乐剧市场现状:硬件过硬,软件相对疲软

中国音乐剧的快速发展,需要软件和硬件相互支持。所谓的软件建设就是指:对音乐剧艺术规律的认识、驾驭音乐剧作品的能力、音乐剧的原创、对表演人才的培养、剧目的数量和质量、音乐剧市场的成熟度等;所谓的硬件是指:剧场和演出设施、制作的条件和资金来源等。

中国的音乐剧市场,通过30多年的摸索和打磨已经相对完善了,特别是在一些中心城市,很多欧美国家的音乐剧也经常来华演出,主要采取档期短、票价高的策略,票房业绩相对较好,并且培养了一批热爱音乐剧的观众。但是纵观我们国家的本土音乐剧,相比之下市场现状不容乐观,除了《搭错车》和《芳草心》这两个剧目演出次数超过1 000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外,大多数的剧目因为创作质量不高而票房惨淡,一系列衍生产品的开发也无从谈起,中国的音乐剧市场尚在襁褓之中。

另外,与这一现实相联系的是,中国音乐剧的投资方大部分都是政府投资,迄今为止,在我们中国公演的本土音乐剧,80%以上都是由政府投资的,仅有一小部分是商业投资或者是官民投资。另外音乐剧的投资规模也是比较悬殊的,投资少的小型制作可能仅在100万人民币左右,投资大的可能达到上千万,通过事实证明,这些高投入的投资根本不可能收回成本,可谓是投资无望获利。

就我们国家的演出设施和剧场而言,在很多大中城市都有适合大中型音乐剧演出的场地,比如说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深圳等城市都有适合大型音乐剧演出的场地和现代化设施。以北京为例: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国家大剧院、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现代化剧场保利剧院和世纪剧院、还有文革前建立的天桥剧场、人民大会堂、北京剧院等等都能够进行大中型音乐剧演出,这些剧场大都配备了现代化的舞台装置和齐备的高科技舞美灯光音响设备,豪华程度甚至能和其它国家的现代化剧场媲美。

从以上种种的情况来看,我们国家的中国音乐剧发展,硬件过硬,而软件相对疲软,硬件建设远远强于软件建设。

四、对中国音乐剧市场的期许:狠抓软件

制约我们国家原创音乐剧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在对音乐剧艺术和音乐剧产业上存在认识误差,对宣传的“大制作、大投资、大场面”相对盲目相信,对投资与立项的决策太过主观随意,对票务的营销策略严重错位,还有就是从业人员心态浮躁,这些现象都严重损害和消弱了我们国家原创音乐剧的公众形象。

1.忽视了创作的重要性

在上文所阐述的众多因素中,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创作。在所有的创作中最难的当属剧本创作了,目前国内的许多剧本,剧情过于老套、情节缺乏跌宕起伏、人物缺乏个性特征、剧情冲突缺乏张力、展开没有逻辑性,很多在剧情一开始就失去了剧场舞台魅力和戏剧的品味和乐趣,其它的综合元素质量也大打折扣,最终导致整体的音乐剧毫无吸引力。同样,我们在进行舞台设计、音乐创作、舞台创作、导演艺术等创作方面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音乐剧的创作质量降低,导致了音乐剧产业链在启动之初就出现了断层,最后卖座率不高、票房惨淡、上演率不高是必然的,这也就导致了很多衍生产品在后续没有办法跟进,绝大多数的音乐剧剧目遭到同行和观众的冷眼相看也是可想而知的。

2.中国音乐剧制作人不合要求

中国音乐剧还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音乐剧制作人不合要求。受到我们国家体制的限制,中国音乐剧制作人大多都是身兼数职,很多都是艺术团的团长兼任的,这一部分人大多懂艺术但是不懂市场,也有很多是有独立制作人的,但是这部分人往往懂市场但是不懂艺术并且缺乏诚信。经过近30年的音乐剧市场洗礼和创作实践的打磨,其中一部分人善于总结经验,在摸爬滚打中变得成熟和睿智,变成了既懂艺术又懂市场,既能融合诚信品质又能融合高质量能力的优秀制作人。

五、结语

对于中国的音乐剧产业来说,剧本创作和制作人的培育是最重要的核心,但是,这两个方面恰恰是我们中国音乐剧市场两个最薄弱的环节,也是目前我们国家艺术从业者正在不断修炼的“软功”。目前我们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民众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文娱市场日益繁荣,我们只要抓好这两个核心,通过这两方面带动其它方面高速运转,我们完全就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原创音乐剧将会强势崛起,并且与亚洲乃至其它欧美国家一起,为世界音乐剧、音乐剧产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1]江棘.1919-1937:海外推介与中外对话中的戏曲艺术[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2]张雯雯.《人民音乐》与中国当代音乐批评(1950-2010)[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3]管秀兰.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日本对华认识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4]章军杰.多元文化格局下婺剧传承与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5]宋冉.普通高中课程音乐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2095-4654(2015)04-0024-03

2015-01-21

歌剧、音乐剧表演专业教学与创作的本土借鉴与融合研究(jy13222)

J61

A

猜你喜欢
音乐剧创作艺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剧新闻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爆笑街头艺术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