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动物相关谚语汉译

2015-03-17 18:51:11万玲玲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特征

万玲玲

(宜宾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



日语动物相关谚语汉译

万玲玲

(宜宾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谚语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桥梁。翻译谚语则是构筑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之一。为进一步增进中日文化交流,以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相关谚语为例,从句子成分省略、感情色彩差异方面来考虑日语动物谚语汉译时影响因素,探寻顺译、意译的汉译方法。

关键词:日语动物谚语; 特征; 谚语汉译

谚语作为民族智慧的结晶,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不同民族间的谚语翻译,也是不同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方式。文章在相关学者研究基础上,主要通过对日语动物相关谚语特征进行分析,探寻日语动物相关谚语汉译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其汉译方法。

一先行研究

谚语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言简意赅且广为流传。从内容上看,谚语涉及到学习、气象、农业、卫生等日常生活各个方面。从借喻对象上来看,谚语涉及动物、植物、人、鬼、上帝等对象。其中有关动物的谚语(以下简称动物谚语),由于其表达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在中日两种语言中均有广泛使用。所以,近年来有关中日动物谚语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陈菁晶在《与动物相关的中日谚语比较》一文中,从动物谚语出现频率角度进行论述,通过对浙江古籍出版社《新编谚语大全》、上海译文出版社《新日汉成语谚语词典》统计整理出所收录各约8000条谚语中动物谚语出现频率分别为732次、608次;高瑜在《有关动物谚语中的中日比较》一文中,从中日“狗”的相关谚语对比出发探讨动物谚语所反映的两国历史文化变迁;施慧平在《日语中关于“鼠”的谚语和俚语》中,将所有与鼠有关的谚语进行整理分析;赵冬玲在《从汉日谚语翻译看中日文化差异》一文中,从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历史背景方面论述了不同民族文化对谚语形成的影响,提出在谚语汉译时避免误译均应首要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二日语动物相关谚语特征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尽管每种语言都有自己表达特征,但在谚语上却有相似之处。如形式上简洁明了;韵律上各具风格;内容上具有借助某现象或事物使人产生联想的寓意。动物谚语则是以动物作为媒介将谚语所蕴含的深意以更生动形象展示给人们。日语动物相关谚语则以日本民族视角借助某动物形象表达其中寓意。文章主要以汉语谚语特征作为比较对象。

(一)来自汉语的动物相关谚语

如以下日语中动物相关谚语:

汗馬の労(汗马功劳)

一石二鳥(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騎虎の勢い(骑虎难下)

竜頭蛇尾(虎头蛇尾)

虎の威を仮る狐(狐假虎威)

无论形式上还是意义上都非常相似,因为这部分动物相关谚语大多来自汉语谚语,是日本吸收学习中国文化的语言史证。所以,这部分动物相关谚语的表达、理解都非常接近汉语。但由于生活环境、社会背景不同,在引进学习过程中也略有改变,如:竜頭蛇尾,通常在汉语中我们多以高大威猛的“虎”头来表达事情伊始的隆重,在日语中则是以“竜”为首,用龙头显示隆重。

(二)本体隐蔽性特点

如以下日语中动物相关谚语:

蟻の想いも天に昇る(有志者事竟成)

鯛の頭も信心か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猫の前の鼠(畏缩不前)

犬猫の喧嘩/犬猿の仲(世代冤家;水火不容)

从谚语结构上看,大多只有喻体,很少出现本体。日语本身就有省略主语或主体特点。在日语动物谚语中,更是将本体隐藏起来,谚语的联想功能发挥到极致。通过“蟻の想い”, 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即蚂蚁可以登天,“ 鯛”即“加级鱼(鯛科海水鱼的总称)”,再平凡只要有追求、有信心就一定会成功,来激发世人斗志与信心。通过设定把鼠放在“猫の前”的环境,让人感同身受。以猫与狗、狗与猴的冲突关系,来表达不和谐的人际关系。隐藏的本体反而使人们自主对号入座。

(三)动物形象偏好强

一方面,日本岛国的自然环境具有浓厚海洋文化气息,与鱼类相关的谚语较多。例如:海老の鯛交じり,将虾和“鯛”的混杂来比喻鱼龙混杂;鰯で精進落ち,意思是在斋戒期满可以吃肉的时候,却用沙丁鱼来庆祝,好不容易忍受过来了,却因小事而前功尽弃;鵜のまねをする烏,字面意思即学鹰的鸟,也就是汉语的东施效颦,用于表达盲目效仿别人导致失败的情形;蛸の共食い,章鱼(蛸)互相吃对方的足,表达自相残杀。

另一方面,在民族文化影响下对待谚语中同一动物形象的感情色彩也不同。以牛和鼠为例。日语动物相关谚语中牛的谚语:

牛に食われる(受骗上当)

牛のたごねけ(笨手笨脚)

牛の角突き合い(勾心斗角)

牛を馬に乗り換える(见风使舵)

不再是汉语谚语中“俯首甘为孺子牛”,对牛心甘情愿、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精神的赞颂。而是变成了愚蠢、笨拙、缓慢的象征。这正是源于日本岛国地理环境对其民族文化影响,食鱼虾的生活自然对牛没有赞美之情。

日语动物相关谚语中鼠的谚语:

鼠捕らず駆け歩く(装模做样,滥竽充数)

大山鳴動して鼠一匹(雷声大雨点小)

鼠が家に居ると繁盛する(有鼠在家,家昌盛)

鼠が塩を引く。(积少成多)

依然是狡猾胆小形象,但多以积极正面态度来对待。即使是需要表达贬义也会委婉表达。用“鼠が塩を引く。”并非是讽刺老鼠能力不足,反而是借老鼠微弱的能力来显示积少成多的正面结果。由于鼠与人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在“鼠が家に居ると繁盛する”这句谚语中将鼠视为吉祥物。

最后,日语动物相关谚语中特别的动物“河童”。关于河童起源虽有日本河童传说和中国古籍河童传说两种解释,但河童相关谚语只有日语的。在日本民间传说中河童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穴居于河边,所以具有擅长游泳特点。谚语中也是以河童的水性为出发点的,如:

河童の水練(班门弄斧)

河童も一度は川流れ(凡是开头难)

河童の川流れ(淹死会水的)

可见动物相关谚语是人类生活缩影。日语的动物相关谚语更是日本民族生活经验的总结,无论是吸收外界还是与自身结合,都是民族文化融合结果。所以,透过日语动物相关谚语,我们可以更具体的感受日本民族文化。

三日语动物相关谚语汉译

一方面从日语动物相关谚语特征分析来看,两国谚语所使用的形象以及所蕴含的意义极为相似或相近,另一方面由于中日两国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民族思维方式不同等原因,在日语谚语理解与翻译上产生一定障碍。

(一)日语动物相关谚语汉译影响因素

由于日语动物谚语存在本体隐蔽性、动物形象偏好性强等特点,所以影响动物相关谚语汉译因素主要从句子成分省略、感情色彩差异方面来考虑。

谈到省略,日语学习者首先想到的就是主语省略,在日语动物相关谚语中,更多的是省略句子后半部分表动作或状态部分,只用动物名词加助词来完成比喻。如,柳の下に鱒。“鱒”是鲑科鱼,翻译为汉语时,我们用兔子来对应表达,意思是在树下未必能等到兔子。所以全句为“柳の下に鱒はいつもいない”省略了“はいつもいない”。又如:蛇の道は蛇。意思是,蛇才知道蛇的通道,也就是同行比较了解同行,全局为“蛇の道は蛇が分かる。”省略了后面动词“分かる”部分。

感情色彩差异方面,也是民族文化差异体现。这不仅仅是谚语汉译需要考虑因素,也是所有涉及民族文化翻译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如上文所述,在日语动物相关谚语中对牛的印象,不再是赞美的感情色彩,而是愚笨的代表,“牛の角を蜂が刺す。”被蜜蜂蛰到本是应做出快速反映的,而这里却用蜜蜂刺牛角,牛依然没有反映,来表达麻木不仁。

(二)日语动物相关谚语汉译方法

从翻译角度来看,动物相关谚语汉译可分为两大类。

1.译语与原语存在对应关系,可以实现该动物形象再现根据日汉两语在意义、形象、风格上的相似性,翻译时可采用同值或近值互借顺译法。高宁提出“谚语、惯用语的译法很多,其中之一便是顺译,顺着其思路译成汉语。以此再现原语的形象。”*高宁:《日汉互译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0页。

(1)同值还原顺译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原本来自汉语的谚语,针对动物相关谚语特征来说,在动物对象、感情色彩上只要同等对换即可。

同じ穴の狢 译:一丘之貉

株を守りて兎を待つ 译:守株待兔

虎穴に入らずんば虎子を得ず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千里の堤も蚁の穴から 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以上日语谚语例句虽在语法结构上略有改变或差异,但寓意基本没有差异。对于这类动物相关谚语翻译,采用完全等值还原法要比其他方法更有效。

(2)近值互借顺译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原语与译语之间在句义、结构、思维方式上有相似、相近之处,顺水推舟式按原语思路表达即可。针对动物谚语来说,尽可能选用接近相似的表达对象。

猿も木から落ちる 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猫が鼠の死をいたむ译:猫哭耗子假慈悲

牛に經文译:对牛弹琴

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虽喻体不同,但表达思维、结构上与汉语极为相似,这种情况下采用近值互借顺译法,可以尽可能保留原语形象与风格。

2.同一动物形象在原语与译语中的意义、形象等相差甚远,甚至于完全相悖此时,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动物形象转换。甚至将一种动物直接换为另外一种动物。这种情况下采用意译法,才能够实现翻译的基本准则之一“信”,即忠实于原文。梁传宝指出,“意译是摆脱原文表面结构形式约束进行的翻译。它追求的不是双语在词义、句子结构、思维方式上的表面对应或一致。而是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实质上的相近或相同。”*梁传宝:《新编日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页。

(1)借意解释法借意是指在译语中无对应语情况下,借助原语词义或译语相近语句来翻译。针对动物谚语汉译特征而言,要尽量采用汉语中接近日语的表达对象进行翻译。

蟻の想いも天に昇る 译:有志者事竟成

猫の手も借りたい 译:忙的不可开交

一犬影に吠ゆれば、百犬声に吠ゆ译:以讹传讹

上例中“蟻”的生活习性与特点,想借“猫の手”的状况都无法在汉语中找到相同典故或表达。因此,在汉译时是在理解原文基础上借用汉语中同等意义谚语来进行翻译的。而“一犬影に吠ゆれば、百犬声に吠ゆ。”本意是一只狗因害怕叫出声后,附近其他的狗也跟着一起叫起来,寓意是“谎言、谣传”总是传播快、覆盖广,所以在汉译时借助了汉语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以讹传讹。

(2)形象比喻法在译语中完全找不到与之对应或相关的表达时,用比喻方法进行翻译。针对日语动物相关谚语而言,就是汉语中完全无法找到对应的对象时以另一种动物来比喻表达。

魚の木に登るごとし译:赶鸭子上架

猫に小判 /魚に芸を教える译:对牛弹琴

腐っても鯛 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以上例句中,由于生活习惯、地理环境、思想文化不同均采用了比喻手法进行翻译。例如“魚の木に登るごとし。”在汉语中并没有鱼爬树的情形,只能犹如赶鸭子上架。 “猫に小判/魚に芸を教える。”中,汉语中并没有对猫谈判,教鱼技艺,只能比喻为对牛弹琴。大陆文化决定了汉语中对比对象通常也是陆上动物居多,在“ 腐っても鯛”中突出“鯛(加级鱼)”的体阔犹如“骆驼与马”的对比。

对于日本民族独有的“河童”相关谚语,如“河童の川流れ(淹死会水的) 陸に上がった河童(虎落平川被犬欺)”就只能取其寓意,采用意译方法进行汉译。

结语

翻译本就是从一种语言体系转换为另外一种语言体系,绝不会创造出与原语完全相同的东西。即使存在互换性的对等表达,也无法完全等同。但正是由于翻译从一开始就会产生不同的东西,才使得文化不断地丰富起来。由于长久以来中日两国的密切往来,自然会有文化吸收与碰触现象产生,其中日语动物谚语便是其中之一。既有几乎相近、相似的动物相关谚语,又有相悖甚至无法对应的动物相关谚语表达。所以,日语动物相关谚语汉译方法就可以适时选择,既可以完全对应汉译,又可以通过借意解释、形象比喻的意译方式,尽可能实现对应汉译。此外,在不偏离原语同时允许创造性的翻译尝试。这样,就可以通过翻译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吸收,不断丰富本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高宁.日汉互译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

[2]梁传宝.新编日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田传茂,杨先明.汉英翻译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ことわざの辞書[M].東京:小学館,2003.

[5]王先进,日本谚语汉译时比喻形象的处理[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4(2).

(责任编辑:赵峰)

On the Translation of Japanese Animal Proverbs

WAN Ling-ling

(School of the Foreign Language,Yibin University,Yibin 644000,China)

Abstract:Most of sport tourism products in Hainan are experienced, introduce of wearable technology would enhance the experience and help improve the image recognition of Hainan tourism. The development of Hainan tourism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need of experiential and combining with history, natural and cultural and sports culture in Hainan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ourism destiny. The proverb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 cultural wisdom and bridge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 The translation of proverbs is one of ways for exchange of different cultures. To improve further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he paper take the most closely related things with people, the animal-related proverbs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f Japanese animals proverb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ntence components, as well as omitted and emotional color differences. explore variety of proverb translation methods.

Key words:animal proverbs of Japanese;characteristics;proverbs translation

基金项目:宜宾学院青年 (编号:2010Q15)

作者简介:万玲玲,女,汉族,日语语言文学硕士。宜宾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收稿日期:2015-08-22

DOI: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5.04.013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43(2015)04-0059-04

猜你喜欢
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具有两个P’维非线性不可约特征标的非可解群
月震特征及与地震的对比
如何表达“特征”
被k(2≤k≤16)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中等数学(2019年8期)2019-11-25 01:38:14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4
詈语的文化蕴含与现代特征
新闻传播(2018年11期)2018-08-29 08:15:24
抓住特征巧观察
基于特征筛选的模型选择